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三支队伍”力量 夺取抗疫和发展双胜利——吉大一院党委致全院党员、团员、干部职工一封信
全院党员、团员,干部职工: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饱含期望、语重心长、催人奋进,结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的奋斗历史,高度赞扬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代代青年勇于担当、甘于奉献、顽强奋斗的成绩,鼓舞着广大青年青春燃热血,奋斗铸辉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讲话中明确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是先锋队,共青团是突击队……”
昨天,吉林大学召开第八次疫情防控工作专题视频会议,传达了5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精神和5月6日吉林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姜治莹党委书记、张希校长科学部署、统筹安排,为新阶段抗击疫情和事业发展明确了具体目标和方向。姜治莹书记强调的“两大任务”之一就是隆重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五周年。
此刻,就在吉大一院人持续坚守家乡抗疫救治一线、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关键时刻,就在克服重重压力和挑战、有序恢复院内诊疗秩序的重要节点,吉大一院的“三支队伍”备受鼓舞、士气高涨、势必顽强坚守到最后一刻,它们就是:党员先锋队、团员突击队、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老中青党员先锋队发挥主力军作用,让党旗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高高飘扬。
从1939年白求恩在枪林弹雨中亲手创建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开始,吉大一院的先辈就是浴血奋战的革命人的守护者,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从1949年正式建院以来的73年历程中,吉大一院人在各个历史时期都经受住了考验,抗美援朝、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特大事故救援,党员干部始终冲锋一线!
从2020年以来的三年时间里,吉大一院人在抗击疫情和事业发展的双轨道上,始终坚定不移地听党指挥,跟党走,弘扬这伟大的抗议精神、白求恩精神,吉大一院的党员先锋队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此刻,吉大一院在抗疫一线成立的7个临时党支部、医院后方的93个党支部,全院2800余名党员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在已经顽强坚守60余天的基础上,依然全力以赴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冲得上来、顶得上去、扛得住劲,战疫一线党旗红是每一名党员心中的色彩,无论是建章立制梳理管理流程中的审慎严谨,还是因地制宜精准施救中的精益求精,无论是24小时全身心投入琐碎的常规工作时的无怨无悔,还是敢于“啃硬骨头”时的不退不惧,从青年学子党员到退休职工党员,能吃苦、肯担当、顾大局的党员先锋队以主力军的姿态践行对党忠诚誓言,医心向党,全心为民,一直在,始终在!
青年团员突击队发挥生力军作用,把忠诚书写在为党和人民服务的事业中。
本次家乡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吉大一院倾尽全力投入医护力量支援抗疫一线,坚守医院后方。在疫情防控最吃紧、最艰难的时刻,绝大部分青年医生、青年学子展现了出了新时代青年应有的担当、热血和勇气。
除了青年党员率先冲锋外,还有很多青年团员拼搏进取,勇于担当。充分发挥青年人敢于拼搏、善于创新、甘于吃苦、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品格,认真向前辈医护工作者学习、在实践中汲取宝贵经验、为患者排忧解难,展现了抗疫生力军的蓬勃朝气。
青年职工团员奔赴抗疫一线参与工作,支援院内发热门诊、感染症科、急诊综合疗区等开展救治,青年学生团员主动请缨参与科室闭环工作,分担救治压力。多位表现优异的团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抗疫一线火线入党。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既是医者、又是师者,在实践中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
黄大年精神是吉林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吉大一院人深入学习和践行的宝贵精神财富之一。在黄大年精神的指引下,吉大一院人心怀大我、心系家国、精益求精、全力以赴。
吉大一院的抗疫“老将”、抗疫一线的“定海神针”郑杨教授团队是吉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的光荣一份子。从2020年到2022年,郑杨教授与抗疫医疗队一同“南征北战”,是医疗队的“智库”专家,是队员们的“红区”领队,是学子们的“战地”导师。
治病救人,她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坚守奋战,她总是最后一个下班休息;遇到困难,她从来都不会畏缩不前;学科发展,她一直放在心上……在她的带领下,这支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多位同志奔赴抗疫一线,他们分别驻守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家乡抗疫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今年,郑杨教授先后转战了两家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定点医院,专攻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不仅仅治愈了长春市首批出院患者,还策划成立了定点医院的首个儿科专区,带队救治了省内最高龄106队患者。她及团队成员不仅仅坚守一线救治,还将救治案例原汁原味地搬到在线课堂上,与广大医学生分享“战地教学”,切实弘扬和践行了黄大年精神,将为学为事为人统一到实践教学当中。这一吉大一院的原创教学品牌“战地教学”广受好评,目前累计举办了30期。
