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一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举办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沙龙
为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能力,2025年5月22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吉大一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在科研教学楼407会议室举办了“守护科研心灵,共筑成长之路”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沙龙,邀请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胡远超、吉大一院心理卫生科主任田润辉担任主讲嘉宾,转化医学研究院部分博士研究生导师参加活动。活动由吉大一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张萍主持。
田润辉结合临床案例、国内外研究数据及教育现状,阐述了研究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信号与干预原则。他说,导师应当能够辨别“情绪波动”与“心理异常”之间的差异,并掌握基本的心理支持技能,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他们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
随后,胡远超围绕“科研压力下研究生心理状态的现状与成因”主题,分析了科研型研究生在学业竞争、成果产出、职业规划等多重压力下的心理特征。他说,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责任人,需关注学生在学业关键节点的情绪变化,通过建立平等沟通机制、合理设定科研预期等方式,从根源上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
在交流环节,各位导师结合自身实际经验,围绕“如何看待学生的科研任务与心理承受力”“怎样及时识别学生的心理异常及处理原则”“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沟通技巧”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主讲嘉宾针对导师们的困惑逐一解答,强调了“心理支持是育人过程中温度与理性并存的体现”,并建议导师建立“定期沟通—动态观察—分级干预”的心理关怀机制。
张萍说,研究生导师既是学生科研道路上的领路人,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灵陪伴者。本次沙龙是提升研究生导师心理育人能力的重要实践,更是构建“导学心理支持共同体”的创新尝试。
本次活动通过“专家引领+导师共创”的模式,加深了导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与理解,促进了“科研指导与心理关怀并重”的教育理念,推动了导师从“科研指导者”向“成长陪伴者”角色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