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公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EN
#
  • 首页
    • 大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领导班子
    • 硬件建设
    • 医院文化
    • 历史沿革
    • 医院风光
    • 联系我们
  • 党建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史学习
    • 廉政建设
    • 党务公开
    • 党建学习
    • 医德医风
    • 组织发展
    • 组织结构
  • 医疗管理
    • 医务动态
    • 核心制度
    • 医疗质量管理
    • 医疗安全
    • 依法执业
    • 应急管理
    • 病案管理
    • 器官捐献工作
  • 科研部
    • 科研概况
    • 重要通知
    • 科研管理
    • 教研人员
    • 学科建设
    •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展示
  • 教学部
    • 教学部介绍
    • 最新消息
    • 人员介绍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住培教育
    • 技能中心
    • 留学生教育
    • 博士后管理
  • 门诊管理
    • 门诊动态
    • 就诊指南
    • 特色专病门诊
  • 护理天地
    • 护理动态
    • 天使风采
    • 招聘信息
    • 在职培训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风采
  • 社会工作部
    • 关于我们
    • 专业服务
    • 医疗救助
    • 志愿服务
    • 公益活动
    • 社工实习
    • 行业交流
    • 取得荣誉
  • 统战工作
    • 工作动态
    • 信息公告
    • 民革
    • 民盟
    • 民建
    • 民进
    • 农工党
    • 农工党
    • 九三学社
    • 无党派人士
  • 出版中心
  • 外联工作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快讯

一院“抗疫”医护手记(22)|支援发热门诊手记3篇:张春侠、张双、张雪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3-04 点击数: 打印 字体【大 中 小】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康复科护理平台张春侠:抗 “疫” 有感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护理平台张双:武汉有你,春城有我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张雪:举家纾国难 与汝同战袍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康复科护理平台张春侠

抗 “疫” 有感

2月22日 小雪

今天是我来到感染科支援的第十天,借此记录一下我的一些感想。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昔日的热闹繁华。疫情严峻,作为一名医护人员,顾不得与家人商量,第一时间报名了援鄂救援队。“我报名”、“我报名”、“武汉召唤,义不容辞”,我的同事们纷纷请战!爸爸妈妈鼓励我说:“姑娘,你做的对!国家需要你去‘打仗’,咱不能后退!” 我很激动,也充满信心!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几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我们院第七批援鄂医疗队也已出征武汉!他们都是我的哥哥、姐姐,我的老师,我的战友!他们冲锋在一线,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不畏惧、不退缩,以身为盾,与疫情搏斗,用救死扶伤的天职守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2月9日接到紧急通知,我来到了院里的前线,到感染科支援。经过反复穿脱防护服培训和操作,立即投入到了发热门诊及留观病房的工作中。护士长对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穿脱防护服,一定要认真记住所有的操作步骤,一步一步进行,你们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还有我的家人、我的同事、我的朋友,都对我满满的担忧和不放心。“我会做好防护,保护好我自己的,等着我回来!” 这是我对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因为穿着厚重的防护装备,几个小小的动作都已经在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但是我们知道,我们必须要坚持。想想在前线的战友们,他们比我们更加艰苦!

从酒店到医院的路上,几乎没有什么人走动,今天我是留观病房的班。上班前,我和同事互相检查口罩、护目镜,给手套缠胶带 不留一点缝隙。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共同战斗!

“叔叔,你可以回家啦!” 解除隔离的叔叔,开心地跟我一遍一遍挥手,并郑重地道了声“谢谢!” 隔着防护服,我也能感受到他的真诚和期盼。还记得他刚来时紧张地询问我们:“小护士,我是不是新冠肺炎?我什么时候能回家?” 我耐心地回答他的问题,缓解他的焦虑,我说:“你只要好好吃饭、好好吃药、好好休息,配合我们的治疗,很快就可以回家的。”

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我非常荣幸能够来到一线工作,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战胜病魔,在新冠疫情中尽自己的一点微薄的力量。同时作为援鄂预备队员,随时等候召唤,义不容辞!

逆行,是一种大爱,也是一种担当。我们肩负着责任和使命,我们凝聚着信念和力量!我们能胜!

我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为我们自己加油!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乳腺外科护理平台张双

武汉有你,春城有我

当我知道新冠肺炎肆虐武汉时,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去支援武汉、亲身参与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在这时,科室也组织了支援武汉的报名工作,我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报名时没有和爱人商量,后来才发现身边人都不让我去,面对爱人的斥责、面对朋友的不理解,我先做爱人的思想工作,告诉他我是一名护士,面对疫情我有责任、有义务冲在最前面,若大家都不去,那武汉怎么办?那么多患者怎么办?我不光拥有妻子、母亲、女儿的身份,同时我也拥有着医护人员的身份。那一晚,我的爱人沉默了许久,最后,我告诉他我会保护好自己,我若去武汉,一定会平平安安的回来。

