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何惧风流,战胜新冠,我自英雄——吉大一院老年病科抗疫队伍在行动

2022年对于家乡吉林省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病毒席卷长春,传播速度极快。保卫家乡,守护吉林省,吉大一院老年病科先后抽调4名医生和6名护士参加一线抗疫战斗,分别支援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吉林市核酸检测队伍、吉林大学核酸采集队伍和吉林大学勇士路方舱医院。从3月6日到现在,队员们一直在前线坚守,下面来听听队员们的抗疫感悟!
董晗
再次踏入长传中,风景依稀似去年
“‘再次踏入长传中,风景依稀似去年。’今年作为吉大一院第一批参加长传抗疫的医生,出来已经30多天了。2022年3月6号又一次踏入熟悉的医院,熟悉的工作环境和节奏,熟悉的小伙伴让我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连续三年的、一个多月的外出工作,连自己刚上小学的女儿都已经习惯我的工作状态,在她的认知里医生是一份让她尊敬向往的职业。年迈的母亲独自在家照看女儿,为了适应我每年的离开,已经努力学会了拼音、使用电脑教孩子上网课、辅导作业。同时感谢医院团委对这种独自带娃的老人给予了帮助,派大学生辅导功课。其实看着家人的辛苦、成长,每个中国人对疫情的付出,我感觉自己作为一个医生,能在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一份对国家、社会有意义的工作,很开心和自豪,也对所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的人表示感谢和敬仰。”
杨晓琳
再相见——必是那温柔了岁月的碧海长空
“2020年的武汉,2021年的长传,2022年的再战长传。
3月10日接到去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支援的任务,同样做为医生的爱人将在我们吉大一院一线开始闭环式抗疫工作。我知道等待我的是那些曾经和我一起并肩奋斗的战友们,是那些三年战役中一直带着N95、用眼神互相鼓励的白衣传人,也许我们不认识彼此的面容,但我们都有同样必胜的信念!
再战长传,我们分别转战A栋-D栋-北楼方舱,从新冠病房的精准管理到方舱的监管,洞察潜在转重风险的患者。做为老年病的全科医生,我更加体会到这场战役中医生这个职业的真正内涵,思想及政治觉悟在一次一次的战役中得到了升华。
那年,武汉封城,我们见证了它的车水马龙;
今年,家乡保卫战,我们共同静待春暖花开;
明天,再相见,必是那温柔了岁月的碧海长空!”
王智昊
白衣战袍热血铸,危难之处显身手
“3月10日23:13,接到医务部通知被派到吉林省肝胆病医院进行支援抗疫,第二天早上出发。我连夜收拾行李,安排好家里,随医疗队来到了肝胆病医院。队里安排我担任主栋2组组长,带领队员刘聪聪、郑恩来两名医生全面开展工作。进红区深入查房、分析化验及检查结果,及时复查核酸、核对出院人数、填写各种报表……为老年朋友宣教如何预防新冠及老年综合症知识,为青光眼患者积极联系用药,协助队长为鼻动脉破裂出血的16岁外地打工女孩联系专科会诊。参与‘战地教学’,为2017级学生讲受抗疫思政课程——老年新冠患者的‘与众不同’。书记、院长亲临一线慰问我们,为我们鼓劲加油,深受感动!同时我需要帮助时队友们鼎力相助,我深深体会到了同事情、战友情、互助义、暖心房!尤海龙主任、万佳欣主任、王永红护士长、辛翠娟护士长、郑恩来医生、刘聪聪医生、石晓东医生,他们都在生活上及工作中给予我很多帮助。我深切感受到吉大一院、我们这支支援肝胆病医院队伍是个团结友爱、互助协作、有极强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团队!我不禁想吟诗一首‘白衣战袍热血铸,危难之处显身手,青春热血洒‘肝胆’,肆虐新冠终清除!’”
