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抗疫”医护手记(33)|支援发热门诊手记2篇:于胜男、赵方博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眼科护理平台于胜男:支援发热门诊手记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赵方博:感染科支援手记——逆行!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眼科护理平台于胜男
支援发热门诊手记
2月19日,我接到护士长电话,需要支援院里发热门诊,我当即表示我可以,因为自新冠疫情开始,我便随时准备着作为一名白衣战士走上一线。接到任务之后,院里组织培训了新冠肺炎的防控知识以及鼻咽拭子采集相关内容。为了能使大家尽快适应工作,护理部各位主任和鞠护士长为大家梳理了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并且为我们加油打气。对于从未从事此项工作的我,这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回到科室后为了能够很快胜任工作,我对穿脱防护服和采集咽拭子操作进行了反复的练习,终于能够熟练完成。
对于前线的工作,穿好防护服是第一道关卡,上班前需要提前一小时到岗穿好防护服,清洁区的老师们不辞辛苦的为我们检查每一个步骤,不露一点的缝隙。咽拭子采集工作每个班需值4小时,为了防止反复脱穿引起交叉感染,以及节约宝贵的隔离防护服,期间我们不能吃、不能喝、不能上洗手间。我带着忐忑的心情开始了门诊的咽拭子采集工作,刚开始还是有些陌生,担心防护做的不到位,担心采集过程中出现标本不合格的情况。穿着厚重的防护装备,与患者沟通时需要提高一些音量。3月4日,因为我院是可疑病人定点转运医院,连续采集了16名患者后,我深深感觉到了呼吸上的困难和身体上的不适。接诊过程中遇到一位阿姨,采集咽拭子之后她流下了泪水,说“阿姨每天在家看新闻,很担心你们,心疼你们这一群小姑娘,就害怕你们出什么事”,听了这一番话,我的眼眶也湿润了,总感觉这场疫情在使我们成长。
结束了工作脱掉防护服摘下口罩的那一刻,我看到了热搜上前线医务工作者的样子,脸上和手上都是都是压痕,真实的感觉到自己成为了前线的工作者。回酒店的路上会回想当天的工作有没有纰漏,也会和同组的老师们探讨每天遇到的问题。我们来自不同的科室,大家互相提意见,互相交流和鼓励,此时我们就是一个高质量的团队在与新冠斗争!
医院及护理部给予我们足够的心理支持和有利保障,由于班次原因,会有半夜、凌晨上下班的时候,夜里特勤人员专门负责接送大家,能够随叫随到,保证了大家的安全;后勤人员为我们补足了餐食、水果和其他补给品,还有每日定时开窗通风的提醒,种种细节使我们充满了信心和干劲。
每天也都会收到来自护士长和伙伴们的鼓励,“睡醒了吗?感觉还行么?”“一定要做好防护多吃多喝增强免疫力!”“加油!等你回来!”“保护好自己,等你平安回来!”等等,有了眼科这个大家庭的鼓励,也就有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我很荣幸能够来到一线支援工作,17年前我们是全世界保护的90后,如今我们奋战在一线。无论是湖北武汉还是我院,都有无数的医务人员在奋斗着。无论哪里,只要医院需要,我定毫无犹豫奔赴前线,带着义无反顾的精神和热情努力工作,带着大家的期盼平安归来!那一句“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一直在我脑海中浮现,抗疫一线的所有工作者们,我们一起期盼崭新的春天。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赵方博
感染科支援手记——逆行!
2020年的春节,就在每个人都憧憬着美好生活的时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这注定是个不同寻常的春节!似乎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告诉我们要珍惜当下。
新型冠状病毒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节奏,一个比17年前的非典还要令人毛骨悚然的名字深深的刻在每个人的心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得知消息,我院派出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二百余人!做逆行者,无怨无悔!灾难面前,他们用行动诠释着白求恩精神——大医精诚!
正是有了他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才有了我们美好的今天。就是这些人,他们有救济苍生的情怀、有甘于奉献的品质、有救死扶伤的品德、有敬畏生命的态度。他们在“生”与“死”之间奔波,完成生命的接力。向他们致敬!
坚守!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
武汉需要你们!春城我来坚守!
2月28日,我接到要去支援我院感染科的紧急通知,于是马上开始准备用物,感谢科里领导们和我亲爱的同事们帮我整理备品,一遍一遍的陪我练习穿脱防护服。带着大家的殷切嘱托,我做好了去感染科的准备!
3月2日正式上岗!报道前紧张已经化为兴奋,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一名党员,这不止是一份职责的体现,也是我们伟大的白求恩精神所在!
到感染科,看到鞠护士长和薛护士长,感到特别亲切,她们告诉我们怎样做好防护,带领我们熟悉环境,又给我们分发了防护用品。更让我感动的是同组的张竞文老师和王蕾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在她们的帮助下我很快的适应了工作。
第一眼看到患者时,我很惊讶,有一位奶奶很坚强!她现在是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ECMO治疗,虽然应用着镇静减轻她的痛苦,但嘴角上似乎带着微笑,像是在和我们说,好孩子,奶奶没事的!每天一到科室,我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一眼奶奶,握握奶奶的手,我知道奶奶嘴里说不出,心里是明白的,看着奶奶的病情日益渐好,我们每个人疲惫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奶奶一定要加油!
下班走在回宾馆的路上,看着空荡荡的马路,我想起了武汉的姐妹们,虽然我们都在做着同一件事,但她们更加辛苦!无论是武汉还是我们美丽的春城,我们都期待着春暖花开。
有人说,2003年的非典时,我还小,你们保护了我,今天,我们在一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共保祖国和人民之安。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待到繁花盛开时,让我们携手共进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