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几秒!生死疫线:吉大一院二部抗疫救治医疗队重症诊疗专区紧急抢救实录
在新冠肺炎救治过程中,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重症监护室作为守卫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随时都可能发生特殊情况。在这里,吉大一院二部抗疫救治医疗队重症诊疗专区的队员们24小时随时待命,不放弃任何一位患者,尽最大努力抢救患者生命。
如果说重症监护室是最后一道防线,而选择最合适的紧急救治措施是一张王牌。为应对突发紧急事件,重症专区的节奏更是紧张。5月8日,一名刚刚从失能专区转移到重症专区的86岁高龄患者突发急症,已经一夜没合眼、本不承担值班任务的麻醉科李志文医生被紧急召回,加强到疗区展开救治。
(患者生命体征危急)
同时,这名患者的会诊也在医疗队领队郑杨教授的带领下进行着,专家组预先推演了2套方案,做好了充分准备。保留自主呼吸下用可视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如果软镜插管困难,立即气管切开。
(李志文在柏文喜辅助下进行纤支镜声门探查)
为准确评估患者情况,李志文对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患者喉头水肿严重,声门开口几乎关闭。就在此时,患者病情突然加重,血氧饱和度突然开始大幅度下降。
战疫特殊时刻,拼的是勇气,是医疗队锐志坚定的态度。
救人,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时间准备正压通气面屏进行防护,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李志文立即进行经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此时此刻的每一步操作都如走钢丝一般,要谨慎避免插管刺激喉头水肿进一步加重。
在正常吸气的时候,声门会变大,但那仅仅是“零点几秒”一瞬间。李志文医生操作纤维支气管镜首先对声门进行表面麻醉,随后一边吸引一边前进,在声门张开霎时瞬入,6.0号气管插管顺势引入,在声门狭窄处轻柔旋转,成功进入气管!
“零点几秒”进入声门,10秒之内完成整个操作,挽救了这位高龄患者的生命。在重症诊疗专区的监护病房里,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就在李志文等医护人员进行气管插管时,ICU-3床的患者又出现了不好的状况,队长郑杨教授马上又到病床前查看这位患者的情况。
(李志文、张力月超声引导颈内静脉穿刺)
在这以秒数记录生死疫线的背后,是医疗队队员们精湛的医术、不厌战、不放松、敢打敢拼的毅力与决心。面对急危重症患者突发的危急时刻,重症医疗队员们没有退缩、没有畏难,这是对家乡群众最好的行动汇报!
来源:二部综合办公室
提交: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