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抗疫”医护手记(8)|董红艳:向着战“疫”出发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科护理平台董红艳
向着战“疫”出发
此去支援感染科,弥补了我未能去上武汉的遗憾。
2月9日,我正坐在沙发上看着关于武汉疫情的新闻,突然手机响了,打开一看,原来是感染科需要支援,我们科有2个名额。看到这条消息,我大声喊老公说:“我也可以支援了!”我让他快点帮我填表格。抢到名额后,我特别兴奋,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一个可以弥补没能去上武汉的遗憾的一个机会……做了护士8年,难得有这么一次机会来锻炼自己,让自己成长。
紧接着,我收拾收拾就匆匆忙忙地出发了。时间紧急,报名的时候已是11点20多了,下午13:30就要参加护理部的紧急培训,还有一些人当天就上岗了。主任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让我们注意安全。我知道她很担心我们,像担心去武汉前线的那些战友一样的担心。
2月10日上午,我们认真练习着防护服的穿脱流程,每个人的面孔都那么的陌生,但又是那么亲切。我心里想,这就是接下来和我一起抗疫的战友啦。大家团结友好的相处过程,让我感到特别温暖。
2月11日,排班表终于出来了。我特别期待,期待着在这场战“疫”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2月12日,护士长发来消息,告诉我说,科里就我一个人去支援了,因为目前不需要这么多人,所以一起同行的同事暂时回科工作了。我说没事,因为我知道我背后是肿瘤科这个大家庭,是你们的支持和关爱,让我觉得自己从来都不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
2月13日,我准备好行李出发了。本以为未来离开家的这段日子里,四岁多的宝贝会舍不得我,会哭着不让我走。结果他好像早有准备一样,没有看着我出家门。婆婆说:“诺诺,你看妈妈干啥去?”他淡定地回答说:“去武汉!”全家都被孩子的纯真给逗笑了。因为我报名去武汉的时候就和他沟通过,所以他可能就觉得我出发去武汉支援了。
这一天是夜班。为了提前熟悉流程,下午3点我就来到了感染科。穿防护服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说:“为了这身战衣,我也要来感染科支援!”护士长接道:“你看这孩儿说得多可爱!”
第一个夜班由感染科冰冰老师带我,我知道她过年都没有回家,坚持了这么长时间真得很不容易。我很心疼她,怕她既要工作,又要戴着口罩和护目镜给我讲解太累。我便告诉她:“我之前温习了护理部培训的课件,有需要的地方,我再来问你。”后来,她说我培训得很好,准备工作很到位。第一次值夜班,有了让我勇敢、给我力量的战衣,我一点也不害怕,一点都没觉得病毒有多么吓人……
2月16日,又是充实的一天。下班打开手机,在一天的忙碌后和满满的生日祝福中,我迎来了32岁的生日。虽然没有生日蜡烛,但我依然可以在晚饭时许下生日愿望。我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希望武汉前线的工作人员早日平安归来……
一转眼,我已来到这里一周了。我每天都在期待着上班,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分诊、采血、病房……几个岗位轮流来,每一天都过得特别充实而有意义。同时,我也认识了很多来自不同科室的同事,我们沟通交流,团结友爱,共同抗疫……
在这里,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做着我们热爱的工作,我们为自己是一名护理工作者而感到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