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一院抗疫者说(108):白衣请愿 心有锦缎|吉大一院驻梅河医院儿科抗疫感悟————王国华、赵欣、张影
2022年新一轮疫情暴发前,为充分响应国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方针政策,由29位医生组成的吉大一院第二批驻梅河医院医疗专家团队正在梅河开展医疗工作。疫情后,虽身处梅河,但大家心系家乡,纷纷请缨奔赴抗疫一线,筑起“钢铁之城”,建造平安家园。3月14日团队成员集体签名请愿加入抗疫队伍,这份请愿书承载着大家作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由于儿科患者救治需要,3月23日,下沉吉大一院梅河医院的王国华、赵欣、张影三名儿科医生被派往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加入了刚刚成立的由儿科专家尤海龙、李亚男带领的新冠儿科救治团队,积极投入到对儿童新冠患者的治疗。
新生儿科
王国华
援助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年龄最大的一线医生
“在长春奥密克戎新冠病毒感染爆发流行期间,我在梅河口中心医院已工作2个多月。3月22日晚上22:00我接到院里紧急通知需要援助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当天晚上就收拾好行李,还没来得及回长春与家人团聚,第二天就投入到肝胆病院的工作中。这里的儿童专区病人最多达到130人,各个年龄段的病人都有,有小至11天的新生儿,有一两个月的婴幼儿,也有几岁的年长儿和十几岁的学龄期儿童,每天出入院病人多达10-20人,而儿科医生只有6人。
作为50多岁的主任医师,我来到肝胆病医院后立即投入到抗疫一线工作,是援助肝胆病医院年龄最大的一线医生。工作之余,为增加儿童的快乐情绪,帮助儿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我们在病房为小朋友们进行新冠病毒科普小讲座,同时参加病房小朋友的舞蹈表演和生日party。新冠无情,医患有情,小朋友和家长的配合、理解、支持和信任拉进了我们医患之间的距离,看着一批批儿童在家人的陪伴下健康出院,我倍感欣慰!新冠疫情在孩子们的记忆里应该不仅仅是疾病,应该更有医护的付出、爱心以及难忘的特殊回忆,这些将会感动着他们,伴随他们成长。”
小儿呼吸科
赵欣
伉俪一线共抗疫
“3月21日,我们突然接到通知,马上收拾行李返回长春。以往从梅河回长春都需要近3个小时的车程,因为进入长春市区经常堵车,而当日一路畅通,路上偶尔见到几辆警车和救护车,不到2个小时就抵达了长春市内。看着窗外昔日车水马龙的城市如今变得寂静无比,大家心里都不是滋味。我们的城市病了,是我们迎难而上,逆流前行的时候了,大家都时刻准备着加入抗疫阵营,筑起‘钢铁之城’,建造我们的平安家园。
回到家,两个儿子非常开心,我从3月初去梅河工作就因为疫情一直没回家,孩子爸爸3月11日也去了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参加一线抗疫。3月22日晚上10点多,我接到科室孟繁峥主任电话:‘院里通知,儿童新冠患者激增,需要儿科医生支援,赵欣你有没有困难?’‘主任,没问题,我随时可以出发!’今年是我在医院工作的第17个年头了,从医师到副主任医师,医院培养了我,同时也见证了我的成长,这个时候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加入抗疫队伍,我责无旁贷!
在我们来到肝胆病医院的时候,郑杨主任和高岚护士长所带领的抗疫团队已经在一线连续奋战两周,已经完成了最为艰难的开拓和流程理顺工作。到达当日,我们就开始了紧张而严格的感控防护培训,同组同事下夜班放弃休息仔细地指导我防护服穿戴,让我很感动,紧张感也随之慢慢消退。在这里,我们不仅共同抗疫的同事,更是守望相助的兄弟姐妹。
我和爱人血液科医生刘晓亮同在肝胆病医院抗疫,虽然所处同一个医院同一个驻地,但我们严格按照感控要求闭环管理,微信交流。只是在我第一次独立值班时,他看着我穿防护服,检查我的N95,陪我进入红区,在缓冲区门口嘱咐我脱防护服的注意事项,在清洁区等我安全出来。一如既往的的务实作风,只重行动,不重表达,不懂浪漫,一切都在心里。感谢你,我生命中的战友!
目前,长春疫情日趋稳定,但在抗疫工作进行到近一个月的时候,长春的新增病例居高不下,抗疫进入攻坚阶段,曙光何时出现都是未知,大家的心理不免焦灼。就在那艰难时期,吕国悦书记和刘彬院长亲自来到驻地看望我们,让大家倍感温暖,给我们了莫大的支持和鼓励!这次抗疫经历,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无论在精神上还是物质上,医院都是我们的坚实后盾!
