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抗疫”先锋(4)|鞠桂萍:临危受命的党员先锋
编者按
同舟共济,敬业奉献。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坚守岗位,随时待命。以感染症科为首的医护人员科学防控、恪尽职守、默默奉献。医院发热门诊和独立检查区同样是与疫魔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白求恩精神的传承者以实际行动敬佑生命、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大爱无疆。
鞠桂萍,汉族,中共党员,1965年1月出生,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症科主任护师,原护士长。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是有人在负重前行!在这次新冠疫情面前,吉大一院感染症科体现了逆行者的果敢,体现了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 感染症科主任鲍万国说:特殊时期,鞠桂萍这位老党员、老支部书记、老护士长,还和当年一样,在需要时候站出来,即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不分白天也不分夜晚,也许全院像她一样的人太多,可和她一样的人也不多,一个从管理岗位退下来的老护士长,我们全科都敬佩! 你上武汉一线 我守长春后方 自1月19号长春市出现第一例疑似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开始,感染症科的护士们取消了休假,放弃了在新春佳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随时待命。1月21日护士全部投入到抵御新冠肺炎疫情中。1月26日,感染症科护士长朱媛等三名护士及一名医生驰援武汉,55岁的老护士长鞠桂萍临危受命,负责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的工作。凭借2003年SARS疫情以来历次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护理与管理的实践经验,她深知:疫情就是命令,坚守就是天职。面对突发的疫情,年轻的护士们工作没有任何头绪,鞠护士长连夜梳理各种工作流程,下发到每个人手中,让大家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除了日常工作,她还需要与各个方面协调沟通。尽管她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但为了大家的安全,她亲自指导大家怎样做好防护,从护士、护理员到保洁员再到保安,无一遗漏。她还经常进入病房查房,为留观患者做心理疏导;遇到护士工作忙时她协助采咽拭等等。这样繁重的工作,几天下来她的嘴里全都破了,吃不下东西,但是她还是早早的来,最后一个走。 2月8日凌晨,感染症科突然接到通知要转入一名重患,由于情况紧急,鲍万国主任和鞠桂萍护士长连夜赶到单位准备加护病房。从整理病房到物资准备,接患者入住病房救治,直到第二天白班下班才离开单位。 2月10日夜班同事突感不适,鞠桂萍护士长果断决定:由她自己来顶替夜班,上了一天白班的迟金玲护士主动提出加班,她不同意。她说,因为苏莹莹(第五批)驰援武汉,大家已经加班了,不能再让其他人代替了。 身先士卒担重任 24小时连轴转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鞠桂萍护士长一直在上班,没有一天休息,已经连续工作20多天了。尤其在朱媛护士长第一批驰援武汉走了以后,她义无反顾地接替了所有的工作。门诊她要管,病房她要管,所有的后勤保障工作她都要管。从病房改造、物资请领分配,沟通协调到隔离消杀工作每天忙个不停。由于整天长时间工作在单位,整个气道被含氯消毒剂熏的火辣辣,嗓子也沙哑了,仍然事无巨细的安排着每天的工作。 就在10日夜晚凌晨快换班时,重症患者又突发险情,鞠桂萍护士长又投入到了抢救工作中。直到病人插管上机,转危为安,而她穿着全防护服一直工作了近7个小时,才在办公室和衣而卧休息了2个多小时。第二天同事们都劝她下午回去休息一下,可她没有。几乎是24小时连轴转。 鞠护士长每日带领护士查房 鞠护士长为留观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鞠护士长亲自督导消毒隔离工作 这并不是她的第一个24小时。看着她那憔悴的面孔,所有人都很心疼。尽管工作繁忙,她还关心爱护小同事。利用穿防护服的空隙和我们谈心,指导她们如何防护,鼓励她们,舒缓紧张的心理压力。她就是这样一位可亲可爱境界高尚的白衣战士。 每一次冲锋 她总是在第一线 1986年, 鞠桂萍戴上了心仪已久的燕尾帽,成为一名护士。她坚守岗位、恪尽职守、播撒大爱,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被患者誉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2003年春天,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成为抗击“非典”疫情的主战场,鞠桂萍主动参与第一线医疗救援,在这种异常险峻的环境下,她每天穿着几层防护服,戴着厚厚的口罩,口渴了都不敢多喝水,不便上厕所,甚至不得已穿上了纸尿裤。由于每天反复为患者抽血、打针、测体温、洗漱、喂饭、喂水、擦身、倒大小便,她常常感觉呼吸困难,身心疲惫。虽然还是乍暖还寒的初春,但鞠桂萍身上的汗水早已湿透了几层衣服,人几乎虚脱。即使这样,她在一个工作周期结束后,仍然坚守在非典病房,终于使30余位非典患者转危为安。 2009年初,大批手足口病患儿来到医大一院救治,感染症科室一下子挤满了孩子,科室30多张床收治58例患儿。因小孩多,护理难度、强度增大,整个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鞠桂萍更是3天3夜没回家,眼睛都熬红了。她每天和同事们并肩作战,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喝水必须一次喝够,上厕所必须得小跑,吃饭就更加没有时间,时常扒两口饭就忙着记录病历.......多年来,上述的护理经历不胜枚举。鞠桂萍先后组织并参加了非典、手足口病、甲型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工作,谱写了一曲曲挽救生命的壮歌。 一切为患者负责 默默奉献不言苦 鞠桂萍的父母和公婆年迈,爱人患有心脏病。可是,多年来她从未因此影响工作。每当需要在工作和病人这个“大家”与自己的“小家”之间作出取舍的时候,鞠桂萍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鞠桂萍经常加班加点工作。有一次,丈夫突然心脏病发作,但鞠桂萍正在抗击非典一线,只能靠电话联线了解一下病情。虽然同在一个城市却不能马上到丈夫身边尽妻子的责任,最后还是丈夫的朋友陪同去了医院。 由于一心扑在工作上,鞠桂萍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家里老人,辅导孩子。提起这些,鞠桂萍流露出对家庭的歉意,深感自己作为女儿、妻子和母亲所尽的职责太少。她说:“既然选择了护士作为自己的职业,在需要取舍的时候,我只能忽略‘小家’。” 自费救助困难患者 在护理工作中,鞠桂萍经常遇到特殊的病患群体,比如艾滋病患者、危重出血热患者、贫困地区的患儿,有些患者治疗时间长、医疗费用高,在经济上难以承受。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时常自掏腰包,对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她的感召下,一些同事也陆续加入救助行列。自2000年起,鞠桂萍自费救助艾滋病患者、危重出血热患者、贫困地区的手足口病患儿20余人,她的善举和关爱像一缕缕阳光,温暖着重症传染病患者冰冷的心房。 鞠桂萍护士长一直坚守在抗击传染病最前线,通过对人才培养,带动科室护理专业能力与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使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症科重症病救治率提升至90%,赢得了众多患者的信任和同行的尊重。她被患者赞誉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先后获得“吉林省模范护士标兵”、“吉林省抗非典优秀党员”、“长春市卫生系统巾帼建功岗位明星”、“传染病防控先进个人”“优秀护理管理者”等多项荣誉,2016年又被评为“最美护士标兵”。同时,作为医院传染病护理专科带头人,她在教学科研方面也屡创佳绩。 仁心播撒大爱,坚守筑造辉煌。鞠桂萍以崇高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三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传染病人护士工作岗位上。她用仁爱、奉献,铸就了新时代护士的崇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