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一院抗疫者说(114):手足同心 其利断金——手足外科护理人在一线
2022年3月,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肆虐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家乡,在家乡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吉大一院人一如既往地展现出了医者的大爱与情怀!
手足外科护理平台积极响应号召,曾多次派出科室人员参与疫情防控救治工作,目前科室相继派出十批次12名护士,分别支援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吉林市核酸采集、吉林大学核酸采集、勇士路方舱、吉大一院二部等地。面对疫情迎难而上、竭尽全力,坚决完成抗疫任务是每一位手足外科护理人果敢坚韧的生命本色。
马东梅:舍小家、为大家,彰显医护人员风采
“自2020年疫情初次暴发至今,对于每一名一线抗疫人员都是艰难而有意义的时光。艰难,是因为新冠病毒狡猾,变异很快,导致疫情肆虐,对医疗卫生系统和每名医护人员都是严峻的考验;意义,是因为在抗疫工作中尽显了华夏儿女的使命担当,作为白衣天使理当勇毅前行,守护人民群众健康。
疫情的突袭,令人猝不及防。第一批支援长春市传染病的名单中,没有我的名字,我想可能院里考虑我的家庭原因,回望2021年,在我支援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期间,母亲查出小细胞肺癌,作为女儿不能陪在母亲身边,内心极其愧疚,但是科室主任护、士长得知此事后,联合院工会领导看望了我的母亲。而我,唯有努力工作,才能回馈我的医院及关心我的人。
经再次请缨,我又一次来到了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支援,在‘办公室护士’岗位,虽工作内容繁杂,但我竭尽所能地做好我的每一项工作。每当红区有患者出院的消息传来,都是我内心最大的慰藉,因为,患者的康复是我们每一个人为之努力的目标。虽然疫情肆虐,但我坚信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就一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我会一如既往地为抗疫工作作出积极的贡献,展现一个护士党员应有的风采!”
殷宝月:守护家乡 我们义无反顾
“隔离病毒,绝不是隔离爱,抗击疫情,我们在一起。支援的日子里,我和队友们已经适应了病区的工作环境与节奏,当看到越来越多的患者治愈出院,我们发自内心的高兴。
在抗疫一线,虽然每天都是忙碌的,但是能为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倍感自豪。作为一名党员,我更应该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践行初心使命、冲锋在前,坚持不懈地落实好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要求。
愿山花烂漫之时,春城祥和宁静,我相信我们定会共克时艰,战胜疫情。”
黄蕾:同心抗疫,静待花开
“病毒无情人有情
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倍感温暖
总有一些时刻,让我们热泪盈眶
正是这些感动的瞬间
让我们更加团结
更坚定了面对灾难的勇气
迎着倒春寒逆行
我们相信疫情终会过去
让我们一起静待春暖花开”
宋银铃:“疫”路前行 向阳而生
“2022年的春天好像比冬天更‘冷’一些,疫情的阴霾笼罩着城市,接到支援通知的我,简单收拾行囊便奔赴了一线。仅用不到一天的时间,我们负责的南栋大楼收满了患者,对环境的陌生、对疾病的恐惧,患者心理将承受着怎样的压力呢?我们开解患者、舒缓心理压力,领导对于患者的诉求尽力解决。携手攻坚的日子,让他们深深感受到了来自医护人员的温暖。
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的鼓励和陪伴是最好的良药,我们将这份爱带到了每个患者的身边,时刻温暖着他们的内心。
‘疫’路向前,向阳而生,接下来的路让我们一同加油!”
