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公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EN
#
  • 首页
    • 大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领导班子
    • 硬件建设
    • 医院文化
    • 历史沿革
    • 医院风光
    • 联系我们
  • 党建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史学习
    • 廉政建设
    • 党务公开
    • 党建学习
    • 医德医风
    • 组织发展
    • 组织结构
  • 医疗管理
    • 医务动态
    • 核心制度
    • 医疗质量管理
    • 医疗安全
    • 依法执业
    • 应急管理
    • 病案管理
    • 器官捐献工作
  • 科研部
    • 科研概况
    • 重要通知
    • 科研管理
    • 教研人员
    • 学科建设
    •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展示
  • 教学部
    • 教学部介绍
    • 最新消息
    • 人员介绍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住培教育
    • 技能中心
    • 留学生教育
    • 博士后管理
  • 门诊管理
    • 门诊动态
    • 就诊指南
    • 特色专病门诊
  • 护理天地
    • 护理动态
    • 天使风采
    • 招聘信息
    • 在职培训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风采
  • 社会工作部
    • 关于我们
    • 专业服务
    • 医疗救助
    • 志愿服务
    • 公益活动
    • 社工实习
    • 行业交流
    • 取得荣誉
  • 统战工作
    • 工作动态
    • 信息公告
    • 民革
    • 民盟
    • 民建
    • 民进
    • 农工党
    • 农工党
    • 九三学社
    • 无党派人士
  • 出版中心
  • 外联工作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快讯

24小时生命接力|吉大一院器官移植中心落成后首度联合发力 成功完成“心、肝、肾”10例移植手术

作者:xuchen 发布时间:2021-08-09 点击数: 打印 字体【大 中 小】

8月7日,2021年立秋时节,暑热消退,凉意来袭。但吉大一院手术室内,却燃起了灼人的“热浪”——8月7日至8日24小时内,医护人员们废寝忘食、披星戴月,与生命竞速、与时间赛跑,“1例心脏移植+3例肝脏移植+6例肾脏移植”共10台移植手术全部成功完成。这是今年7月成立吉大一院器官移植中心以来,首次全方位发力,为延续生命的力量增辉添翼。
20岁余生  从“心”开始

2021年8月8日凌晨,一颗健康的心脏在另一个身体中开始了新的旅程,点亮了吉大一院医护人员忙碌而疲惫的夜,更点亮了一位20岁青少年的余生……

(吉大一院心脏外科马大实教授在麻醉科、第二手术室配合下,带领心脏移植团队做手术)


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是20岁的倪某,从3岁起心脏频发室早,11年前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多发室早,经系统抗心衰、抗心律失常治疗均无效,心脏移植是挽救其生命的唯一治疗方式。

2021年7月16日,倪某入吉大一院心脏外科,经系统检查,明确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二尖瓣、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频发室性期前收缩,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符合心脏移植手术指征。
 

(专家坐阵手术现场 前两排从左至右:吉大一院心脏外科高永生教授,吉大一院党委书记、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肝移植中心首席专家吕国悦教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孟旭教授、心脏外科马大实教授)


8月7日,一位32岁的脑出血患者家属自愿捐献心脏供体。深夜,吉大一院党委书记、吉大一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肝移植青年专家吕国悦,副院长、器官获取组织负责人王海峰,器官移植中心执行主任傅耀文会同特邀专家、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常务副主任孟旭,心脏外科马大实心脏移植团队评估维护供体心脏。

马大实心脏移植团队在OPO器官获取组织、医务部、 麻醉科及第二手术室、心脏超声科密切高效配合下,无微不至“护心”,争分夺秒“取心”精准快速“换心”,经过4个小时的努力,让心脏在20岁的少年身体里再次完美的跳动。目前,患者一切指征平稳,正在康复治疗中。

这是吉大一院开展的第11例心脏移植术,也是吉大一院成立大器官移植中心后首例DCD供体心脏移植术,为吉大一院大器官移植事业发展再添一笔。
新“肝”缘起  焕爱重生

吉大一院肝移植中心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口碑。在吉大一院党委书记、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肝移植中心首席专家吕国悦的带领下,累计完成了600余例肝脏移植,并且成功覆盖了成人和小儿肝移植的所有术式,填补了多项东三省肝移植技术空白。

慕名而来的患者对这支团队信心十足,但能否遇到合适的供体还要看机缘。

等待的日子总是显得格外漫长。好在有希望,也就有了盼头!

