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战场上的针“风”相对——吉大一院风湿免疫科支援急诊综合疗区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自三月初疫情来临的一刻起,风湿免疫科主任赵令带领全体医护工作者迅速进入备战状态,与全院员工共同面对长春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形势最严峻的一次考验。支援前线、稳固后方,风湿人不畏难,不怕险,用实际行动守卫医者的荣光!
“疫”不容辞 医者无惧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生活的平静,在同事们纷纷冲向抗疫一线的时候,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马宁焦急地等待属于她的战地。3月26日晚终于接到院里的通知,支援内科综合病房四疗区,没有迟疑没有犹豫,只有心中坚定的信念,白衣使命,责无旁贷!
和刚刚支援重灾区核酸采集后处于隔离期的爱人简短的通了电话,“加油!老婆!我们都是白衣战士!疫情就是命令,‘疫’不容辞!期待你早日凯旋!”懂事的女儿只说了一句“妈妈加油!”便转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她明白女儿很担心!
迅速集结的四疗区所有同事,在疗区副主任孙明莉和护士长薛曌平的组织下,经过6小时的筹备火速上岗。新的工作岗位,不能再以专科论短长,特殊时期需要具备敏锐洞察力、决策性判断力、迅速执行力,具备高水平急诊急救能力综合素质的医生。在这里,收治着各种疾病的重症患者,抢救可能就发生在下一秒中,当与死神的较量最后获得胜利,当痛苦的表情被放松的微笑代替,虽然疲惫,但那一份满足和喜悦,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医者的价值得到无限升华。
在繁重的医疗工作中,马宁充分发挥专科特长,积极收治危重风湿病病人,并负责急诊患者的专科会诊,精心制定诊疗方案。同时利用休息时间进行线上咨询,给予耐心细致的诊疗指导!
面对疫情,马宁总会充满希望地说:“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砥砺前行,那就是中国力量;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那就是白求恩精神;总有一种希望让我们充满生机,那就是国泰民安!春已至,花已开,疫情终会散去,护佑生命、医者无惧,愿世间一切安好!”
守住急诊的“咽喉”
3月22日晚上10点30,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袁艺得到通知,奔赴最前线的咽喉:急诊内科!急诊内科主任带领12名急诊内科医生和8名支援医生共同筑成了吉大一院急诊内科的“咽喉”防线,面对的是扩大50倍的急诊内科吞吐量,21位兄弟姐妹冲锋在前、逆行而战,16个小时的夜班不吃不睡坚守抢救,与死神赛跑,没人退缩,大家共同的信念就是:我们能赢!
袁艺说:“兄弟姐妹们离开家庭,离开老人和孩子,坚守在急诊抢救室战壕里,再苦再累大家都在坚持,坚守这场攻坚战的胜利!”
尽我所能 倾我所有
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李铁,此刻正在为一名患者作肌肉活检,厚重的防护服下,每一个动作都难于平常,尽管如此,锋利的手术剪刀仍稳稳的握在他的手中,是风湿免疫科多年实战操作的经验给了他底气,也是抗击疫情的坚定信念给了他信心。李铁说:“自从来到急诊综合疗区支援,不但运用了风湿免疫科的专业知识,把以前麻醉积累的经验也用上了,通过支援,在帮助患者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提升了自己。”
在一次活检中,李铁还遇上了一个“老朋友”,他曾经是风湿免疫科的患者,疫情下的重逢显得更加的难能可贵,患者看到熟悉的面孔,情绪也放松了很多。李铁希望与全院同袍一起,扛过这场“倒春寒”的疫情,赢回这个春天!
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颜色
风湿免疫科方迎,是第一个支援内科综合疗区的医师,当天中午接到赵令支援任务的电话,下午就已经站在支援的队伍里。时间紧急,但是方迎早早就做好了支援的准备。因为她是科室里的年轻医师,科主任赵令再三叮嘱:“做好个人防护,有困难和科里说,我们永远是你的坚固的靠山!”
她所支援的急诊内科综合医疗区医疗团队,是由吉林大学二部和吉大一院总院“混搭”的队伍,经过将近一个月的磨合,方迎在战场上迅速成长,自上岗后白班夜班倒班没有一天休息,看到共同奋战的同事和前辈,她钦佩的同时也在暗自发力。住院培训还没结束的她说:“这段时间的急诊工作,为规培及以后的临床工作增加了丰富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一段经历。”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目前疫情防控已经在冲刺阶段,风湿免疫人将响应医院号召,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争取最后的胜利!
来源:风湿免疫科
提交:尹航
编辑:宣传统战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