王艺玲:“艺起抗疫,你我同行”
“犹记得出发前,还在值夜班的我突然接到了潘黎明护士长的电话:‘院里紧急集合,准备出发支援长传,我现在找人接替你值班,你赶紧回家收拾东西……’顿时,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若有战、召必回’这几个字一直深深地印刻在脑海中。
到达一线后,看到‘战友’们‘开疆拓土’、夜以继日地工作,更加坚定了我战之必胜的决心。吉大人顽强的拼搏精神让我刻骨铭心,在这里,能够充分感受到吉大一院人的速度、温度、力度和态度。在这里,我们不仅是医护,我们更是患者的希望。面对这一切,我能做的就是倾尽我的所有,将我的时间、精力、专业都奉献给我的患者。我们与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相信在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里,我们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连,没有过不去的坎;疫情终会过去,我们静待春暖花开。”
邵佳慧:牢固感控安全“防火墙”
“2022年,有幸能够参与疫情防控的救治工作,为家乡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在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我成为了一名感控护士,负责小组的消杀、垃圾清理转运等工作。
‘弯腰、擦拭、起身,更换消毒用具,再弯腰、擦拭……’一个班次下来,这样的动作要重复千次,手在动、脚不停,但是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一声抱怨、没有一丝退缩,我们的工作就是为‘战区’筑起安全之门,做好‘最美逆行者’的守护人,为新冠患者撑起一片洁净的天,我们就有了无穷的力量。
坚守,是一束穿透夜幕的曙光,曙光微露,清晨的阳光将洒满整个疗区,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将战胜疫情。”
边妮:抗疫路上,我们一直在
“疫情就这么突然地把我们的城市按下了‘暂停键’,3月13日,我接到了去吉大南校进行核酸采集的任务。那一刻,我再次感受到了作为吉大一院护理人的骄傲,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吉大一院人的义不容辞。简单整理行李,匆匆与家人告别,爱人说:‘好好照顾自己,家里有我。’
没有片刻喘息,便投入了工作,连续的采集工作,我们忘记了疲惫,厚厚的防护服,未知的前路,都阻挡不了我们战胜疫情的决心,作为吉大一院护理人,只有一往无前,抗疫路上,我们一直在。”
赵婷婷:春满花枝,雾尽风暖
“两周的核酸采集对我个人而言是一次宝贵的人生经历,在护理团队的高能协作中,操作环节从不马虎,沟通指导亲切温柔,质量好、效率高,晚了、累了从不抱怨,在这样的集体中我倍感骄傲,在抗疫中,实现了我作为护士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稍作休整后,我又转战到二部支援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工作虽然繁重又辛苦,但我却收获更多。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惟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待疫情散去,我要‘狠狠地’拥抱我的‘战友’和坚守后方的‘家人’,愿我们永葆赤诚和热情,健康平安!”
杨洋:爱与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
“支援勇士路方舱医院,心里有激动、有忐忑,但丝毫不影响我战胜疫情的坚定决心。
方舱医院患者多,任务纷杂而繁重,每天都要‘打满鸡血’去应对。于是,很多‘志愿者’自发地过来帮助我们打扫、维持秩序等等。
4月2日,首批42名患者出院了,忙忙碌碌、神经紧绷的一周,只有这时才有片刻的轻松时光。本想给大家送祝福,却把自己说到哽噎,这次经历,有剥夺、有馈赠,这场疫情,就是医患之间的双向奔赴,也感谢善良的人们给予我的帮助,相信爱与希望一定比病毒蔓延得更快!”
刘春雪:给女儿最特殊的“生日礼物”
“2022年3月,疫情再次暴发,我从院内支援、科室闭环值班再到报名参加支援储备队,时刻准备着支援一线。4月6日,接到支援任务的通知后,我给姐姐打了电话,这段时间爱人在部队不能回家,2岁的女儿一直是姐姐帮忙照看,姐姐说:‘去吧!孩子挺好的,你不在家的这段时间孩子挺适应的。’爱人说:‘你是军属,面临任务,本就应该有奋不顾身、一往无前的觉悟!去吧,我支持你!但就一个要求,保护好自己。’
家人的支持与理解,让我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支援工作当中。凌晨3点的方舱医院温度极低,但每一个人都在坚持,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就是需要我们去克服重重困难。
支援的日子中,恰逢女儿2周岁生日,不能陪伴左右,是因为妈妈正在完成一项更有意义的任务,这份经历也会成为我送给女儿最特殊的‘生日礼物’。”
于澜: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
“抗击疫情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当我接到通知支援方舱医院,迅速进入准备状态,整装待发,抱着不辱使命的决心,冲到一线,守护着我热爱的这片土地。
每天从早到晚,不曾停歇,能看到患者治愈出院,内心激动不已。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时刻,投入到抗疫队伍中,是骄傲、是荣光,在这样优秀的团体中,让小小的我发出萤火之光,也能照进每一位新冠患者心中,作为吉大一院护理人,我们都会义无反顾地逆行而上。美好还在奔来的路上,没有期待中的圆满,但幸福一定不会缺席,疫情一定会尽快退去。”
赵金铭: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4月6日晚,在科室闭环近半月的我接到了支援方舱医院的通知,作为一名青年护士,能在抗疫一线发挥自己的所能我倍感自豪。临行前,来自科室领导和同事的叮嘱和关怀让我信心倍增,医院的后勤保障让我温暖安心。
方舱内收治的患者年龄跨度较大,在疫情封控管理下,为了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我们把自己的水果、牛奶、面包等带进舱内送给患者。每当看着一批又一批的患者带着笑容离开方舱的时候,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这场疫情,吉大一院人倾尽所有,手外人也都全力以赴。纵使山河有恙,不敌人间温情。爱与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春可期、疫可除,人团圆,举国安!
来源:吉大一院援长传抗疫救治医疗队 马东梅
提交:秦楠
编辑:宣传统战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