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一院抗疫者说(111):长传3篇——武月:不负韶华,青春无悔,黄文:第七小组的“葫芦娃”,周杨:明天会更好
2022年3月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打破了城市的宁静,我的城市生病了,疫情形势逐渐严峻起来。3月13日中午,在家中陪伴儿子的我,接到院里通知支援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的紧急通知,身旁的儿子似乎知道了电话的内容,满脸泪水地看着我,一句接一句地问:“妈妈,你可以不去吗?不要扔下我好吗?”我缓缓地对孩子说:“儿子,你的梦想不是要当一名特种兵保卫祖国吗,妈妈现在和你一样,要去战场上打败敌人,现在我们的敌人是病毒,妈妈打败病毒就立刻回家陪你。”五岁的儿子停止了哭泣,一下子蹦起来说:“妈妈,那我等你快点把敌人打败,再回家陪我。”迅速收拾好行囊,临别前孩子依依不舍地说:“妈妈,一定快点回来,我在家会听爸爸的话,加油!”那一刻,内心又多了一丝坚定。
刚刚来到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的紧张已消散,早已适应了一线的工作生活。我负责的病区大多是轻症和无症状的患者,治疗处置、信息统计、监测生命体征、打水、发餐、消杀……都成了工作中的日常,虽然工作忙碌又繁重,但患者的笑脸和逐渐攀升的治愈数据,让我觉得一切都那么值得。
记忆犹新的一次,我正打算进入病房给患者测体温,一个患者在窗户处突然向我摆手,让我看窗户,我一看他把每一个人的体温都工整地写在一张纸上,让我记录。就是这么可爱的患者总是用他们的方式保护着我们,也试图做些什么从而减轻我们的工作量。帮患者打好水后,他们总是说放到门口就好,他们去取,并且非常感谢的对我说:“武月,太谢谢你了!”那一刻很暖心,虽然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装备,但你总会在工作中体会到温情。
那一天交接班后,在查房时告知出院患者整理好物品,我要帮他们做消杀工作,当走到1110病房,一位大爷叫住了我,他说:“武月啊,大爷要出院回家了,下次可能再也没机会见面了,大爷对你们的付出表示深深地感谢,你们的工作任务太多了,大爷给你写了表扬信,希望你们也能尽快回家。”听到这些,眼眶顷刻间湿润了,满满的感动和欣慰,感谢这身白衣赋予我的责任,让我倍感光荣和自豪。
在支援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的这一个多月中,感谢院领导对我们的惦念和关爱,强大的后勤保障、各项感控培训让我们有了满满的安全感,心理讲座、问候挂念给了我们无限的温暖,我们坚信,我们一定可以尽快打赢这场歼灭战,疫情终将散去,春天定会到来,长春加油!吉林加油!
来源:吉大一院援长传抗疫救治医疗队 武月
提交:秦楠
身边总会有人让你很暖心、总会有一个人像大姐姐一样为大家无私奉献,这个人就是“原姐”,她像个哆啦A梦一样,总是什么都有。生理期,她有“姨妈巾”;头绳断了,她有新的头绳;头发通不开,她有护发素;你晕车难受,她有“法宝”……一桩桩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事事暖人心。
今天原姐有个新奇的小想法,她说我们第七组小分队,吉大一院二部的成员正好有七个人,每个人的年龄各不相同,就好像葫芦七兄弟一样,有着各自不同的本领,跟随吉大一院的大部队去抗击疫情。
大娃:运筹帷幄
二娃:足智多谋
三娃:深谋远虑
四娃:高瞻远瞩
五娃:未雨绸缪
六娃:雷厉风行
七娃:万众一心
只要我们七子连心,必能其利断金,定能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
在刘爽护士长的带领下,我们每个人都在这场硝烟的战争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我们不畏艰难,像葫芦七兄弟一样,关键时刻充分发挥出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我们坚信,只要齐心协力,同舟共济,阴霾终会散去,前途必是光明!
来源:吉大一院援长传抗疫救治医疗队 黄文
提交:秦楠
春天已至,回暖可期!
不知不觉随“大部队”来到长传已月余,在这里有汗水、有感动、有信念。你会看到患者的无助,也能体会到“战友”的焦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李院长和各位领导的鼓励与指导中,我们克服了一切困难,治愈身体与心灵,一批又一批的患者痊愈出院。一张笑脸,可以传递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一张笑脸,可以鼓舞我们日夜奋战的决心;一张笑脸,可以感染冬日里温暖他人的爱心;一张笑脸,可以传播希望的种子,让世人看见爱的力量。
看着窗外金色阳光,那是希望与能量,我坚信,胜利即将到来,明天会更好!
来源:吉大一院援长传抗疫救治医疗队 周杨
提交:秦楠
编辑:宣传统战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