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爱不止步,“疫”路同心,一路同行——吉大一院社会公益部疫情期间工作纪实
三月春城,新冠疫情突袭而来,长春被迫按下“暂停键”。疫情之下,吉大一院院党委吹响“集结号”,将一院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硬核力量,全院上下构筑起抗击疫情的红色防线。一时间,闻令而战尽锐出,全力以赴同进退。社会公益部在落实医院各项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履行部门职责,运用专业特长,全力做好临床患者服务及资源整合工作。
线上服务,缓解患儿负面情绪
长期以来,社会公益部立足临床科室需求,运用优势视角、认知行为理论、叙事治疗等方式,面向吉大一院20余个临床科室开展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建立了“医生+护士+社工+志愿者”的四方联动服务模式。对一些在院小患者而言,每周四常规的病房小组活动已经成为了他们住院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轮疫情爆发后,线下活动不得已暂停,但是小患者们的参与热情却丝毫未减。为此,部门第一时间调整工作模式,组织东北师范大学厚普学校志愿者,面向小儿肿瘤科、小儿血液科等科室开展了“春日品墨香,携手共抗疫”线上读书活动10场,通过阅读《论语》选读、《三国演义》选段、《丑小鸭》《鲁滨逊漂流记》等文章,带领病房的小朋友们共同体会阅读的乐趣。
在疫情形势严峻,全国人民共同抗疫的重要时刻,在社会公益部的组织下,病房的小天使们参与了长春市卓越仝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的“‘疫’路有你·情暖春城”绘画活动,稚嫩的他们用这样一种方式向奋战在一线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致敬,传递的不仅仅是爱,更是一份温暖、感动与正能量。
网络评估,保障困难患者救助进度
疫情期间,管控升级,如何及时完成医疗救助项目的评估及申请是许多患者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一位来自延边的早产儿牵动着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心,小乐乐在出生后的第10天因为呼吸困难被送往吉大一院进行治疗,在吉大一院得到积极救治后,治疗费用又成了家里人的一项难题。乐乐的家庭本不富裕,母亲没有工作及收入,仅靠父亲打零工维持一家的生计。为了给乐乐治病一家人已经举债十余万元。为了帮助更多像乐乐一样的家庭解决燃眉之急,部门开展了线上评估、审核工作,及时协助与指导困难患者申请救助。少去面对面沟通的便利,指导患者进行材料填报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为此部门积极制定解决措施,最大限度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在部门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疫情期间10余名新患者的评估及救助申请材料填写指导、资料审核工作,目前已有向阳花项目、爱佑儿童医疗救助项目、儿童肝移植救助项目共计10名患儿的救助申请审核通过,审批救助金额46万元。同时,在财务部等科室的积极配合下,完成了多名患者的出院结算工作。
主动出击,整合防疫物资资源
疫情防控战役打响后,部门主动出击,积极与深圳慈缘慈善基金会、北京扬帆远航基金会等10余家基金会取得联络,整合防疫物资资源,克服了交通不便等重重困难,最终在后勤工作部、采购供应部等部门的配合下完成了4500副医用隔离面罩、3380件医用隔离眼罩、2000件一次性外科橡胶手套、4500件一次性医用隔离衣等防疫物资的募集工作。
同时,部门积极相应医院号召,与其他科室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参与到疫情保障物资的接收与派发工作中去。连续几天的持续作战,却没一人觉得辛苦与疲惫,支撑每一个人的是作为一名吉大一院人的自豪,更是大家终究战胜疫情的决心与信念。
在得知吉大一院驻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医疗队针对患儿开展游戏、绘画疗愈活动后,部门积极整合物资,结合患儿年龄段特点及需求第一时间提供了趣味拼图、画笔、彩纸等物资,为活动开展贡献一份力量。
紧跟时事,开展防疫科普知识宣传
疫情期间,部门结合疫情防控形势每日推出“吉大一院医务社工疫情防控科普知识”专栏,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朋友圈等媒介向社会大众科普疫情期间居家防疫、心理健康等文章35篇。
同时依托吉林省生命关怀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专委会平台,联合长春市广益社会组织发展中心、长春市社会工作者协会联合开展“生命关怀、益心抗疫”公益科普系列讲座5场,讲座内容涵盖心理健康、医疗知识、家庭支持与志愿服务等多项内容。疫情的反复深刻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这种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为居民赋权增能,实现助人、自助。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众多逆行者奔跑在生命线上,为民守护。身在后方的每一个人,虽不能冲锋一线,却不敢忘使命在肩。站好岗、 守好职、尽好责,与战斗在各自岗位上的一院人一起,静待真正的春暖花开,迎接”白医勇士”平安凯旋。
来源:社会工作部
提交:宫阳阳
编辑:宣传统战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