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公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EN
#
  • 首页
    • 大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领导班子
    • 硬件建设
    • 医院文化
    • 历史沿革
    • 医院风光
    • 联系我们
  • 党建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史学习
    • 廉政建设
    • 党务公开
    • 党建学习
    • 医德医风
    • 组织发展
    • 组织结构
  • 医疗管理
    • 医务动态
    • 核心制度
    • 医疗质量管理
    • 医疗安全
    • 依法执业
    • 应急管理
    • 病案管理
    • 器官捐献工作
  • 科研部
    • 科研概况
    • 重要通知
    • 科研管理
    • 教研人员
    • 学科建设
    •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展示
  • 教学部
    • 教学部介绍
    • 最新消息
    • 人员介绍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住培教育
    • 技能中心
    • 留学生教育
    • 博士后管理
  • 门诊管理
    • 门诊动态
    • 就诊指南
    • 特色专病门诊
  • 护理天地
    • 护理动态
    • 天使风采
    • 招聘信息
    • 在职培训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风采
  • 社会工作部
    • 关于我们
    • 专业服务
    • 医疗救助
    • 志愿服务
    • 公益活动
    • 社工实习
    • 行业交流
    • 取得荣誉
  • 统战工作
    • 工作动态
    • 信息公告
    • 民革
    • 民盟
    • 民建
    • 民进
    • 农工党
    • 农工党
    • 九三学社
    • 无党派人士
  • 出版中心
  • 外联工作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快讯

首度获评“A++”丨吉大一院2023年度“国考”成绩入列全国公立医院前1%阵营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3-20 点击数: 打印 字体【大 中 小】

微信图片_20241231174323.gif

2025年3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3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国考”成绩单。全国1588家三级公立医院划分为ABCD档,前1%定位A++等级,全国仅有16家。第一医院“国考”成绩再创新高,首次获评“A++”等级,入列全国公立医院第一梯队阵营,这是继连续5年获评A+等级以来的最新突破。

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的第一医院始建于1949年,系国家卫生健康委属(管)医院,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国家研究型医院。

现有2个院区近56万平方米,开放床位5900余张,在岗职工9800余人,各类高层次人才40余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0个,国家级平台7个,公共实验技术平台10个。

2021年以来,年均门急诊量543.2万余人次,年均手术量14.5万余例,年均出院患者29.5万余人次,累计开展新技术、新疗法480余项。获批国家级项目200余项,其中国自然项目192项,发表SCI文章3200余篇。作为吉林省唯一一家具有肝、肾、心、肺移植资质的医院,器官捐献总量1100余例,移植总量1700余例,位列东北地区第一、全国前十。

2023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单.png

微信图片_20250409160523.png

微信截图_20250409160706.png

近年来,吉大一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贯彻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党建引领“一一三五十”高质量发展体系为框架,以科研教学为牵引,以学科建设、人才工作、文化建设为特色,以学术特区建设、学科特区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重点,以医疗质量、运营管理、后勤保障为基石,多维度协同发力,践行健康使命,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积极力量。


医疗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拥有健康的人民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


 吉大一院聚焦新时代健康需求,着眼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持续优化门诊布局,开通黄昏门诊、晨间门诊、周末门诊、疑难罕见病门诊、特色专科门诊,投入使用新民体检中心等。完善智慧医院建设,实行“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服务,整合门诊、急诊和住院业务流程。稳步开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和器官移植工作。建设急危重症救治体系,探索多学科诊疗(MDT)模式,规范急诊医师资质培训。同时,以学术特区、学科特区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重点,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与医疗服务升级。大力推广高精尖技术的应用,推进重离子、质子特色诊疗项目,加大核磁等大型医用设备和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医疗装备的临床应用。

教学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 全国教育大会


 吉大一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动摇,积极推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开展器官系统整合式培养模式改革,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打造“战地教学”“匠心师语”等原创教学品牌,全方位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编撰教材、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成果奖项等各个方面均有所突破。贯通本科-研究生-住培生一体化教育模式,推进课程改革,组织开展基于基础和临床全方位深度整合的器官系统整合式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育人体系。获2022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24年获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组一等奖1项,第九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1项、优秀奖2项等多项奖项和荣誉。

