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一院抗疫者说(131):小儿神经科护理平台2篇——陈宏、李秀楠
2020年疫情过后,我给妞妞们买了一本书《妈妈要去打怪兽》,那时候小,她们不识多少字,就拉着我一遍遍的给她们读这本书,不知道她们能听懂多少,但每次我都额外讲解很多疫情时候前线人员的工作是什么样的。转眼来到2022年3月份,我们的城市“生病了”。3月3日从吉林市出差回来的猪先生被隔离了,当晚我跟俩妞解释说:“我们的城市里来了大怪兽”,她俩马上到书架边找到了那本书看了起来。现在她俩已经能识得书里面98%的字了,读完书她俩问我:“妈妈,你会去打怪兽吗?”我沉思片刻说:“如果需要,妈妈会去!”
3月13日,我主动请缨,志愿报名参加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抗疫队伍。电话通知去集合的时候,我下夜班刚刚到家,我一边迅速的收拾行李,一边跟还在做饭的孩子奶奶交代家里的一些注意事项。因为猪先生还在隔离,奶奶要带两个孩子,我还是有些不放心的,但是奶奶这时候给了我最大的支持,让我安心的去战斗。俩妞妞陪着我收拾行李,问道:“妈妈你去多久?妈妈上班危险吗?妈妈怪兽有多大?妈妈你会不会打不过怪兽……”我把电话给她俩,让她俩给外婆打电话分散一下她俩的注意力,没想到电话通的那一刻,她俩立刻哭了出来:“婆婆,妈妈要去打怪兽了!婆婆,妈妈会不会打不过?婆婆,我俩会乖乖的……”我这心啊!
距离出发最后一个小时,我被紧急调去支援支援吉林大学核酸采集工作。以后每天俩妞都在等我的视频电话,她们会跟外婆说:“妈妈很忙的,不能打扰她,等她工作回来就联系我们了!”。我会在防护服上写上“悠然妈妈”,学生们每次见到我都会热情的喊我“悠然妈妈”,我叫她们“宝贝儿”,这形成了我们之间的默契。每天去采集核酸的时候我都会在走廊里面喊:“宝贝儿们起床啦,悠然妈妈来采核酸啦。”一个寝室里面四个学生,我会把她们称为大宝、二宝、三宝、小宝,她们每次都很开心当悠然妈妈的宝贝。
3月26日结束采集任务,因为小区封控,进去就不让再出来,怕影响上班,我到了朋友家休整。4月4日我再次接到通知支援急诊观察病房。这里每个班都很忙碌,回到住处收拾完毕可能也错过了跟俩妞视频的时间。一次跟孩子姥姥视频,孩子姥姥说俩妞告诉她不要打扰妈妈,妈妈工作很忙,不能接电话。孩子姥姥说:“那我可以等你妈妈下班的时候打电话啊。”她俩说:“妈妈下班后还要休息呢!”那俩个每天都要腻在我怀里的小人儿就不知不觉长大了,懂事了呢……
5月1日,我离开家第50天,在劳动节这天过生日!记得去年的生日是护士节,这两个节日都很有意义呢!俩妞不再像以前一样吵着要分享我的蛋糕,而是跟我约定了等我回家补过生日,还录了视频祝我生日快乐。
视频里她们在读《我妈妈》、《妈妈要去打怪兽》!
“我妈妈她真的很棒!”
“宝贝儿,你知道勇敢是什么意思吗?”
“勇敢就是在很害怕的时候,还能去做正确的事。”
亲爱的悠然宝贝,妈妈告诉你们,大怪兽一定会被打败的!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妈妈”,在不同的岗位,共同战斗着!你们的支持就是妈妈最坚强的后盾,等着“妈妈”凯旋!
李秀楠:有一种爱,
叫“与你‘疫’路同行”
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抗疫战场上,有很多“双医”家庭。他们用自身行动诠释小家大爱,在各自岗位上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诉说着抗击疫情的“最美情话”。
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双医”家庭不在少数,发育行为儿科郎丽刚和小儿神经科护理平台李秀楠,也是抗疫战场上的“夫妻档”。自吉林省疫情爆发以来,郎丽刚积极参加吉林大学核酸采集工作及净月开发区咽拭子标本采集任务。爱人李秀楠在科室内“闭环管理”,在完成日常护理及操作的同时,严格把控科室感控工作,认真传达并落实感控要求,及时关注患者及家长心理变化,在科室内开展一对一的医疗游戏辅导项目。为患者送饭、打水,帮助年迈的奶奶为小孙女剪指甲,指导新手爸爸如何安抚宝宝、怎样为宝宝拍嗝,给脊髓损伤患儿进行康复指导,陪淘气的孩子做手工、玩游戏,安慰在深夜偷偷流泪的妈妈……从点滴小事中,让患者及家属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
当疫情来临,夫妻俩仓促的给孩子断了母乳,把未满一岁的女儿交给老人照顾后,各自奔赴工作岗位。当时有人劝说:“女儿还那么小,父母都不在家,外地的爷爷奶奶还听不懂普通话,留他们在家不放心,能不能申请下批再去?”“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长春需要咱们,作为医护人员,积极参加抗疫,这是政治任务,不能讲半点理由。”小夫妻俩坚定的说。
虽然岗位平凡,但也要用微小的力量,书写着“疫”样的浪漫,让我们“疫”路同行,待疫情散去,共赏夏日繁花。
来源:小儿神经科护理平台
提交:李新菊
编辑:宣传统战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