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前行,守护童心”——吉大一院小儿心血管科抗疫工作纪实
2022年3月,疫情使整个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吉大一院开创“3+X”大急诊综合疗区三级收治模式,全面提升急诊救治能力,护佑百姓生命安全。如今,由“战时”转为“平时”模式后,医护人员继续发挥奋斗精神、协作精神、创新精神,筑牢百姓健康防线,助力医院发展。
小儿心血管科主任朴金花、副主任周岩带领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医院的各项部署安排及政策,统筹规划科室各项临床工作的落实及平稳运行,全体医护人员听从安排、服从管理,在这场“家乡保卫战”中,为守护儿童健康与安全积极贡献力量。
疫情之初,儿科成立过渡病房,科室医生林欣调派到过渡病房工作,默默坚守至疫情结束。科室副教授卢娜、医生秦晗支援神经内科,面对成人病房和急诊救治的巨大压力,她们虚心学习,克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支援任务。
其他医生闭环管理,克服重重困难,坚守在科室。门急诊及入院的儿童心血管患者均为急危重症,科室医生同各兄弟科室同事默契配合,共同完成患儿的救治工作,病种涵盖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重症心肌炎、心肌病、快速型心律失常、川崎病、重型川崎病、巨大冠状动脉瘤、高血压等。
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检查项目,也是疾病得以明确诊治的重要依据。科室第一时间完善了心电、心彩的工作安排,制定各项相关制度与流程。医生金莲花、韩立志按照医院政策及有关规定,合理有序地安排过渡区及普通病房患者的相关检查。在此期间,心脏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瘘、冠状动脉瘤、心脏肿瘤、心脏附壁血栓等疑难心脏疾病。心电图诊断包括各种快速型、缓慢型急诊心律失常,ST-T改变等。累计完成心脏超声检查476 例,心电图 492例,全力保障了患儿的及时救治,并在特殊时期得到了儿科同道的赞誉。
5月20日,根据医院总体安排,科室3楼设立为过渡病房,科室在医院的协调帮助下完成病房的改造工作并进行了患者的收容。周岩在负责医疗工作安排的过程中,应收尽收,减轻了门诊的压力,并通过线上交班及病例讨论,精准分析研判病情,保证每名患儿及时有效的救治。
大医精诚,尚美至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小儿心血管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从这段特殊时期中汲取奋进力量,在院领导带领下,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来源:小儿心血管科
编审:宣传统战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