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公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EN
#
  • 首页
    • 大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领导班子
    • 硬件建设
    • 医院文化
    • 历史沿革
    • 医院风光
    • 联系我们
  • 党建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史学习
    • 廉政建设
    • 党务公开
    • 党建学习
    • 医德医风
    • 组织发展
    • 组织结构
  • 医疗管理
    • 医务动态
    • 核心制度
    • 医疗质量管理
    • 医疗安全
    • 依法执业
    • 应急管理
    • 病案管理
    • 器官捐献工作
  • 科研部
    • 科研概况
    • 重要通知
    • 科研管理
    • 教研人员
    • 学科建设
    •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展示
  • 教学部
    • 教学部介绍
    • 最新消息
    • 人员介绍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住培教育
    • 技能中心
    • 留学生教育
    • 博士后管理
  • 门诊管理
    • 门诊动态
    • 就诊指南
    • 特色专病门诊
  • 护理天地
    • 护理动态
    • 天使风采
    • 招聘信息
    • 在职培训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风采
  • 社会工作部
    • 关于我们
    • 专业服务
    • 医疗救助
    • 志愿服务
    • 公益活动
    • 社工实习
    • 行业交流
    • 取得荣誉
  • 统战工作
    • 工作动态
    • 信息公告
    • 民革
    • 民盟
    • 民建
    • 民进
    • 农工党
    • 农工党
    • 九三学社
    • 无党派人士
  • 出版中心
  • 外联工作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快讯

一院“抗疫”先锋(6)|亓玉伟:力量集结使命必达 不计得失无私奉献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24 点击数: 打印 字体【大 中 小】

编者按

和衷共济,风月同天。截至2020年2月15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先后派出6批援武汉医疗队210名医护人员,以及超过2000万元的设备、药品等物资。在与疫魔抗争,与时间赛跑的“抗疫”一线,白求恩精神的传承者以实际行动敬佑生命、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大爱无疆。

亓玉伟,汉族,1969年7月出生,现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医务部副主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月2日接到上级指令,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紧急组织一支救援队伍支援武汉。即使前方困难重重、设备不完善,工作压力大,优秀的一院人仍然展现担当。再一次集结,救援队一共派出32名男性队员和5辆医疗车辆,包括了医生、护士、技师、驾驶员和后勤保障人员。这是一支专业可靠、素质过硬的中坚力量。

“一定不负使命,胜利回来!”出发仪式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亓玉伟带领着队员发出最强有力的声音后,驾驶着五辆车奔赴武汉。在那里,他们要在短时间内通过车辆展开与帐篷系统连接后迅速组合成一所机动性强的“方舱医院”,让这个具有急救、门诊、外科救治、监护治疗、化验和医疗供应等功能的医院能在最快时间内,最大限度满足医疗救治需要。

2月5日凌晨,亓玉伟带领着队伍到达武汉。踏进这片土地的那一刻,亓玉伟清楚地知道眼前这个地方,他们要“打”一场硬仗,但他坚信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智者相逢韧者胜的道理。为了给更多的患者送去希望,他容不得多想,更容不得浪费每一分钟。为了科学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利用在机场等待行李的间歇,亓玉伟带着队伍中的党员在武汉机场紧急成立临时党支部并召开会议。在大家的信任中,亓玉伟担任党支部书记。接下来的几天,他们迅速集结到江汉区武汉会展中心的方舱医院开展工作。

然而,就在他们刚刚到达营地的时候,困难也随着出现,物资缺乏、环境不熟悉、多日阴雨、气温骤降,一系列问题都出现在面前。面对眼前的困难,亓玉伟和队员们却没有退宿,困难也丝毫没有减弱队员们高涨的士气。2月6日,经过40余小时的急速行驶,后勤保障队伍也从长春自驾到达武汉驻地与前线汇合。尽管舟车劳顿,没有太多时间休息,队员们没有多余额话语,立即就开始冒着雨夹雪的天气搭建野外帐篷。虽然衣服被雨雪混合物淋湿,虽然双手被冰冷的雪水冻的没了知觉,虽然脚上的鞋子湿透,但亓玉伟带领着队员们没有一个喊累叫苦。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帐篷是为医护人员穿戴防护服提供场所。面对眼前所有的困难,他们也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帮助政府快速建出合格的方舱医院,快速展开急救,让更多的市民得到及时治疗。

