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云课堂,快乐“疫”起来——吉大一院社会工作部“童之梦”智学园喊你来上课啦!
志愿教师:“小朋友们,大家晚上好呀,我是喔喔老师,今天是英语课哦,大家的小作业都完成了吗?表现积极的小朋友有小红花奖励哦!”
志愿教师:“第一个分享作业的小朋友好棒呀!但是字母C的半圆如果写得再圆润一点就更好啦。”
小朋友:“老师,我会继续努力的!”
志愿教师:“老师期待你变得越来越好呀!”
云端课堂,快乐不缺席。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社会工作部“童之梦”智学园志愿者服务项目在疫情期间累计进行线上课程40余节,2020年9月25日,智学园下半年的线上课堂正式开课,15名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红烛志愿者协会的“蓝马甲”志愿者与发育行为儿科的小朋友一起学习、成长,通过云端将爱心与温暖传递到他们身旁。
课程开始前,社工部总结以往课程开展的经验,综合发育行为儿科和志愿者的合理建议,通过线上需求调查的形式对小朋友和家长的实际需求有了充分的了解,并根据调查结果对下半年的课程内容与设计进行了完善和调整,将课程设置改为以绘本故事、美术音乐互动类课程为主,语数外及科普为辅,并根据小朋友的发育年龄,把课程的难易程度降到最低,同时,适当增加课后小作业,志愿教师会根据作业完成的情况和互动的积极性为小朋友颁发“小红花”,表现最积极的小朋友将在本期活动结束获得奖励。
英语课上,善于观察的小朋友将家中与英文字母相似的摆件或物件拍图分享给志愿教师,不仅学会了听说读写,还学会了举一反三;绘本故事课中,志愿教师将五彩斑斓的小故事娓娓道来,帮助小朋友建立温暖且积极的童心;科普课上,志愿教师与小朋友一起讨论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和吃法,大家开心的说着,仿佛也开心的流出了口水;还有语文课上,小朋友一笔笔认真写下的汉字,虽然有点歪歪扭扭,但志愿教师也都深刻感受到每一位小朋友和家长的用心。线上课程开课以来,小朋友和家长积极地参与其中,微信群中互动热烈,每次课程都在愉快且意犹未尽的学习氛围中缓缓落下帷幕。
隔离不隔爱,陪伴一直在。一次次柔声的问候,一句句暖心的鼓励,一声声稚嫩的感谢,志愿者传递爱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无论哪种,都是他们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最好诠释。疫情期间,智学园的线上课程将持续进行,志愿者与小朋友已拿起“云陪伴”的画笔,准备一同勾勒属于他们的“云作品”,创造属于他们的温暖“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