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抗疫纪实(17)|吉大一院援通化检验检测医疗队在第三轮全民筛查工作中超额完成任务
在通化市第三轮全民筛查工作中,吉大一院援通化检验检测医疗队日均检测6000份标本,为加快检测速度,此次检测中还部分使用了已完成预实验的新检测试剂。
吉大一院援通化检验检测医疗队紧急开会
面对新任务新挑战,吉大一院援通化检验检测医疗队紧急召开会议进行工作调整,决定全队实行24小时三组轮班制度,以确保24小时检测不停歇。同时,在检测车及不同厂家的试剂刚刚到位时,队长许建成主任即刻选派熟悉核酸检测流程的几位老师抓紧时间进行仪器调试和预实验,以保证尽早开展核酸普筛工作。
1月25日下午3时许,通化市第三轮全民筛查核酸检测工作正式开始。医疗队有条不紊、争分夺秒,24小时内累计完成6188份样品的检测工作。虽然身心俱疲,可队员们未有丝毫松懈,继续忘我工作,至1月27日19时已检测13940份样品。在这两天两夜、不眠不休的奋战中,队员使用了两种从未使用的试剂,操作着并不熟练的设备,检测结果质量极高,复检率很低。这支拥有专业组组长、质量主管、技术主管等科室骨干的检验技能“尖兵”队切实扛起了责任担当,用体力和耐力换来了检测任务的保质保量和超额完成,其所负责的每台车的工作量都遥遥领先,又一次刷新检测纪录!
不眠不休的工作现场(从左到右顺序为队员王曌、马宏超、孙璐璐)
为了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减少出仓次数和时间,队员不敢喝水,怕上厕所,不约而同地穿上了拉拉裤;女队员巾帼不让须眉,有的虽然处于生理期,仍努力克服自身困难,与伙伴们坚持到工作结束;更有队员在检测仓内连续工作超过了10个小时。
医疗队中的大力士柴剑男,名副其实的“拼命三郎”
三级防护下的衣服被汗水浸透,护目镜和面屏里满是蒸汽凝成的水滴,脸上、手上被口罩、手套勒压出的水泡和淤痕以及不可名状的沉甸甸的纸尿裤……队员们所面对和经历的种种难处,不一而足。团队里还有患高血压的、有甲亢的、有甲减的、有角膜炎……很多疾病都是不能熬夜和操劳的,但是没有一个队员因为身体原因提出休息的要求,都在默默付出,咬牙坚持。
防护服和手套勒出“最美的花纹”(图为队员孙璐璐)
压痕的前身是持续数小时的疼痛(图为队员郭志敏)
被N95口罩和防护服勒出的压痕成为队员们最美的妆容(图为队员宋佳星)
被口罩和防护服勒出的痕迹久久难消(图为队员孙璐璐)
与此同时,队长许建成主任一力承担起检测车外的后勤保障工作,搬运试剂、备品,统筹派送标本、汇总上报结果……他不眠不休地陪伴在队员身边,关心着大家的生活和心理状态。虽然在外支援压力大、困难多,但是在队长的带动下,大家始终保持了高昂的工作热情。
队长许建成主任为队员们多方筹措药品(图为宋媛媛和孙璐璐提供)
这支平均年龄为37岁的“尖兵”队里,多得是年轻的爸爸妈妈。这些工作时无所不能的战士,总是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的心防,只敢把对孩子的思念写在防护服上,彼此交谈时也都不约而同地避开了有关孩子的话题。可是在与家人视频时,思念是怎样如潮水般汹涌强烈、静静流淌下来的眼泪又是什么味道,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孩子永远是队员心中的挂念(图为队员宋媛媛)
晚上9点上战场前,4岁的孩子睡前哭着找妈妈,一向乐观坚强的队员默默地流着眼泪(图为队员王曌)
这样的坚持、牺牲和努力,每一天都在上演。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而正是这一份份坚守,换来了千万家庭的幸福安康。
(图文来源:吉大一院援通化检验检测医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