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先锋在一线,打赢疫情攻坚战——吉大一院肿瘤科教工党支部抗疫者说
阳春三月本是春意盎然的季节,然而奥密克戎病毒突袭春城大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肿瘤科主任崔久嵬作为科室疫情掌舵人,疫情期间,尽显一名党员的责任担当,调配科室人员前往长春市传染病院以及吉大一院的二部、发热门诊、内科综合病房等完成抗疫任务。与一线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建立了肿瘤化疗过渡病房,全程参与到所有规律化疗、急诊绿色通道收容等患者的工作安排中,保证“3+X”模式下肿瘤患者收治的顺畅运转。其他党员也在在各个岗位,迎难而上,以“最美逆行”砺初心、践使命、护佑人民健康,积极投身于这场没有硝烟的家乡保卫战中,让党员这一面面鲜红的旗帜在疫情防控的各个阵地上迎风飘扬。
一线战场——吉大一院二部
支部书记王楠娅——精准施治,全心投入肿瘤治疗专区抗疫救治
2022年3月31日中午接到崔久嵬主任的电话,派我到吉大一院二部新冠救治一线,参与合并肿瘤的新冠患者救治。作为支部书记,我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具有双重考验、抗疫抗癌的战场。经过连夜筹备,肿瘤诊疗专区于2022年4月1日紧急成立, 经过近40天的鏖战,至5月6日圆满完成救治任务。期间,面对艰巨的战“疫”重任,在院领导的关怀下,在医疗队长郑杨教授的指导下,在专区组长刘子玲教授带领下,我们迎难而上,开展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坚。这里既有建区伊始24小时内收治30例患者的“兵贵神速”,也有连续救治多名危重患者的“分秒必争”。既有对病情复杂的患者尽心尽力、精益求精,也有对每一名患者的个体精准化管理,尽显医者至善情怀。责任和担当就是我们的超级续航,既然来了,就要证明,我们在奋斗、在努力,一步一个脚印,一起追光前行,一起迎接胜利、回归与团聚!
党员、青年医生宋伟——抗疫抗癌,力争交出合格答卷
4月3日,我被派往支援二部肿瘤治疗专区。人民至上,生命无价,面对这一特殊的脆弱群体,唯有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予帮助和关怀,希望他们尽早回到后续的常规抗肿瘤治疗中。在特殊的日子里,参与抗疫的同志们都以做一名守初心、担使命的践行者,把奉献和热血写在防疫一线,白衣铠甲,逆行出征,令我们倍感荣耀,在战疫考验面前,我们力争交出合格答卷。
一线战场——长春市传染病医院
党员、医生王轶卓——无怨无悔、无愧无憾
2022年春节刚过,当人们还处在阖家欢乐、热热闹闹的气氛当中,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破坏了,吉林省经历了过去三年新冠疫情最重的一次。3月12日,我光荣而又幸运地被医院选派至长春市传染病院,开始了抗疫一线工作和生活。抗疫过程中经受严峻考验,锻炼了自己坚韧的意志,感受了友情、温情、亲情,明白了什么是担当,什么是大爱,什么是坚持,什么是热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留下自己的汗水,我无怨无悔,无愧无憾!
