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气连枝,共盼春来——吉大一院脊柱外科抗疫纪实
2022年3月初,新冠肺炎卷土重来,抗疫号角再次吹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脊柱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在主任张绍昆、护士长刘艳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医院疫情防控部署,从3月6日起,陆续派出17人次支援院内外疫情防控工作。其中,8人支援长春市传染病医院,2人支援吉林省肝胆病医院,1人支援方舱医院,3人支援院内核酸采集,1人支援院内过渡疗区,2人支援感染症科。从冬末到夏初,他们在与病毒的博弈中坚守至今,用坚定的身姿传递着温情,用担当奉献精神筑牢责任之堤。
本次疫情,脊柱外科共派出8人支援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包括副护士长1名、教学组长1名、伤口造口专科护士1名、PICC专科护士1名及医护骨干4名。
刘莹——脊柱外科护理平台副护士长
肩挑重任使命,抗疫有我青年
作为一名抗疫“老兵”,记不清这是她第几次奔赴战场,只记得每一次虽步履匆匆,内心却无比坚定。从2020年门诊核酸采集,到2021年支援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公主岭核酸采集、哈尔滨核酸检测,再到2022年“征战”长传,三年来,她的抗疫脚步从未停歇。此次作为吉大一院第一批援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医疗队队员,从3月6日开始,她在前线坚守了84个日夜,C栋、D栋、北栋,她辗转多个阵地,作为总务护士,不管是清洁区的统筹协调还是污染区的护理工作,每一次都出色完成任务。她坚信:我们每个人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定能照亮整座城市,驱散疫情阴霾!
邹从从——脊柱外科护理平台教学组长
主动请缨驱疫疠,逆行涉险不彷徨
看起来瘦弱的她,却一次次坚定地站在抗疫战场上,吉林市核酸采集、公主岭核酸采集、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哈尔滨核酸检测,再到此次支援长传,她的抗疫脚步也遍及各地。此次出征为了方便工作,她毅然剪掉长发。在前线坚守的84个日夜,参与病房改建,接收首批患者;作为责任护士,履尽职责,严谨细致,给予患者无限的温暖照护;作为感控护士,一丝不苟,筑牢壁垒,守护战友的后方安全;作为“临时妈妈”,她用专业的小儿推拿技能为小宝宝解决肠胃问题;作为知心姐姐,她用安慰陪伴缓解学子的压力与紧张。她坚信:冬天纵然寒冷,但春天的脚步不会延迟!
刘子靖——主管护师
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必定有我
她虽是一名“90后”,却是抗疫战场上的“老手”。从公主岭核酸采集到支援吉林通化,再到本次支援长传,作为吉大一院援长传医疗队南楼护理1组的副组长,她始终牢记一名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践行吉大一院人“佑一方水土,护春城百姓”的责任。此次出征前,她正面临研究生毕业的巨大压力,但她想“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可贵,没有什么比抗疫更要紧”,背着电脑毅然奔赴战场,工作、学业两不误,在抗疫前线顺利完成了研究生毕业答辩。
施光南——主管护师
吉林终有吉临时,长春定复往常春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具有13年临床护理经验的资深护士,虽然是第一次参与一线抗疫工作,但却毫不畏惧。从2022年3月12日至今,在60多个日日夜夜的工作中,从参与北栋开荒,到收入第一批新冠患者,后调入重症疗区照护重症患者,每一次都积极主动迎难而上、使命必达。
王丽丽——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主管护师
“中考妈妈”的榜样力量
作为一名70后抗疫“新兵”,她始终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充沛的精力,60多天里,先后承担过外辅、责护、感控的工作,每一次,她都迅速适应岗位调整,尽职尽责完成工作。作为责护时,所负责的疗区多是老年失能患者,巡视、翻身、喂饭、协助如厕,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让这些本不轻松的照护工作更加吃力,一个班次下来常常汗流浃背,但患者的安危比什么都重要。此次外出支援,她最牵挂的是即将中考的女儿,常常用抗疫前线的经历激励女儿努力学习、学以致用,将来做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刘畅——中华护理学会骨科专科护士/护师
疫霾终散尽,春暖花自开,华夏艳阳照,山河更无恙
作为吉大一院援长传第八批队员,她在前线奋战70余天,一直坚守在最辛苦的感控岗位。她不放过每一名队员脱防护服的细节,精准反馈;她一丝不苟地擦拭消毒,给战友们足够的安全感;她清理转运污染区垃圾,每个班次衣服、头发都全部湿透,但能尽全力守护战友安全,所有的辛苦和汗水都是值得的,她为自己是感控人而骄傲。
姚美玲——PICC专科护士/主管护师
舍小家为大家,坚守抗疫一线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她主动请缨参加抗疫工作。多年来独自照顾孩子的她,把年仅4岁的女儿交给七旬的老父亲,毅然奔赴前线。两个月多来她都坚守护理工作最繁重的重症病房,面对病情复杂的重症患者,她从容不迫,精准施救,将对女儿的思念化为工作的动力。有一次,一个81岁的奶奶,握着她的手跟她说:“孩子,等我出院了,你上我家,大娘给你做好吃的。”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是对她最大的褒奖。她说:“没有大家何谈小家!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愿人间皆团圆!”
