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之中尽显急诊本色——吉大一院急诊内科抗疫纪实
自3月11日以来,新冠疫情来势凶猛,春城医疗系统告急。疫情就是命令,急诊内科在主任邢吉红的带领下立刻行动起来,全员闭环管理,派出逄利、徐大海等2名医生支援前线,派出臧秀贤、韩东锋、王英波、董宁、王少坤、刘芳、孙秀梅、孙彦超、刘坐龙、孙婧、王大伟、闫鹤、肖圣香等13名医生组成急诊门诊医疗组,留下邢吉红、刘晓亮、李薇、胡海霞、李星亮、姜晓明、孙立超等7名医生负责EICU和急诊观察病房两个疗区患者的救治工作。

通过科学研判,吉大一院党委书记吕国悦、院长刘彬摸索出一条保证新冠病毒不在院内传播,做好前沿阻击战的新思路,“3+X”大急诊模式诞生。相继成立了五个综合内科疗区收治急危重症病人,与急诊前沿对接。急诊就诊人数越来越多,抢救室超过容纳能力,吕国悦、刘彬紧急带领各部门实地勘察,决定将急诊内科与急诊儿科区域调换,使急诊抢救室和留观区得到充分的扩充。3月23日急诊搬迁,早八点,新急诊区正常接诊。尽管床位扩充了,但面对长春市严峻的疫情,多家医院停诊减诊,急诊接诊、留观和抢救病人激增,医院从各科室抽调吕游、周豪、刘佳、刘婷、秦秀娇、董宾、袁艺、杨鸥等8名医生支援急诊,大家携手并肩奋战。4月8日又增派高航、马智勇等2名医生支援急诊。
从3月23日到4月15日,急诊内科门诊共接诊患者3035人,抢救患者425人,仅急诊内科留观患者高达每日130人。虽然病人量大,但医疗质量必须保证,每天早5点和下午15点,副主任臧秀贤与值班医生一起梳理抢救室和留观区每位患者的病情,明确诊断及治疗方案。副院长于家傲带领医务部,组织各科室早晚交班,及时收治急诊患者,同时为抢救室和留观区病人解决救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以说,在“3+X”大急诊模式框架下,吉大一院举全院之力,创造了疫情之下疫区医院保证急危重症救治的奇迹!
EICU和急诊内科观察病房作为五个内科过渡病房的主要出口,截至4月20日共收治来自过渡病房急危重症患者90余人,也相继接收了10余名吉大一院二部ICU和吉林省人民医院ICU转来的危重患者。EICU每日均处于加床状态,各种急救设备,如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血滤机、湿化氧疗仪等经常不够用,需要医务部帮助外借。
在吕国悦、刘彬、于家傲的领导下,急诊内科全体医生,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展现出急诊内科团队精诚团结,勇于拼搏的战斗力。

来源:急诊内科 臧秀贤 孙立超
提交:孙立超
编辑:宣传统战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