孙雪
期待春暖花开
“3月6日下夜班,临时接到出发的通知,简单收拾行囊、与家人告别后,出发支援长春市传染病医院。3月7日进入红区开始临床一线工作,每日的工作:收集新入院及转入患者的信息资料,为病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严密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及病情变化、也会着重关注患者的心理及情绪变化、及时对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进行病情及饮食的健康宣教。不但对患者鼻咽部的核酸采集,还对出院患者的物品病区的环境及物表的消杀等。一线的临床护理工作,细致忙碌而充实,作为一名普通的临床护士,2022年是一线抗疫的第三年,也是来到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的第二年,对工作流程及环境早已熟悉,但今年面对的却是新冠病毒的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在院领导及护士长的培训下,我们逐渐对‘奥密克戎’有了清晰完整的认识,同时对自身防护意识不松懈,保证顺利有效做好护理工作完成本次支援任务,期待春暖花开,往后的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曹静琳
春寒中的温暖
“没有什么感人肺腑的‘大事件’,在长传的点滴小细节,都是透露着温暖的瞬间。定点医院工作的特殊性使很多例如发饭、倒垃圾这种平日里几乎不会接触到的活儿全部落在了我们肩上。每天都干得热火朝天,防护服里汗水不知不觉打湿了术衣,护目镜里也凝结了水珠模糊了视线,犹如在进行一个‘小桑拿’一般。工作中常常会听到很多声音,有时是提起水壶时阿姨心疼的话语:‘你们穿的这么密不透风,真的是太辛苦了!’有时是发餐时高中的小妹妹扬起真诚的笑脸:‘谢谢姐姐!’有时是收垃圾时叔叔快步向前:‘来!我帮你!’在我们护理患者们的同时,患者们给予的发自内心的理解和感谢同时也化为了我们内心的动力,在这春寒中温暖着每个人的心。”
周可
憧憬人山人海、万物复苏
“今天是来吉林支援核酸检测的第44天,日子不算太长,但衣服从过膝羽绒服穿到了冲锋衣,天气从大雪纷飞到艳阳高照,心情从最初的忐忑不安到现在的从容坚定……虽然越到后来,越发现这场疫情阻击战远比想象的更加艰难,但我却越来越安心,这份安心来自于各方领导的关怀、驻地同事的互助、父母与爱人的支持以及身后院方坚强的后盾!随着社会面清零消息的相继到来,我内心充满了憧憬,憧憬人山人海、万物复苏。没有哪一个冬天不会过去,也没有哪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何其有幸,可以在这个特殊的攻坚战里贡献自己的点点力量。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我们共同期盼着这场抗疫胜利的到来,前线后方都能安全回家!”
闫雪
一名“感控护士”的自白
“在这场保卫家乡的持久战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我作为一名支援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的感控护士,我很骄傲!那感控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是湿透防护服的汗水,亦是那堆积如山的垃圾,这其中是科学的流程、合理的操作、及时的管控、严谨的排查,为大家提供了安全的环境。
身在最重要的关口,我们与临床救治的战士同在。所谓感控无小事,这个担子,我们必能抗好!希望我们能默默在平凡岗位上奉献出自己的光!”
张乐
春天来了,胜利还会远吗?
“2022年的春天,我们奔走在与疫情作斗争的路上!3月13号正在上白班忙碌的我,接到通知下午三点半集结支援吉大师生采集核酸工作,来不及回家收拾行李,给家人打电话快速收拾好行李就这样开始了抗疫之路。一双手,每一次起落都是爱的力量,虽然每天累得筋疲力尽,但是看到吉大学子感谢的笑容,听到他们真诚的谢意,我顿感值得。26号完成任务后,休整一天,继续听从领导安排,回到综合内科二疗区参加支援。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有默默坚守,疫情面前不退缩。一个多月的坚守,相信我们终将战胜疫情,致敬的并不只是每一位一线医护工作者,也是我们身后家人默默的付出,春天来了,胜利还会远吗?”
李影
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2022年疫情严峻形势,身为医务人员的我时刻准备着冲锋前线!3月24日,我接到任务,支援吉林大学勇士路方舱医院。当晚舱内第一批患者就进入了,仅仅2天舱内迅速满员。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的任务很艰巨繁琐。我主要负责:1.办理入院,介绍环境,分配床位,核对患者信息,监测生命体征,详细询问病史,将有基础疾病的重点护理人群分配在就近护士站并向医生汇报。2.解决三餐温饱,派发物资,动员舱内志愿者协助我们派发物资。3.安排患者有序进行采集核酸。4.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给予心理疏导。方舱基础设施差,患者数量多,很多患者对于疾病的恐慌情绪激动,我们深入病房,答疑解惑,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难题,打开他们的心结,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工作很繁琐、很累,但每天上班进舱的一刻,就犹如脚踏风火轮,穿梭在各个病房,我很开心,因为我帮助了患者,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5天的坚守,吉林大学勇士路2号方舱共收治患者634人,于4月17日完成清舱。那一刻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我圆满完成了支援任务。我虽渺小,但尽我所能,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吉大一院老年病科出征队伍用自己的行动,默默拯救着家乡。4月13日24时,长春市社会面清零的消息令大家倍感兴奋,相信不久的将来定会取得抗疫的全面胜利!
峥嵘岁月,何惧风流,战胜新冠,我自英雄!
来源:老年病科
提交:王智昊
编辑:宣传统战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