• 服务热线: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公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EN
#
  • 首页
    • 公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转化医学院
    • 概况
    • 通知公告
    • 工作动态
    • 科研团队
    • 师资团队
    • 科研进展
    • 培训讲座
    • 学术报告
    • 人才招聘
    • 科研支撑
  • 培训管理
    • 住院医师培训
    • 管理培训/员工素质培训
    • 继续医学教育
  • 图书档案
    • 新闻动态
    • 科室简介
    • 读者服务
    • 医图工委
    • 档案管理
    • 科室管理
    • 常用数字资源
    • 图书管理
    • 人员简介
    • 规章制度
  • GCP中心
    • GCP办公室下载专区
    • 伦理委员会下载专区
    • 通知公告
    • 法律法规及指导原则
  • 技术转移中心
    • 工作动态
    • 通知消息
    • 成果展示
    • 业务职能
    • 器械设备
    • 药物试剂
    • 医用软件
    • 知识产权汇编
    • 政策法规
    • 资料下载
  • 科研部
    • 科研概况
    • 重要通知
    • 科研管理
    • 教研人员
    • 学科建设
    •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展示
  • 教学部
    • 最新消息
    • 教学部介绍
    • 人员介绍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住培教育
    • 技能中心
    • 留学生教育
    • 博士后管理
  • 研究生教育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转化医学院 > 科研进展

我院杨永广/刘文涛团队最新科研成果在Cell Discovery发表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06-08 点击数: 打印 字体【大 中 小】

2023年6月8日,我院移植免疫学实验室杨永广/刘文涛团队在Cell Discovery (IF=38)杂志在线发表题为《PPARδ inhibition blocks the induction and function of tumor-induced IL-10+ regulatory B cells and enhances cancer immunotherapy》的研究论文,直接证明了PPARδ是控制IL-10+ Breg细胞(CD19+CD24hiIgDlo/-)发育和功能的关键转录因子, PPARδ抑制剂可阻断荷瘤小鼠体内IL-10+ Breg细胞的诱导和功能并增强癌症的免疫治疗,表明 PPARδ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的方案在人类多种肿瘤中也具有应用潜力。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博士研究生陈晨和马佳男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杨永广教授和刘文涛副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论文成果已申请国际发明专利(Use of PPARδ inhibitor in combination with immunotherapeutic drug for preparing anti-tumor drug),国际申请号为PCT/CN2022/075135。 

1.png

除Treg细胞外,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 Bregs)也逐渐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免疫抑制细胞群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以及肿瘤、自身免疫病和器官移植等疾病状态下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尽管许多研究中描述了多种Breg细胞的表型,但到目前为止Breg细胞因缺乏类似于Treg细胞Foxp3的谱系标记物而较难定义,没有形成一个具有独特标记的群体,其分化和表型仍然非常难以捉摸,Breg细胞特异性诱导、扩增和维持功能以及去除Beff(效应B细胞)也具有挑战性。对Breg细胞或Beff细胞的明确鉴定和靶向将使我们有可能选择性地改变免疫平衡,有助于开发新的免疫调节治疗策略。该研究发现,Breg细胞不仅存在于天然小鼠中,还可由肿瘤和B细胞激动剂(如激动性抗CD40 mAb)诱导形成,并且这些Breg细胞的PPARδ表达水平与其产生IL-10和抑制T细胞活化的潜力呈正相关。使用B细胞中PPARδ失活的Cd19Cre/CrePpardf/f小鼠,证实PPARδ对IL-10+ Breg细胞的发育和免疫抑制活性至关重要。PPARδ失活不仅显著降低了天然小鼠中的IL-10+ Breg细胞的数量和比例,还阻止了抗CD40激动性抗体诱导的IL-10+ Breg细胞形成。重要的是,B细胞中PPARδ的缺陷可显著改善抗CD40激动性抗体和抗PD1抗体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效果。

2.png


相关稿件

  • 吉大一院肿瘤免疫学陈京涛/刘勇军团队在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发表研究成果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病中心刘全/王泽东课题组在我国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Yezo virus
  • 我院杨永广/刘文涛团队最新科研成果在Cell Discovery发表
  • 我院杨永广/刘文涛团队最新科研成果在Cell Discovery发表
  • 吉林大学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杨永广教授入选2022年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上一篇:吉林大学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杨永广教授
下一篇: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病中心刘全/王泽东课题组在我国发现新型布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备案号:吉ICP备11003057号

联系我们

  • 发热咨询:0431-81879901-10

  • 总机:0431-88782222

  • 门诊: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1号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李嘉诚基金会
  • 自媒体

    欢迎大家通过我们的社交账号,自媒体账号了解我们更多的服务。

    • 智慧医院

    • 预约挂号

    Copyright © 2012-2021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