费丽雪——防控冲一线,党旗心中扬
3月新冠又一次在吉林省范围内卷土重来,作为一名副护士长,更作为一名老党员,面对家乡的疫情,履行党员的义务,挺身而出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了80余天的奋战,从领导们对我们提供的全方面的保障到感控老师们事无巨细的监督为我们保驾护航,从等待接受新患者到陆续送患者出院,我从患者的脸上也逐渐看到了信任和希望。当我们把自己带来的糖果和零食送给病房里的小患者,他们拿着画笔为我们画画,当我们送患者出院他们竖起的大拇指和声声感谢,都是这些日子里莫大的欣慰。
党员、护士赵慧玲——抗疫老兵再出发
2021年出征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今年3月新冠疫情再次肆虐,奥密克戎席卷而来,作为一名抗疫老兵,更作为一名老党员,组织委员会成员,我义不容辞地再次请缨出战,为保卫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3月9日,匆匆与家人告别,作为第二批支援⻓春市传染病医院的队员集结出发。下⻋即上岗,我作为一名感控护士主要负责两项工作:一是监督队员穿脱防护服是否规范,及时给予指导。二是穿戴好防护用品逆行进入缓冲间、二脱间、一脱间做好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转运垃圾至指定位置。这些工作看似简单,但是如何打好鹅颈结,在消毒擦拭的同时保护好自己,防止交叉感染和气溶胶都很有技巧。由于穿着防护服外加隔离衣做这些工作却比平时付出更多的力气。每个班次下来都已汗湿衣背,但当每次脱间物表采样为阴性时,内心却是欣喜的,因为脱间阴性则证明了我的感控工作是有效的、合格的,我的队友是安全的。
党员、护士张南——转战吉林、长春两大抗疫主战场
闻令而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3月23日,我作为支援吉林市的重症医疗队员到达吉林市中心医院展开新冠救治护理工作。4月23日,在完成吉林市抗疫任务后,又继续赶往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投身抗疫护理工作。作为一名护士,救死扶伤是职责所在;作为一名党员,为人民服务,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是使命所在。一袭白衣铸就了我们坚硬的铠甲,我们定能不负生命的重托,不辱使命,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党员、护士蒋一鸣——90后,年轻党员的担当
3月的长春,街道上看不见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水马龙的繁忙,行色匆匆的人们面戴口罩,眼神中互相是戒备与疏离……在这场看不见“敌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作为科室里最年轻的党员,我必须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请战一线。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是责任,更是使命!作为一名人民口中光荣的白衣天使,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知道防护服不只是保护自己的防护用具,更是我们的铠甲!当听到患者说:“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让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党员、护士张岩——坚守“党员冲在前”的信念
来到长春市传染病医院,随处可见“党员冲在前”的条幅激励、感染着我。从初到时的紧张、彷徨,到现在的从容面对。“党员冲在前”,这不是一句口号,是每个共产党员心中坚定的信念。同样患者中的党员同志也力所能及的帮助医务人员处理红区里的消杀等工作。从3月12日到5月16日,我们完成了一栋楼的患者入院,转运,出院等工作。5月16日,长春传染病医院的北楼关楼了。然而,我们的抗疫工作仍然没有结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仍然坚守“党员冲在前”的信念,继续完成抗疫工作,直至真正的“清零”。
一线战场——吉林省肝胆病医院
党员、护士宋畅——用奋斗谱写青春
我于3月11日随队伍出发支援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很荣幸能够参与到这次保卫家乡的战疫中。第一次进入红区时内心还是有些紧张的,但当看到患者对我比心时,感到很暖很暖,而它会化为一股力量让我更加勇敢、从容。
我被分配到感控组,负责清洁区、脱间,污染区的消杀工作,每次在密闭的一脱间消杀完都会出很多汗,汗水会在防护服下沿着护目镜流淌。但是当我知道每日的环境核酸检测为阴性后,为自己的工作感到很欣慰,能为战友们在脱防护服时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保障而感到骄傲。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会牢记使命,敢于斗争,敢于挑战,用奋斗谱写青春。
