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捷报!丨吉林大学援吉林市联合医疗队圆满完成支援任务
从冰雪未消到春暖花开,经过医疗队全体队员的艰苦鏖战,4月28日,吉林大学援吉林市联合医疗队圆满完成支援任务。在这场疫情大考中,吉林大学援吉林市联合医疗队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响应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的部署要求,在出色完成医疗救治和检验检测工作的同时,实现了医护“零感染”、患者“零死亡”的预期目标,向吉林大学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交上了一份满意的战“疫”答卷。
联合指挥,实现“一盘棋思维”
2022年3月,奥密克戎疫情突袭我省,吉林市疫情防控形势骤然严峻。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吉林大学党委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交办的驰援吉林市重任,在吉林大学党委姜治莹书记的指导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吕国悦、院长刘彬迅速抽调精干力量,奔赴江城战疫一线,先后有三支精锐队伍陆续驰援,分别是3月7日抵达的吉大一院援吉林市核酸检验检测医疗队、3月12日到达的吉大一院国家紧急医疗队以及3月23日紧急出征的吉林大学援吉林市重症医疗队,包括来自吉大一院、吉大二院的284名队员,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白城地区的医务人员也统一编制于队伍中,共计344人。
在吉林大学联合医疗队领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邬巍的联合指挥下,创新推行“总-分-总”模式高质高效展开分层救治,多股力量拧成一股绳,实现“一盘棋思维”,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人力调配、统一感控标准、统一应急预案、统一后勤保障。这支涵盖核酸检验检测、国家紧急医疗救援、重症救治的精锐之师作为连贯性、一体化的救治体系可同时满足战“疫”救治的全线需求,完成核酸检测、方舱收治、重症救治等工作任务,统筹部署、迅速展开、分段释放、逐步出击,既能发挥各自所长在抗“疫”战场上所向披靡,又可充分彰显团队优势联合作战、统一管理、相互支援,形成强大合力重拳出击。
截至任务结束,援吉核酸检验检测医疗队携带8辆移动微生物检测车累计完成415481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援吉国家紧急医疗队多地作战,行程近2000公里,陆续在吉林市党校方舱、中泰驾校方舱、职教园方舱等7家方舱完成救治、医护查房、感控督导以及各项培训工作,累计完成方舱影像学检查850余人次,核酸检测75000余管;援吉重症医疗队共收治新冠患者70余人,会诊患者120余人次,多半合并基础性疾病,平均年龄75.5岁,65岁以上占比84.3%,平均住院14天,26例行气管插管,2例行气管切开,33位行高流量呼吸机支持,1位行ECMO,2位行CRRT。
医护“零感染”,感控先行未雨绸缪
为了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重症医学科主任张东、神经内科护士长高岚强调感染防控任务是“重中之重”。全队提前布防成立感控组,由有着丰富支援和感控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感控组长,进行感控培训,并在日常工作中实施监督感控工作,时时保持“一级战备”状态,正是这些近乎严苛的要求才保证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坚实堡垒。
患者“零死亡”,重症救治啃下“最硬的骨头”
医疗队到达即进入战斗状态,紧急医疗救援队在主任亓玉伟带领下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抵达吉林后最短时间完成现场踏查,协助方舱医院进行细致化整改。重症医疗队在主任张东和护士长高岚的带领下,短短5个小时内完成了重症疗区改造,发挥 “复合型”团队优势,博采众长。创新采用“床旁首诊-专科会诊-远程协诊”的综合救治模式,一人一策、精准施策,充分利用来自不同科室医护人员的专业优势,物尽其才,人尽其用,发挥远程会诊的优势,架起前后方共同“战疫”的桥梁。
“疫”线转运,联合医疗队协同作战
4月21日,吉林大学援吉林市联合医疗队接到吉林省卫建委指示, “转战”支援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的紧急任务,同时要完成疗区内所有合并基础重症新冠患者的平稳转运。
全体队员兵分四路,一组在医疗组组长主任张东带领下在中心医院负责转运患者和红区医疗设备,一组在护理组组长护士长高岚带领下在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负责部署和接收患者,一组在检验科副主任许建成、护士长许岩带领下在清洁区负责善后清点、清理环境和物品归位,一组在主任亓玉伟带领下转运清洁区物资及设备,并分类放置,并由感染科主任鲍万国和感染控制部护士长于立娜负责全程把控感染风险的关键环节,历时7小时的转运任务在联合医疗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
作为本省援吉林市队伍中的最高水平国家队,也是援吉林市的最后一支抗疫攻坚力量,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国家赴吉林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康焰教授,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高占东,吉林市副市长谢义,吉林市卫生健康委主任罗兵等一行在慰问一线医护人员时对全队的救治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得到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网客户端、百度、搜狐、今日头条以及省内诸多媒体报道。
战无畏,归无恙,344名队员,平安凯旋!
临危受命始初心,赤诚守护绽芳华。队员们白衣执甲,奋勇出征,展现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职业操守和无惧艰险、迎难而上的英勇气概,圆满完成了支援任务,充分展示了医务人员高超的业务水平和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谱写了同舟共济、科学防疫、共渡难关的壮丽凯歌。
来源:吉林大学援吉林市联合医疗队 徐兆宁
提交:徐兆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