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公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EN
#
  • 首页
    • 大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领导班子
    • 硬件建设
    • 医院文化
    • 历史沿革
    • 医院风光
    • 联系我们
  • 党建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史学习
    • 廉政建设
    • 党务公开
    • 党建学习
    • 医德医风
    • 组织发展
    • 组织结构
  • 医疗管理
    • 医务动态
    • 核心制度
    • 医疗质量管理
    • 医疗安全
    • 依法执业
    • 应急管理
    • 病案管理
    • 器官捐献工作
  • 科研部
    • 科研概况
    • 重要通知
    • 科研管理
    • 教研人员
    • 学科建设
    •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展示
  • 教学部
    • 教学部介绍
    • 最新消息
    • 人员介绍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住培教育
    • 技能中心
    • 留学生教育
    • 博士后管理
  • 门诊管理
    • 门诊动态
    • 就诊指南
    • 特色专病门诊
  • 护理天地
    • 护理动态
    • 天使风采
    • 招聘信息
    • 在职培训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风采
  • 社会工作部
    • 关于我们
    • 专业服务
    • 医疗救助
    • 志愿服务
    • 公益活动
    • 社工实习
    • 行业交流
    • 取得荣誉
  • 统战工作
    • 工作动态
    • 信息公告
    • 民革
    • 民盟
    • 民建
    • 民进
    • 农工党
    • 农工党
    • 九三学社
    • 无党派人士
  • 出版中心
  • 外联工作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快讯

水稻“种出”人血清白蛋白丨吉大一院肝胆胰内科牵头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取得重要成果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7-05 点击数: 打印 字体【大 中 小】

2025年6月24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吉大一院)教授牛俊奇、高沿航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消化病学顶刊Gut(IF=25.8)发表了题为《Rice-derived recombinant human serum albumin as an alternative to human plasma for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ositive-controlled and non-inferiority trial》的研究成果。本研究联合我国22个医疗中心的研究团队,首次采用水稻(Oryza sativa)表达系统生产水稻源重组人血白蛋白,完成全球首个水稻源重组人血白蛋白对照人血浆白蛋白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该成果也是“一带一路”中国-新加坡肝脏疾病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科研业绩。

图片 1.png

人血清白蛋白(HSA)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关键蛋白,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直依赖人类血浆提取。然而,血浆来源的HSA(pHSA)始终面临供应短缺、潜在病原体污染风险以及分配不均等问题。

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对照、非劣效性Ⅱ期临床试验,共纳入22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30 g/L)。实验组(n=175)干预措施为水稻源重组人血白蛋白,对照组(n=45)干预措施为血浆来源的人血白蛋白;4:1随机分配至10 g/d或20 g/d剂量组。每日静脉注射,直至血清白蛋白≥35g/L或最长14天,随访2周。主要终点为血清白蛋白达标率(非劣效性界值<-0.20);次要终点包括安全性、免疫原性及临床指标改善。水稻源重组人血白蛋白生产过程严格遵循国际规范,水稻种植符合GAP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最终药物纯度达99.9999%,且无表面活性剂残留。通过X射线晶体学和冷冻电镜证实其结构与人血浆来源白蛋白完全一致。

研究结果显示,在水稻源重组人血白蛋白治疗组,血清白蛋白≥35g/L达标率为76%(130/171),人血白蛋白组为75.6%(34/45),差异为0.5%(97.5%CI下限=-0.119),满足非劣效性标准。安全性方面,过敏反应发生率与人血白蛋白相当(3.9% vs 4.4%)。两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7.4% vs 2.2%),且均与药物无关。胶体渗透压、腹围、体重变化等次要终点两组间无显著差异。随访期间,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稳定。

本研究是全球首个证实植物表达系统可规模化生产治疗性蛋白的临床研究,展现了水稻源重组人血白蛋白的独特优势。成本方面,每公斤糙米可产20g水稻源重组人血白蛋白,6万亩稻田即可年产300吨水稻源重组人血白蛋白,可显著降低中低收入国家的获取门槛;安全性方面,水稻蛋白人类食用历史悠久,免疫原性低于酵母或动物细胞来源产品。这一里程碑式的技术突破,使水稻从“主食生产”变身“制药生产”,将重塑重组蛋白药物标准,有望解决血浆短缺和分配不均这一临床关切,为全球白蛋白供应提供革命性解决方案。

临床试验作为获取有效循证医学证据的关键环节,是推动医学进步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吉大一院重视科技成果转化,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在2025年综合评价中获评最高评级“A+++++”,全国仅有20家临床试验机构入选。肝胆胰内科设置学科的长远发展目标,在肝病晚期新药临床试验领域成绩斐然。近年来,共承接临床试验项目219项,包括药物临床试验198项(国内多中心:156项,国际多中心:52项),主持国内/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41项,居于国内最前列。承接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16项(含组长单位6项)、承接器械临床试验2项(含组长单位1项)、主持/参加Ⅰ期药物病房临床试验项目44项。主持/参加的新药临床试验已有28个品种获批上市,其中6个品种为牵头单位。

图片 2.png 

新药临床试验是医学进步的引擎,从延缓疾病到治愈可能、推动精准肝脏病学的进步、重塑肝病防治产业链以及降低国家相关公共卫生负担等层面具有重大意义。在医院党建引领“一一三五十”高质量发展体系的指引下,在相关行政主管科室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吉大一院肝病相关新药临床试验将最终服务于广大肝病患者,推动肝脏疾病整体诊疗水平的提升。

 

初审丨高沿航

复审丨张松灵

终审丨汪云龙

编发丨宣传统战办公室

来源丨肝胆胰内科

通讯员丨赵玉虹


相关稿件

  • 吉大一院团委举办“触摸历史 对话文明”亲子考古研学主题团日活动
  • 吉大一院社会公益部、烧伤与皮肤创面修复外科护理平台联合开展“心灵绘语”艺术疗愈活动
  • 吉大一院康复科主任李贞兰受邀参加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脑机接口专题论坛并作学术报告
  • 吉大一院教授姜新当选第十一届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委员
  •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一行、吉大一院党委书记吕国悦一行赴杂多县就“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开展调研并看望慰问援青医疗队员
上一篇:吉大一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叶壮当选第九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下一篇:新民大街1号:焕新文史气象 魅力健康地标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备案号:吉ICP备11003057号

联系我们

  • 发热咨询:0431-81879901-10

  • 总机:0431-88782222

  • 门诊: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1号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李嘉诚基金会
  • 自媒体

    欢迎大家通过我们的社交账号,自媒体账号了解我们更多的服务。

    • 智慧医院

    • 预约挂号

    Copyright © 2012-2021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