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公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EN
#
  • 首页
    • 大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领导班子
    • 硬件建设
    • 医院文化
    • 历史沿革
    • 医院风光
    • 联系我们
  • 党建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史学习
    • 廉政建设
    • 党务公开
    • 党建学习
    • 医德医风
    • 组织发展
    • 组织结构
  • 医疗管理
    • 医务动态
    • 核心制度
    • 医疗质量管理
    • 医疗安全
    • 依法执业
    • 应急管理
    • 病案管理
    • 器官捐献工作
  • 科研部
    • 科研概况
    • 重要通知
    • 科研管理
    • 教研人员
    • 学科建设
    •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展示
  • 教学部
    • 教学部介绍
    • 最新消息
    • 人员介绍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住培教育
    • 技能中心
    • 留学生教育
    • 博士后管理
  • 门诊管理
    • 门诊动态
    • 就诊指南
    • 特色专病门诊
  • 护理天地
    • 护理动态
    • 天使风采
    • 招聘信息
    • 在职培训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风采
  • 社会工作部
    • 关于我们
    • 专业服务
    • 医疗救助
    • 志愿服务
    • 公益活动
    • 社工实习
    • 行业交流
    • 取得荣誉
  • 统战工作
    • 工作动态
    • 信息公告
    • 民革
    • 民盟
    • 民建
    • 民进
    • 农工党
    • 农工党
    • 九三学社
    • 无党派人士
  • 出版中心
  • 外联工作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快讯

驰援武汉医护手记(111)|江城望雪——张鹏创作于武汉“抗疫”一线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25 点击数: 打印 字体【大 中 小】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首批援武汉医疗队感染症科张鹏医生

江城望雪

风卷雨燕雪飞停,

千树摇曳百草青,

独立窗前身是客,

万象隐约烟波中。

张鹏 2月15日 武汉“抗疫”一线

诗序:这一首《江城望雪》,是2月15日下夜班的时候,在住所亲睹了我在武汉经历的第一场雪,风很急,雪很大,我站在窗前看着漫天飞雪,感慨万千,飞雪终会过去,阳光依旧普照,而且经历过风雪洗涤的天地,会更加的清新明朗。我指远方君莫笑,诗情画意在明朝。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疫情在前我冲锋,全国医护皆同行,不计报酬与生死,尽展医德和医风。我相信这是成千上万的医务人员的真实写照,从我写下请战书的那一刻起,我就决定了用生命去守护生命,用武器去抵御敌人,和我的战友们一起筑起一道坚固的人墙,阻挡病毒的任意肆虐,守卫住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可能有一些人一生都不曾宣誓,而作为医生的党员,却有宣誓两次的殊荣,这是两份担当,两份使命,现在国家有难,人民有险,我们岂能辜负誓言,我们必须冲锋在前,履行诺言,不想当战士的医生不是好党员。

2月19日是我来到武汉的第26天,在这短短的26天里,有我人生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乘坐包机外出援助,第一次来武汉,吉林省第一支驰援武汉医疗队,第一医疗组,第一个进入病房查看患者,第一次和同济的医生并肩作战,见识了武汉第一场电闪雷鸣,热情洋溢的大雨,感受了武汉第一场洋洋洒洒的飞雪,第一次和武汉同呼吸,共命运,第一次在一个外地的城市待这么长时间,我已经把武汉当成了我的第三故乡。武汉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还有我们。

来到这里以后,我的日常就是两点一线,住所和医院。医院的日常工作查看患者,制定诊疗方案以及随时调整。防护隔离护目屏,四目对视雾蒙蒙,隔空喊话皆肺腑,终有一日见真容,这是我们一线医务人员的真实写照吧。每次穿脱防护服大概得1个小时,穿过几道门才能进到病区,进到病区像是进到太空舱,全体医护的装束都很可爱,像是很多大白,散落游走在病区里,由于层层保护,护目镜很容易上雾,经常会有乏氧头晕,恶心的时候,很容易出汗,每次进病房衣服都是湿透的,像是进了汗蒸房,还不敢多喝水,经常会口干舌燥,但是我们都没有抱怨,每次都能顺利完成诊疗计划。记得我们第一次进到病房,连续接诊15名新入患者,持续问诊,奔走5个多小时,是个不小的挑战,很锻炼意志品质。其中还接诊了一个很重的病人,高龄,基础病多,氧和差,送他来的是他女儿,跟我年龄相仿,满头大汗,不知所措,全副武装,戴着口罩和护目镜,护目镜上已然全是雾气及雾气凝结成的水滴,她时不时得擦拭一下,我跟她详细交代了病情,在交谈中我知道她是独生子女,妈妈也生病了,她分身乏术,无可奈何,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我突然觉得很揪心,让我想起的配偶综合征,她应该是直系亲属综合征,虽然生病的是父亲,但是直系亲属也被疾病的阴影所笼罩,所受到的影响也不小,所以我想除了要治疗患者,同时也应该关爱他们的家人,他们都是这场疫情的受害者,我希望患者痊愈的时候,他们的家人也是身心健康的,这才是真正的胜利。

记得还有一个从外院转诊过来的重型病人,呼吸困难,氧和不好,我认真询问病史,仔细阅片,发现他刚做完的肺部CT较前有所好转,我就很高兴的跟他说:你看,你的肺炎有好转的,别担心,配合治疗。但是他却不以为然,充满怀疑的说:真的吗?但是我没觉得好受呀。为了让他信服,我在凌乱的化验单中找到了肺部CT的报告单,报告显示较前有所吸收,我就指给他看,并给他指着片子上的炎症给他解释。我发现他一下子开心了许多,信心满满的要配合治疗。我想起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作为医生的我们也只是偶尔去治愈,经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而这个患者的转变不是因为给他多么好的治疗,而只是因为一句话。有的时候患者最需要的就是一句温暖的问候,一句善意的解答,一个大大的微笑,一个能够跟他共同进退的医生。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的折磨,同样还有精神的损伤,我希望我们的病人在我们的精心治疗下,不仅能够身体痊愈,更能心理健康。把疫情综合征的影响降到最低。我想对所有的病人说,有我们医护人的陪伴,不会让你孤单,咱们一起共克时艰,迎接春天。







相关稿件

  • 新民大街1号:焕新文史气象 魅力健康地标
  • 水稻“种出”人血清白蛋白丨吉大一院肝胆胰内科牵头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取得重要成果
  • 吉大一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叶壮当选第九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 7月5日至6日就诊交通调整 | 吉大一院在新民大街管制期间就诊路线速览
  • 吉大一院在第十三届消化外科学术会议期间进行手术演示
上一篇:驰援武汉医护手记(110)|朱媛:深夜守护!只为您早日健康!
下一篇:驰援武汉医护手记(112)|首批援武汉医疗队队员赵雪文妻子李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备案号:吉ICP备11003057号

联系我们

  • 发热咨询:0431-81879901-10

  • 总机:0431-88782222

  • 门诊: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1号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李嘉诚基金会
  • 自媒体

    欢迎大家通过我们的社交账号,自媒体账号了解我们更多的服务。

    • 智慧医院

    • 预约挂号

    Copyright © 2012-2021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