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一院抗疫者说(107):勇士路方舱3篇——郭绍宁、华芸豪、贾可鑫
2022年3月,长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呈现爆发趋势,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也顶着空前巨大的疫情防控压力,组建多批医疗队奔赴疫情一线。3月23日晚20时,接到院里通知,明日随队支援吉林大学勇士路方舱医院,没有丝毫犹豫,我立即着手准备工作。翌日,带着院领导们的殷切期许,医疗队一行47人奔赴勇士路方舱医院。
不畏困难,直面挑战。面对方舱医院陌生的工作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队员们没有任何抱怨,迅速解下背包投入到放舱医院的改建工作。经过连续14小时不吃不喝连续奋战,终于在次日凌晨2点完成人员分工、物资准备、方舱环境布局改造、网络电力架构等所有准备工作。虽然体力严重透支,但是看到患者收治工作顺利进行,内心感到无比自豪。方舱初建,各项物资缺乏,在王兴龙副主任的带领下,我们管理团队多方筹措,经常为了保障物资供应每天只吃一顿饭,坚守方舱工作12小时以上,渴了忍着,困了就在椅子上眯一会,虽然辛苦,但是做到了疫情面前不退缩,经受住了考验。
创新举措,保障效率。方舱医院运转后,我主要负责舱内患者核酸检测协调及检测结果双阴比对等任务。方舱患者周转速度快,舱内患者人数时时都在动态变化,为确保核酸检测不漏一人,经与王兴龙领队、于金海队长和李欣欣护士长商议,实施“智慧监测”,即核酸检测人员扫码登记,在后台即可查阅核酸检测人员情况及登记信息,有效提高了核酸检测和后续出院效率。根据国家诊疗方案,对达到出院标准的患者分行政区域绘制表格,实行“清单式”出院,既方便舱内患者管理,又有利于疾控部门及时转运,助推方舱患者周转效率。
党建引领,筑牢基石。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经院党委批准成立吉大一院支援吉林大学勇士路方舱医院临时党支部,由王兴龙副主任任党支部书记,我任组织委员,关欣为宣传委员。临时党支部成立后,积极协助王兴龙书记召开党员大会、邀请田润辉教授为全体队员进行心理辅导,不断团结和凝聚“红色”力量,激励发扬“白求恩”精神,有一名民主党派党员主动提出入党意愿,多名群众队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迅速巩固党组织在疫情防控前线的坚实战斗堡垒。
不忘初心,勇于担当。作为一名有16年党龄的党员,始终秉持入党初心,在疫情防控一线贡献自己所有的力量。在比对患者出院名单后,因需要与患者一一核实出院地址,因此,我的手机号码就成为了舱里患者的“热线”,经常有患者凌晨打电话咨询出院事宜,没有牢骚,也没有抱怨,因为我知道那是一颗颗急迫回家的心。舱内患者构成复杂,面对老弱病残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一遍遍解释,反复的沟通。在面对患者咨询医学上的问题时,我充分利用自己的医学专业知识帮助患者解决身体及心理上的问题,分担舱内工作人员压力,虽然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当得到患者满意的答复时,那一刻所有的辛苦瞬间烟消云散。
吉林终有吉临时,长春定复往常春!坚信在院领导的坚强领导下,在全院同仁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抗击疫情的全面胜利。
来源:吉大一院援勇士路方舱医疗队
提交:王兴龙
3月24日,在胃肠外科于金海和应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兴龙的带领下,在陈玉坤主任指导下,成立由我担任组长的院感防控组。根据国家指南和勇士路方舱医院实际情况,24小时内迅速制定了《隔离病区工作人员穿脱防护用品流程》《隔离病房消毒管理制度》《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勇士路方舱消杀专班工作方案》《医疗废物转运流程》《标本送检流程》《医疗队发热队员处置及就诊流程》《红区公共区域消杀人员路径流程》《污染区内呕吐处置流程》《污染区内晕倒处置流程》《医疗队驻地酒店感控流程》《驻地工作人员公共交通工具消毒管理制度》《驻地休整工作人员宾馆清洁消毒制度》《氧气运送流程》《新冠治愈患者出院感控流程》等35项感控制度和流程。
对各级各类人员开展多批次感控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新冠防控相关知识、穿脱防护服流程、手卫生、医疗废物处理、环境清洁消毒、防护和消毒用品的正确使用、路线标识识别、职业暴露处理等.
每日对医疗队47名队员进行健康监测,包括体温、呼吸系统症状和其他症状及职业暴露情况等。
对医疗队及工作人员驻地负责人员进行感控知识、手卫生、清洁消毒、医疗废物相关培训,并定期督察,保证全方位无死角。指导队员上、下班感控流程及驻地日常生活管理,收集队员在工作和驻地生活中发现的问题,给予咨询解答。在这短短的25天时间里,我进入舱内与队员们一起工作,我的宗旨就是大家平平安安的出来,我就要把大家平平安安的带回去。愿吉林的疫情早点结束,工作生活早日回到正轨。
来源:吉大一院援勇士路方舱医疗队
提交:王兴龙
3月,严峻的新冠疫情牵动着每一个长春人的心,作为吉大一院康复科护士,作为长春人,我早已做好了奔赴一线的准备。我时刻盼望着一声号令,我将闻令速行,全力以赴,抗击疫情。
21日凌晨,我接到紧急通知,随时出发前往方舱医院。我的内心无比激动,一边拎着早已备齐的行李,一边给妈妈打了临行前最后一个电话。妈妈欣慰的夸我长大了,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紧接着是一遍又一遍的嘱咐……我一声声答应着,暗下决心,一定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回来。
24日,穿过一条条清冷的街道,我们一行48名队员抵达了勇士路方舱医院。在这里,近400名患者的衣食住行和治疗护理亟待解决。看着患者们紧张和恐惧的神情,我切实的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我将用接下来尽职的工作告诉他们“别怕,我们来了!”。
病毒无处不在,我们不敢忽略每一个细节,不能松懈每一次穿脱。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化身白衣战士,携手保卫我们的家乡。
方舱医院的患者大多是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或普通型,没有家属的陪伴。我们要负责所有人的饮食起居和大事小情,从给每个人做核酸检测和按时发放营养餐,到监督患者按时吃药。方舱的患者喜欢亲切的叫我们“大白”,插座没电了找大白,没有热水了找大白……其实大白挺忙的,但是看到患者眼睛里的恐惧和不安日渐消散,看到一个个患者康复出院,一切都值得了。
夜深人静的红区,患者们酣然入睡,心灵手巧的同事们在防护服上为大家画上可爱的抗“疫”图片,一个个卡通形象,是我们苦中作乐的豁达,是我们勇往直前的乐观,也展现了我们抗击疫情的决心。我们在用昂扬的斗志和积极的心态向病毒宣战,我们势必与患者携手并进,共克时艰,把艰苦的生活过得五彩斑斓。
截止4月18日,吉大一院支援吉林大学勇士路方舱医院抗疫救治医疗队共收治患者六百余人,累计治愈出院患者近600人。长春市已实现了社会面清零,每日新增病例数逐渐下降,一个个好消息的背后是所有人的努力,我很荣幸成为其中一份子。尽管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本职工作,但是内心的收获很多,包括同事们的关心,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以及我自己的成长…
让我们拭目以待,共同迎接疫情彻底散去的那天!
来源:康复科护理平台 贾可鑫
编辑:任辉
递交:任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