曲志刚——主治医师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为守护美丽春城,我愿负重前行
作为一名老党员,他曾于2020年支援医院发热门诊,此次,作为吉大一院援长传第八批队员奔赴抗疫前线。查房时他总是耐心地询问患者,除了了解病情,还通过沟通帮助患者树立信心,作为脊柱外科的医生,还多次参与疗区中脊柱疾病的会诊。他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为守护美丽春城,我愿负重前行。”
汪振宇——吉大一院教学部副主任/副教授
不忘初心,坚守使命
他说:“面对歼灭疫情的国之召唤,身为医者,我辈义不容辞!”他在一线奋战59天,参与救治2300名新冠患者,从“长春市第一批治愈出院的新冠患者”到“第一个急诊溶栓成功救治急性心梗新冠患者”,再到“第一个儿科专区”,所有忙碌疲惫,所有不眠不休,在他看来都是值得的。回想起疗区中高三学子的奋笔疾书,打工人的欣慰一笑,86岁老奶奶竖起的大拇指,与患者共同高歌《我和我的祖国》......,点点滴滴、历历在目、终生难忘。同时,他没有忘,吉大一院医者,不仅仅是医生,还是肩负教书育人使命的教师。疫情之下,如何满足莘莘学子的求知欲,如何回应家长和社会的关切?于是,《战地教学系列课程》诞生了,他多次参与授课,不仅传授知识,更传递了满满的感动和力量!
张雨——主管护师
纵使山河有恙,不敌世间温情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家乡的一份子,她责无旁贷,坚定地披上战袍奔赴前线守护家乡。作为一名感控护士,每天重复着擦拭台面、物表,拖地、垃圾收集与转运,每次消杀结束厚重的防护服下衣衫尽湿,却不曾听她抱怨过一句,她深知,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却是家乡保卫战的坚强壁垒。鏖战58天,她在消杀中不留缝隙,在防控中担当使命,在抗疫中不遗余力。她坚:纵使山河有恙,不敌世间温情。
李艳平——主管护师
风雨同行战疫情,同舟共济守家乡
42岁的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毅然决然的加入了这场家乡保卫战,她想给即将参加高考的儿子和即将迈入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做个好榜样,遇到危险不退缩,遇到困难更要勇往直前!从勇士路方舱医院转战到长春国际会展方舱2号舱,经过46天的日夜奋战,她圆满地完成了救治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土有责,同舟共济,她坚信: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终有一天,我们会摘下口罩,去到我们想去的地方,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除此之外,脊柱外科还选派6人支援院内抗疫工作,过渡疗区、核酸采集、感染症科,都可以看到她们忙碌的身影,从3月至今,也已坚守两个多月。点滴微光,可成星海,拨开云雾,终见春光。没有人天生是英雄,只因人民有需要!疫情之下,脊柱外科全体医护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点亮“将小我融入大我”的信仰之光,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不平凡的责任和担当。
来源:脊柱外科
提交:刘莹
编审:宣传统战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