到肝胆胰外一科就诊,经严格检查、诊断、评估,确认进行肝移植手术是**治疗方案的患者队伍中,有3位先生是幸运的,终于摆脱了等待供体的煎熬。

供体的出现,不仅是患者及家属的福音,也让肝移植团队的医护人员倍感振奋。24小时待命已成家常便饭的吉大一院肝移植团队,星夜兼程地全员到岗、各就各位。
 

(吉大一院移植团队联合获取器官)

本次移植手术更好地发挥了吉大一院器官移植中心的大平台优势,多个移植团队协同作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生命至上、分秒必争,这一场硬仗,再一次考验着肝移植团队的医疗技术、团队默契和所有人的精力体力。

肝移植手术的术前评估工作从8月6日后半夜就开始了,肝移植团队全体成员不眠不休地连续工作到8日早晨,确保每个环节、每个细节无一疏忽和遗漏。一如既往地,没有人有丝毫的懈怠,有的只是对手术成功的渴望。
 

(吉大一院吕国悦教授肝移植团队手术资料图片)

在麻醉科、第一手术室、输血科、病理科、放射线科等科室的通力配合下,顺利且成功地完成了3台肝移植手术。3台手术分别于7日晨5:00、18:30、21:30开始,每台手术持续6至8小时。此次接受肝脏移植的患者分别为37岁的酒精肝伴有消化道出血男性患者,57岁的原发性肝癌男性患者和51岁的酒精肝消化道出血男性患者。

目前,3位患者的术后情况良好。手术的成功完成,为3位患者开启了崭新的人生,也为3个家庭送去了新的希望。
波澜不惊  “肾”有可为

累计3000余例肾移植手术量的吉大一院泌尿外二科周洪澜教授肾移植团队,习惯了夜幕下的忙碌。
 

(吉大一院周洪澜教授肾移植团队手术资料图片)

从8月7日中午第一例移植手术开始,一直到8日凌晨第六例顺利完成,在麻醉科、第一手术室、神经创伤外科、血库、检验科、放射线科的协作配合下,吉大一院肾移植团队开启了紧张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了与时俱进的技术优势、多年积累的经验优势和全员参与的协同作战优势,成功地完成了所有手术。目前,术后患者均体征平稳,状态良好。
“大平台”起势发力 
“新战绩”屡刷新高

此次24小时成功完成10台器官移植手术的“战绩”,得益于吉大一院器官移植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大平台理念和优势。在中心的引领下,DCD工作和各移植团队工作均迈上了新台阶。尤其是DCD工作屡屡取得的新突破,为器官移植工作奠定了夯实的基础,促进了中心的发展。

今年7月6日,中心正式启动。基于异种移植飞速发展、供体来源根本转型、国内器官移植事业迎来新时代的大背景,吉大一院肩负起吉林省唯一一家具备肝、肾移植资质的单位的责任与使命,全面推进器官移植事业由数量、规模型发展向高质量、高科技含量提升转型,由单器官移植向多器官联合移植进军。

中心主任由吉大一院党委书记吕国悦担任,中心执行主任由泌尿外二科傅耀文担任。

中心下设心脏移植组、心肺联合移植组、肺移植组、肝移植及胰腺移植组、肾移植及胰肾联合组、小肠移植组、供体维护与评估组、多器官联合切取组、移植病理组等9个小组。

中心拟在医院肝、肾移植态势良好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心脏移植、肺移植等大器官移植,弥补多器官联合移植的空白,带动其他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打造成为技术精湛、专科齐全、科研领先的国内一流器官移植中心。

8月8日首发新闻浏览量2.9万。

消息来源:心脏外科、肝胆胰外一科、泌尿外二科






相关稿件

  • 吉大一院在第十三届消化外科学术会议期间进行手术演示
  • 吉大一院医保结算新方式:手机+刷脸轻松搞定!
  • 吉大一院临床药学部团队受邀参加2025紫禁城国际药师大会并作多项交流
  • 吉大一院纪委组织召开党支部纪检委员培训会
  • 吉大一院普外中心—胃结直肠外科再次成功完成小肠移植手术
上一篇:吉大一院肝胆胰内科教工党支部等联合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下一篇:健康报发布|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院长书记谈——以发展之变创造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备案号:吉ICP备11003057号

联系我们

  • 发热咨询:0431-81879901-10

  • 总机:0431-88782222

  • 门诊: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1号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李嘉诚基金会
  • 自媒体

    欢迎大家通过我们的社交账号,自媒体账号了解我们更多的服务。

    • 智慧医院

    • 预约挂号

    Copyright © 2012-2021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