一线战场——本院发热门诊
党员、青年医生白玲——从理论到实践的幸福
作为支援发热门诊的青年医生,是辛苦的,更是幸运的。对于一场全民的战役,没有人能置身事外,作为医务工作者,挺身而出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使命,能成为别人的肩膀更是一份幸运。看着走出诊室的每一个患者,那一刻,再多的疲惫也烟消云散。曾经5·12汶川地震的时候,太多的人帮助了我,我感受过被给予,现在更加珍惜这份能回报的幸福,感激能为他人做点什么的机会,这也是一种看着知识能变成力量的幸福。
一线战场——本院急诊科
党员、医生李岩——守护好本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急诊内科综合二疗区,作为过渡病房,收治急诊重症患者,筑成医院正常诊疗第一道防线。这是院领导的信任,更是院领导的重托,为了守好第一道防线,当天晚上即刻上岗。内科综合二疗区共分三组,这些又急、又重的患者,在三组医生手上不停传递推进;因为专业不同,大家都想用专长最大限度照顾每位患者,所以管患者并不划分你我,每位患者,同时拥有守护他的十余位主治医生;遇到问题,立即解决,暂未完全解决,交给下一棒继续,绝不容许拖延。
作为一名党员,可以在危急时刻贡献自己薄弱力量,感觉十分荣幸。疫情终会过去,春暖自会花开,期待每一位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期盼大家早日与家人团聚。
党员、医生李玲玉——急难“疫”身,负“肿”前行
在吉大一院“3+X”大急诊综合疗区的管理模式下,我有幸被医院抽调到急诊内科区域,接管急重症肿瘤患者的诊治。进入急诊后,支援分队迅速制定肿瘤患者分级、分层救治策略,并通过协调急诊内外科,内科过渡病房,肿瘤等专科过渡病房,实现急诊肿瘤患者的及时高效救治。特殊时期,特别考验!面临急难危重的诊疗任务,作为青年党员,支部委员会成员,能担当起共产党员的责任,深入一线,深刻感受到作为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线战场——社区核酸检测志愿服务
党员、科研工作者许健婷——以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使命
疫情期间,只要我能来单位一天,就要承担起责任,在帮助大家进行科研实验收尾工作的同时,也要把实验室安全进行仔细检查,保证疫情期间的安全。作为党员,虽没有机会深入到抗疫主战场,但我以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使命,积极报名参加社区志愿者,虽然只是分发试剂盒、动员大家下楼做核酸、协助维护队伍秩序等简单的工作,但我仍觉得很有意义,抗疫有我,长春必胜。
后方大本营转化闭环
党员、科研工作者周鑫——坚守“冷板凳”,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
2022年3月,一场新冠疫情再次袭击春城,吉大一院医护人员披甲上阵,战斗在救护生命的前线。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没有能力直接参与新冠患者的救治,服从组织安排和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成为我最好的选择。在转化医学研究院闭环工作的四十余天,除了负责实验室安全外,我的科研工作状态和平时基本没有区别。甚至可以说,在疫情状态下更能静心坐热“冷板凳”。当我把惶惑和焦虑放在一边,全心全意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外面已不知不觉春回大地。疫情终有尽时,科学未有穷期。坚守“冷板凳”就是我的抗疫故事。
党员医生、副主任王畅——小小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发热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分管肿瘤质控、疫情防控、疫情期医疗工作的副主任,积极参与和组织了疫情期病患答疑会、患教会、针对基层医院的多场线上疑难病例会诊;参与编写了疫情期肿瘤诊疗建议与宣讲;完成化疗过渡病房的筹建及二次改造;制定疫情期科室管理规章制度与流程(V1-V4版)、感控培训幻灯(V1-V2版),完成科室全员感控培训与考核;作为过渡病房医疗组长,接听、回复患者的咨询电话、微信,给予肿瘤患者耐心的解答与指导,缓解肿瘤患者的焦虑。
作为一名党员,在疫情的考验下,就应听党指挥、勇于担当、时刻起到先锋带头作用;作为一名医生,就要时刻履行救死扶伤的天职,成为一位白求恩式的好大夫;作为一颗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发热;在党的领导下,齐心聚力、共克难关。
党员医生、副主任陈晓——心系肿瘤患者,守护一方平安
在疫情管控期间,入组临床试验的患者无法按期来院访视治疗,做为科室临床试验的主要管理者,积极与申办方沟通,组织进行患者远程访视,组织科室临床医生和护士为临床试验患者邮寄药物,让患者们能够继续治疗。在过渡病房闭环工作期间,做为医疗组组长,带领闭环工作小组有条不紊地尽最大能力收治肿瘤患者,让患者尽早返院,看到患者们都能够及时地接受治疗,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我们的心里也会有升起一丝慰藉。