就在我做好去武汉准备时,接到了院里通知,通知我在正月初四参与院里的预诊分诊工作,从20点开始到第二日8时,足足12个小时。在这12个小时里,我们对每一位进入医院的人员进行体温筛查、信息登记等工作,虽然很冷也很困,但是我们知道这是保护院内患者的第一道防线,我们必须完成任务,将所有可疑人员排查出来,这更加坚定了我要到一线、我要上“战场”的决心。

在2月16日中午,我正在和家人一起吃饭时,接到了护士长的通知,通知我第二天到发热门诊,专门负责采集咽试子。面临这项需要采用三级防护的工作,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确诊,必须通过咽拭子标本。但患者一个张嘴的动作,将产生大量携带病毒的飞沫和气溶胶,这是采集人员必须面对的风险。虽然我没有犹豫,但是护士长知道这其间的危险,一遍又一遍指导我如何穿戴防护用具、如何保护自己。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并向护士长保证,我一定能完成任务,平安归来。随之而来的是同事们的电话,有叮嘱、有提醒、有担心、有爱护,面临大家的关爱,我的心暖暖的。

第二天,我早早来到科室,护士长再一次给我讲了防护的注意事项。我又到院里接受了护理部主任和感染科护士长给我们的专业培训。虽然我心中也曾有过胆怯,面对着这高危工作我也害怕过,但在此刻,在我穿上防护服的一刹那,我心中充满了力量,充满了自豪,充满了让我直面疫情的勇气。

每天上班前,我们不敢多喝一口水,害怕上厕所,浪费一个口罩、浪费一套防护服;工作时在多层护具的保护下,既闷又热,呼吸困难,还得想各种方法防止护目镜起雾;下班后不敢触碰面颊一下,因为皮肤已被护具压的又红又痒,第一次深切感受到职责所在。每次全副武装,我都不禁感慨,武汉的同事们在面临着怎样的艰难险阻!相较于他们的勇敢无畏,我们在这里坚守,是那么微不足道!有国才有家,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多付出一点,这个城市就更安全一点,众志成城这个词,终于不再是书面报道的四个字,而是一个信念。

我在心中默默的念着:“谢谢护士长、谢谢大家!我一定不负大家所托,和疫情战斗到底!加油!中国!加油!医护人员!”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张雪

举家纾国难 与汝同战袍

2月21日,一场春雪洋洋洒洒在春城之上,又是忙碌的一夜结束了。走出医院,看着春日的朝阳映衬着晶莹剔透的雪花,我好想畅快呼吸一下!可是我不能,因为抗疫阻击战进入了关键期,在发热门诊支援的我更不能有一丝懈怠!

“病毒,只有病毒,才是同人类争夺地球统治权的唯一竞争者。”细菌遗传学之父、诺贝尔奖获得者乔舒亚·莱德伯格曾发出警告。作为院内支援梯队的一员,我已在发热门诊坚守近两周,虽然发热病人数在逐渐减少,但我不敢有半点松懈,不能漏掉任何疑似,只要穿上防护服站在工作岗位,我就和援武汉医疗队的战友们一样,是在战场上坚守使命!什么样的困难我都能克服,多忙碌的工作我都能应战,再不配合的患者我都能说服……

对于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很难过,多少人们将失去至亲处于困境;我感到鼓舞,我的领导、老师、同学们英勇地奋战在前线,令人敬佩;我心存温暖,院里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我收到了太多来自科室、家人、朋友的关心,有护士长每天细心的叮嘱,有闺蜜趁着休息亲自下厨送过来的美食,有可爱的儿子视频中给我加油鼓劲的歌声;我又感到自豪,自己没辜负科室的培养,能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8年的临床技能站在一线守护春城;我更充满希望,看着院里科学有序的工作氛围、训练有素的精兵强将,我相信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指日可待。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人类最震撼的秉性,就在于为他人而工作,为后代而牺牲。

我为我是一院人而骄傲!我在长春,与千千万万战友们同战袍!盼捷报!







相关稿件

  • 吉大一院在第十三届消化外科学术会议期间进行手术演示
  • 吉大一院医保结算新方式:手机+刷脸轻松搞定!
  • 吉大一院临床药学部团队受邀参加2025紫禁城国际药师大会并作多项交流
  • 吉大一院纪委组织召开党支部纪检委员培训会
  • 吉大一院普外中心—胃结直肠外科再次成功完成小肠移植手术
上一篇:一院“抗疫”医护手记(21)|支援发热门诊手记3篇:杨柳、殷
下一篇:中国吉林网:【武汉第一线】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备案号:吉ICP备11003057号

联系我们

  • 发热咨询:0431-81879901-10

  • 总机:0431-88782222

  • 门诊: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1号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李嘉诚基金会
  • 自媒体

    欢迎大家通过我们的社交账号,自媒体账号了解我们更多的服务。

    • 智慧医院

    • 预约挂号

    Copyright © 2012-2021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