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一院举办“厚德至善”研究生思政大讲堂第十一讲“磨杵成针 磨瓦成镜”
2025年5月14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以下简称:吉大一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在五楼多功能厅举办了“厚德至善”研究生思政大讲堂第十一讲“磨杵成针 磨瓦成镜”。吉大一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杨弋出席活动,活动特邀吉大一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于家傲担任主讲嘉宾,近300名研究生参加活动。
杨弋表示,研究生思政教育是医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在学业与职业过渡期实现思想与行为的双重转变。研究生阶段不仅是学术能力的提升期,更是实现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跨越的关键阶段,希望大家珍惜学习机会,以“需求导向”规划成长路径,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他指出,吉大一院研究生思政大讲堂系列活动已成功举办十期,对于研究生提升人文素养、锻炼综合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学院未来将继续深入推进这项工作,助力医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医务工作者。
于家傲以“磨杵成针 磨瓦成镜”为主题,以“职业成长的三重进阶”为主线,结合多年的求学及从医经历展开分享。他以“目标”与“机遇”为关键词,阐述了坚定理想、明确方向对于人生成长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学生时代确立目标并实现目标的经历。他表示,机遇从不偏袒侥幸者,只眷顾那些将铁杵磨成针的人。他还聚焦“眼界”与“交流”,分享了赴日本北里大学深造的难忘经历,强调了在职业生涯中拓宽学术视野并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性。围绕“转变”与“升华”,于家傲以自己2008年从手足外科学专业转向烧伤外科学专业的抉择为例,剖析了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他希望同学们在求学过程中明确自己的目标定位,不断发掘自身潜力,顺利完成从优秀医学生向卓越青年医生的转变。
吉大一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张萍在活动总结中说,本次讲座围绕“目标-视野-蜕变”,展现了医学人才成长的完整路径,生动诠释了“磨杵成针”的韧劲与智慧。她希望同学们能借鉴优秀前辈的成功经验,早日学有所成,为医学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