春去夏来,疫情也即将散去,无论何时何地,能够守护肿瘤患者的平安,永远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
党员医生、副主任医师徐英辉——一切行动听党指挥
作为一名党员,一方面在工作上积极响应科室的号召,听从领导指挥,认真完成闭环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常规诊疗工作、急诊会诊、收治患者床位安排、过渡病房规章制度和流程的更新等。另一方面对待患者,认真倾听并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虑,力求在疫情这样的困难时期,尽最大努力帮助肿瘤患者解决问题。冬去春来,相信疫情终将结束,曙光终将到来。为了这一天,继续努力。
党员、青年医生王晓萌——后方亦是战场,守护“乳”之健康
刚封城时的停诊期,患者是惊慌失措的,2个微信群近1000的患者,我作为主治医生,每日通过微信群指导病情,安抚患者,一坐就是一整天。3月15日,我跟同事一起冒着大雪转运患者至二部,人手及准备不足,我主动留下承担值班工作。科室过渡病房开诊后,我继续全力承担排床以及乳腺癌患者的诊疗工作。整个疫情期间,我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在线接诊100余人次,至今累计完成250余人次的住院收治,累计发放临床试验药品100余人次,参与多场线上宣教及患者答疑,共计3000余人在线收听。身在后方亦是战场,守护乳腺癌患者的健康,这就是我最重要的工作。
党员、青年医生赵玲玲——守护CAR-T治疗肿瘤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
疫情期间我留守科室,守护采用CAR-T治疗方法的重患,CAR-T患者的病情非常危重,而且患者都是来数千公里之外的其他省市,一方面要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及时采取最恰当的治疗措施,另一方面由于住院时间较长,患者和家属情绪很不稳定,还要充分照顾和安抚家属的情绪。回首那段日子,每天,每个24小时都是这样紧绷着、一分一秒熬过来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致,一定会战胜一切困难,尤其是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疫情期间能为我们的医院、科室、患者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是一种荣耀。愿我们的吉林吉临,长春常春!
党员、青年医生纪伟——学着前辈的样子,快速成长
刚刚毕业工作就赶上“家门口”的疫情,尽管临床工作时间短,我也学着前辈老师的样子,站好每一班岗,做好每一件工作。3月末科室设置过渡疗区,开始收治患者,闭环的工作从院前信息收集到出院后的患者随诊,各项事务繁杂,极其需要耐心和细致。科里的老师们在这么艰难的时候无微不至的关照着我们青年医生,随时微信和电话指导,从患者处置、影像阅片到医患沟通,事无巨细;规律的带领我们开展病例讨论、新进展学习。疫情阶段的临床工作尽管疲惫,但的确获得飞速的成长和进步。从穿羽绒服到穿短袖,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是盛夏,“疫”去人还,期待在科室与各位老师和同事们相见!
党员、医生助理朱娜——病历质控,我要守护好自己的一方阵地
疫情肆虐的两个月过去了,身边的同事陆续走上“战场”。我觉得越是在这样危难的关头,我更应该稳稳地做好后方工作,为科室、为患者做更多的事情。
两个月里,我没有轰轰烈烈的抗疫故事,却想尽己所有,平凡地守护在这一方阵地中——尽职尽责地质控好病历就成为我每日里的全部。质控病历在过渡病区,所以我必须“全副武装”,长时间的质控,有时会闷得我喘不过气。面屏的阻挡让我的视线变得不好,再加上戴手套签字,这都给质控工作加大了难度,但这些却从未影响我对待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当我把一本本病历从排序到签字都整理结束时,心里暖暖的,也很踏实。
闭环的日子,仿佛又让我回到了大学时美好的时光。和后方的同事们在一起并肩作战,感觉自己一点也不孤单。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此时此刻守护好自己的一方阵地就是我的使命!希望疫情早日散去,和我的战友再相聚!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可贵,没有什么比抗疫更要紧。无论是在抗疫的最前线、还是在疫情防控的大后方,肿瘤科教工党支部的每一名党员医护,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为了打赢这场“全民战役”而风雨兼程。他们,只是千千万万奋战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一个缩影,在这个春天里,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用无私无畏的坚守,为春城百姓撑起了一片晴空,让党旗在战地迎风飘扬!
来源:肿瘤科教工党支部
提交:王楠娅
编审:宣传统战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