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 蓄力前行丨吉大一院梅河医院首批派驻专家圆满完成派驻任务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犹记得吉大一院梅河医院(以下简称:梅河医院)开诊首日麦浪飘香,如今已是银装素裹。
胃肠内科•内镜中心时阳、何平、金国花在3个月的时间内进行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除日常出诊及查房,通过开展与日本NTT医院内镜中心点对点的线上学术活动、“读片”活动、专题讲座等不同形式的业务学习,提高了梅河医院消化内镜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并促进了相关科室对于消化内镜诊疗工作的认识。时阳开展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镜下治疗,3个月以来进行了十余例内镜下EVL治疗,何平开展了梅河医院首例内镜下胃造瘘术(PEG),金国花首次在梅河医院开展染色放大内镜,进行消化道早癌筛查工作,3个月内完成十余例。内镜中心主任徐红多次到梅河医院进行学术讲座及手术操作演示。开展了食管ESD、胃ESD、结肠ESD技术,把内镜四级手术带到梅河医院,增加内镜IV手术率,提高了梅河医院内镜中心诊疗水平,使患者在家门口即得到了高水准的治疗。
血液科副主任谭业辉、主治医师戴钰婷结合科室诊疗现状,制定了“厚基础,强实践”的工作原则,同时高效、有序地在临床、教学、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工作。共享吉大一院血液科《血液病诊疗常规》,规范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急性白血病、慢性髓性白血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评价体系。谭业辉、戴钰婷及科室多位医生每周进行临床系列小讲课,并指导培训梅河医院医生讲课教学,视频连线吉大一院血液科疑难病例讨论7次,国际最新进展的How I treat文献学习4次,参加全院会诊3次并在梅河医院开展多个“首次”血液病规范诊治。梅河医院一名“慢粒”患者的骨穿标本送至吉大一院血液科实验室行BCR-ABL1转录本MR4.5标准的检测,患者首次在“家门口”便得到了与国际水平同步的检测方法。成年及老年ALL规范化疗,【Hyper CVAD A】方案大强度化疗,74岁老年高龄急性白血病BCL2抑制剂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入组参加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等均填补了梅河医院的空白。3个月内,通过共享吉大一院血液科的医疗及学术资源,提高了梅河医院血液科诊疗规范性、精准性及疾病的诊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