方舱医院搭建好,正式入舱前,亓玉伟又带领队员们多次开展紧急培训。因为他知道,只有先保护好自己,才能有能力去展开更多的救治。为此,他还带领队员利用空闲一遍遍学习《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医疗队员工作结束返回住宿场所感染防控流程》、《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纪律要求》、《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工作结束返回住宿场所感染防控流程》等学习文件和纪律要求确保工作安全。更重要的,为了确保零感染,他们也对穿脱防护服的流程进行一次次培训,亓玉伟也主动承担给队员们培训防护服的任务确保万无一失。

开舱收治病人开始,这场“战斗”也真正吹响号角。方舱医院虽然收治的患者病情较轻,但患者的数量却超乎想象的多,每一名医生一班要分到70-80名的患者,任务量繁重到超乎想象。入舱前,为了尽可能节省时间,医护人员也需要后勤保障队员配合,快速安全的穿好防护服。为了给医护人员减压,每次,亓玉伟带领队员都用铿锵有力的话语给他们加油鼓劲。亓玉伟知道,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是一个“大家庭”,出发时,整齐的队伍也一定要整齐的完成任务,一起安安全全的返回。

随着工作的有序展开,值得骄傲的是,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是前线同期唯一一支拥有放射线科的医学救援队,也是国内放射线科移动DR检验车首次在方舱医院内进行作业。凭借队员在平日里专业经验的积累,检验任务顺利的执行,及时为后续到来的医护人员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就在一切顺利进展的时候,2月14日晚,武汉突然风雪交加,后勤保障组队员趟风冒雪,连夜对帐篷进行重新加固,眼看着全身被雪打湿打透也毫不在意,成功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那一刻,队员们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正是白求恩精神在这次疫情的救治中的体现。那一刻,大家也相信,在所有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圆满完成党和国家交予的任务,战胜疫情。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作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后方坚实的后盾,更是时刻关注着我们前方队员的工作状况和身体健康。2月13日,满载目前急需的医疗设备和物资,象征着“希望”、“曙光”的急救车从长春出发到达武汉,给予了全队重要的支持和信心。在风雨交加的雨夜,下过雨的地面结出了一层层的薄冰,队员层层的防护衣下,里面都是汗,外面还被寒风、雨水打着。队员们万众一心,用时3个小时终于搬运清点好了队伍补充的物资,满足目前的工作需求。

随着工作的开展,吉大一院国家医学救援队在方舱医院的工作也不断受到表扬和肯定,在他们出色的表现下,又接受了新任务:整体换防,马上参与东湖日海方舱建设。那一刻,亓玉伟相信这支年轻又富有战斗力的队伍可以在新的战场上继续发光发热,在上级正确领导下,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战,不辱党赋予他们的使命,在祖国最需要的战场上,践行白求恩精神。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当为队员们布置完任务,看到大家不顾个人疲惫,全力以赴开展救援的时候,这位“硬汉”的眼睛湿润了。亓玉伟说:“我曾经看过一句话:身着白衣,只为守职。作为本次救援队伍的队长,我多次被感动,甚至落泪。在这里,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医务工作者们那种忘我的工作状态和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






相关稿件

  • 告别窗口排队!吉大一院实现医技检查一站式预约服务
  • 吉大一院举办第十二期Face to Face研究生师生交流会
  • 吉大一院与杂多县委、县政府、县人民医院召开医疗帮扶座谈会
  • 长春开放大学(国家老年大学长春分部)党委副书记、校长明晓辉一行到吉大一院调研座谈
  • 吉大一院妇产中心举办“求真匠心”第一期宫腔镜手术培训班
上一篇:一院“抗疫”医护手记|杜娜:吉大一院感染科医生日志
下一篇:一院“抗疫”先锋(7)|​吉大一院神经内科支援武汉金银潭医院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备案号:吉ICP备11003057号

联系我们

  • 发热咨询:0431-81879901-10

  • 总机:0431-88782222

  • 门诊: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1号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李嘉诚基金会
  • 自媒体

    欢迎大家通过我们的社交账号,自媒体账号了解我们更多的服务。

    • 智慧医院

    • 预约挂号

    Copyright © 2012-2021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