同时,梅河政府、梅河医院在长春抗疫最为艰难的时期,给了我们最大的支持;在物质极度短缺的时期,我们的家人收到了来自梅河的蔬菜包!期待疫情早日结束,我们能再次回到美丽的梅河,当面表达我们由衷的感谢之情!
从医多年来我从来没有像如今这样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医者身上担负的那份责任与使命,这一次的经历也将成为我人生中精彩难忘的篇章,我为我能参与其中深感荣幸和自豪!
战疫必将胜利,春天不会缺席!吉林加油!长春加油!”
小儿呼吸科
张影
寄语春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2022年3月伊始,冬天的脚步还未走远,春天的气息仍未吹进北方大地,奥密克戎毒株就开始在我的家乡吉林市肆虐,梅河口市在疫情的初始阶段即接纳了来自吉林市的首批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吉大一院梅河医院的医生们也立即响应政府‘疫情即命令’的号召,他们身披铠甲、逆行向前参与外地转诊患者的诊治工作。
而我作为一名参与吉大一院梅河医院(梅河口市中心医院)精准对接支援的医生,又作为一名吉林人,迫切地希望能够参与这场救治家乡父老、与病毒恶魔斗争的战疫中来。因此,驻扎在吉大一院梅河医院的各位吉大一院的老师和同事们,均自发请战参与抗疫,并严格地学习了感控相关知识,不能打没有准备的战斗。同时,吉大一院外联工作部主任赵莹向我们传达了医院的指导思想,让我们随时做好上战场的准备。
3月中旬,疫情在长春市爆发,停工、停学、停产、封闭管理,一个又一个令人恐慌的消息传来,此次疫情呈现出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部分地区感染数字上升速度很快,疫情形势严峻。在吉大一院已经向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吉林市和珲春市等多地外派近2000人次的时候,吉大一院领导决定启用我们这些后备力量,全力支援在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刚刚成立的儿童诊疗特色专区的建设,我们一行三人由此实现了参与一线抗疫的夙愿,并迅速投身到这场战斗中来。
与先期入驻的战友相比,我们的防疫经验虽然不足,但是我们时刻保持警惕,并积极听取队友们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尽快融入到抗疫的工作中来。第一次穿着防护服进入红区的那一天,因为紧张而腰酸背痛的感觉令我至今难忘。查房过程中,各个楼层奔波成了家常便饭,我们也慢慢习惯了因着防护服而行动缓慢的状态。我们希望能够多与患者交流一些时间,排解他们紧张、焦虑的心情。工作期间,吕国悦书记和刘彬院长为我们排忧解难,大力解决物资上的不足,并亲自到酒店看望我们这些一线抗疫队员们,缓解我们紧张的情绪,并鼓励我们一定能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吉大一院后勤保障组更是为每一名队员细心考虑,让每一名队员都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奋勇向前……
经过大半个月的工作,我慢慢熟悉了这里的环境,并与一波波进驻的小朋友们成为了伙伴,我们满怀希冀地为一名新生儿举办了满月仪式,为坚强的独自入院的9岁儿童送去我们最温暖的关怀和用品,为小朋友们宣讲了奥密克戎毒株的感染方式以及预防办法,并鼓励大小朋友们积极、适当运动,以调整好心情和身体状态,最快回归家庭。我们全员都在为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的目标奋斗着,经过这短短的3周,在小儿呼吸科副主任李亚男的带领下,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感受到了医患一家亲的温暖,更为自己是一名吉大一院人而感到光荣与骄傲。因为有了吉大一院的入驻,让这些患者得到了专业的救治,他们在住院期间有着无比的信任和配合,让我们在面对这场灾难的时候,能够众志成城地抵抗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4月中旬,吉林市和长春市分别实现了‘社会面清零’的目标,让身在一线的我倍感兴奋和安慰。我的患者们可以回家了,而我也可以回家了!家里有同样身为医务工作者的爱人和我年仅9岁的女儿,是他们的支持、鼓励和陪伴,让我能够心无杂念地工作;而我微薄的力量也同样在守护着我的家人们。
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天的桃红梨白已经绽放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我们终究能够摘下口罩,投入到春天的怀抱中去,回归到人间烟火中去,远离病毒对我们的威胁和打扰。就让我们共同坚守目前这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