科研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吉大一院聚焦医学创新前沿领域,持续推动研究型医院建设,紧贴国家战略要求,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坚持临床科研并举、创新转化并重,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快速产出和高效落地,科技创新取得历史性突破。新增或实现杰青、万人、优青、海外优青等零的突破,国自然数再创新高,建立全国首个以代际效应观察为主的大型自然人群队列。医院拓展引才育人成效,夯实人才建设基础,加入吉林大学人才准长聘试点学院,构建“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设立青年人才储备计划等多项人才培育项目,首创卓越医师A/B岗留人制度,建立健全考核模式和聘后管理机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制度,开启聘任制人员职称评定工作,开展海外引才合作。同时,加强临床和科研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建设免疫、成像等十大平台,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落成国际化一流的科研教学楼。

管理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习近平总书记 《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吉大一院紧紧围绕国家提出的公立医院“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将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以管理创新为前提,实现新的体系构建、引导新趋势、提升新效能、激发新动力、建设新文化,全方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效率和医务人员积极性。开创性构建“一心一观五力”职工管理体系,提出“1491 经济管理行动计划”,推行“一站式”后勤管家服务模式,在提质增效、强化监管、注重服务的创新管理实践中,医院管理质量、管理能力、管理效益显著提升。


服务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 在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前作出的重要指示


 吉大一院坚持创新服务理念、健全服务体系,着眼新时代健康需求新的增长点,全力开展惠民服务举措。升级医疗服务软硬件设施建设,持续优化门急诊布局,改造国家应急能力提升项目相关区域,推进特色诊疗项目、高端医疗装备、全智能化设施应用,并拓展“互联网+医疗”“AI+医疗”服务范围。完善预约挂号候补、诊间转诊等制度,延长门诊时限。延展健康服务功能和容量,升级体检中心业务模块、开辟老年人就诊绿色通道、优化“一站式”诊疗及护理服务。深化义诊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并提升健康科普作品的质量和数量,全方位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预防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吉大一院始终坚持高水平安全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前提,以制度导向、问题导向和专业导向,努力打造和谐、平安、稳定的医院氛围和温馨、舒适、整洁的院区环境。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安全管理质量标准,院外支援和院内救治工作双轨并行、稳步推进;在常规工作中,不断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在提升应急救援队伍能力水平的同时,切实引导每一位职工培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主人翁意识,在制度化建设、安全培训、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预案演练、事故管理等方面常抓不懈。在与长春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创建“吉大一院小型消防救援站”后,更是形成了“内防外消”的全方位安全救援格局,使得医院的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


撰稿|于姗姗 秦楠 薛奥

视频脚本|薛奥

数据汇总|徐晨

海报编辑|李芳逸

发布|宣传统战办公室


11.jpg


相关稿件

  • 吉大一院团委举办“触摸历史 对话文明”亲子考古研学主题团日活动
  • 吉大一院社会公益部、烧伤与皮肤创面修复外科护理平台联合开展“心灵绘语”艺术疗愈活动
  • 吉大一院康复科主任李贞兰受邀参加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脑机接口专题论坛并作学术报告
  • 吉大一院教授姜新当选第十一届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委员
  •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一行、吉大一院党委书记吕国悦一行赴杂多县就“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开展调研并看望慰问援青医疗队员
上一篇:温暖瞬间丨贾丹 韩腊梅:于平凡中坚守 在危难中冲锋
下一篇:快速康复 畅享呼吸丨吉大一院器官移植中心肺移植团队成功完成第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备案号:吉ICP备11003057号

联系我们

  • 发热咨询:0431-81879901-10

  • 总机:0431-88782222

  • 门诊: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1号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李嘉诚基金会
  • 自媒体

    欢迎大家通过我们的社交账号,自媒体账号了解我们更多的服务。

    • 智慧医院

    • 预约挂号

    Copyright © 2012-2021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