“三支队伍”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坚定必胜信心守护健康防线。
当前,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双线任务艰巨。两个多月来,无论是在抗疫一线,还是在院内救治前线,抑或是医院的大后勤、大后方,吉大一院的医生、护士、其他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地坚守岗位、咬紧牙关连续奋战、克服困难超负荷运转,大家任劳任怨、埋头苦干,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刻、爬过了最陡峻的坡道,这是医院战线最广、持续时间最长、任务最艰巨的一次,也是最考验吉大一院人定力和耐力的一次。目前,吉大一院仍有两支医疗队坚守在吉大一院二部、长春市传染病医院两家定点医院承担救治任务。医院坚持分阶段分区域有序恢复诊疗秩序方针不放松,以加倍的努力,保障门急诊开放后医患安全。
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尤其是青年医护工作者,要始终不负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要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做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带头立足岗位、苦练本领、创先争优,努力成为行业骨干、青年先锋;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模范,带头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做到不信邪、不怕鬼、骨头硬;要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带头站稳人民立场,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要涵养廉洁自律的道德修为,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断锤炼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
要认真贯彻落实吉林大学姜治莹书记部署精神,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一是要保持清醒头脑。既不能因为校内已经相对平稳而思想松懈,也不能因为校外仍有偶发病例而畏缩不前。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听党话、跟党走,坚决做到党旗所指、心之所向、行动所至。二是要做足困难准备。要清楚地认识到,病毒传播的风险依然存在,封闭管理的难度没有降低,事业发展的压力持续加大,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行动准备,排除万难、战胜困难。三是要坚定必胜信心。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执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统一要求,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维护校园稳定、守护师生健康。
要认真领会张希校长讲话精神,明确目前疫情防控形势整体趋稳,但依然存在不确定性,要切实履行好疫情防控责任,始终保持高度清醒和警惕,既要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又要保质保量完成好年度既定工作,加快推进本学期各项重点任务。一是要把握机遇,加快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等平台建设。二是要多措并举,持续提升线上教学水平。三是要积极筹备毕业季活动。
要深刻理解吉林大学全年工作重点。围绕“一条主线”——全力做好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把全校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聚焦“两大任务”——一是隆重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五周年,二是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深化“三大工程”——召开专题推进会议,进一步明确年度的重要任务和关键指标,厘清未来的建设方向和奋斗目标,确保工作高质量完成;打好“七大战役”——即打好高质量人才培养升级战、高水平科学研究集团战、高层次人才引育持久战、高效率管理服务攻坚战、高品位文化引领阵地战、高起点社会服务主动战、高标准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认真思考全年的重点工作,全力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凝心聚力、迎难而上,扎实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同志们,朋友们,还有两天就是512国际护士节,吉大一院也即将陆续迎接援吉林市、长春市方舱医院的多支医疗队队员们结束休整,返院返岗。节日的喜庆、凯旋的喜悦和团聚的幸福,就是迎接最后胜利的序曲,希望每一位吉大一院人站稳脚跟、握住兵刃,以坚定的毅力、饱满的状态、必胜的信心,充分地发挥好党员先锋队、团员突击队和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辐射带动作用,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守护好家乡抗疫和百姓健康防线,迎接大家共同期待的胜利光辉!
中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委员会
2022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