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公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EN
#
  • 首页
    • 大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领导班子
    • 硬件建设
    • 医院文化
    • 历史沿革
    • 医院风光
    • 联系我们
  • 党建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史学习
    • 廉政建设
    • 党务公开
    • 党建学习
    • 医德医风
    • 组织发展
    • 组织结构
  • 医疗管理
    • 医务动态
    • 核心制度
    • 医疗质量管理
    • 医疗安全
    • 依法执业
    • 应急管理
    • 病案管理
    • 器官捐献工作
  • 科研部
    • 科研概况
    • 重要通知
    • 科研管理
    • 教研人员
    • 学科建设
    •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展示
  • 教学部
    • 教学部介绍
    • 最新消息
    • 人员介绍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住培教育
    • 技能中心
    • 留学生教育
    • 博士后管理
  • 门诊管理
    • 门诊动态
    • 就诊指南
    • 特色专病门诊
  • 护理天地
    • 护理动态
    • 天使风采
    • 招聘信息
    • 在职培训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风采
  • 社会工作部
    • 关于我们
    • 专业服务
    • 医疗救助
    • 志愿服务
    • 公益活动
    • 社工实习
    • 行业交流
    • 取得荣誉
  • 统战工作
    • 工作动态
    • 信息公告
    • 民革
    • 民盟
    • 民建
    • 民进
    • 农工党
    • 农工党
    • 九三学社
    • 无党派人士
  • 出版中心
  • 外联工作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快讯

“吉”结力量,胜利来“林”——吉大一院支援吉林市检验检测医疗队战“疫”赞歌

作者:xuchen 发布时间:2022-04-20 点击数: 打印 字体【大 中 小】



初春时节,吉林大地遭遇“倒春寒”,吉林人民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打响了一场寂静而又激烈的疫情阻击战。3月7日,吉大一院支援吉林市检验检测医疗队逆行出征,支援区域核酸检测工作。这支有着丰富抗疫经验的队伍,24小时与病毒竞速,用40多个日夜的坚守在吉林市这片土地上彰显着无畏担当、守望相助的力量。



第一篇章:火线入党,践初心使命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这是吉大一院支援吉林市检验检测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正在召开支部会议,王雨、张赫、刘美凤三名入党积极分子身为岗位上的能手、工作中的骨干,不畏艰难、逆向而行,申请火线入党,在支部书记许建成的带领下,许下对党的铮铮誓言,这是一场初心与使命的薪火相传,是一次担当与奉献的响亮应答。自3月12日临时党支部成立以来,多次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召开支部会议,号召全体党员在前线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在最危险、最艰苦的岗位,以身作则,带头奉献,任劳任怨;号召全体党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主人翁意识,增强坚持不懈的定力,砥砺攻坚克难的勇毅,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誓不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递交满意的答卷!

第二篇章:兵马未动,备粮草先行

10:00,“孙老师,这是我们基地3月13日的试剂物资申请:提取试剂880盒,扩增试剂440盒,八联排管4万份,N95口罩300个,防护服180码300件……”“我们最喜欢给你们吉大一院基地送试剂了,虽然每天都是一货车的试剂和物资,但是咱们队很快就清点完了,真有方法!”“物资库老师,请给八车一区送2箱提取试剂……”“3月14日凌晨5:00试剂盘点如下……”“于工,麻烦您把每个车、每个区的紫外灯再排查一下。”这是一支由吉大一院检验科副技师长安倍莹、检验科张慧、二部检验科张玫娜、神经血管肿瘤护理平台护士李羽娜、辽源移动车工程师于保新和后勤、护理、药剂物资运输专班组成的试剂物资小分队。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专业,但都心怀同一个目标。每天不管几点出仓,不管任务量多大,他们都要盘点试剂和物资。于保新每天都进行每个工作区的设备维护,为第二天的“战斗”做好准备。检验科的老师们要进仓承担核酸检测工作不能一直留在物资库,物资专班护理老师们便虚心、用心学习,很快大家便都熟悉了核酸检测需要的试剂、耗材相应规格,制定出配送清单和工作流程。如此未雨绸缪,保障了昼夜不息的工作有序运转,随传随到、及时保障。整个小分队团结一心,默契配合,工作质量稳步提升。

 

第三篇章:护理团队,创工作流程

吉大一院骨关节及运动医学科护士长许岩担任护理领队带领团队承担着接收、分拣核酸样本的工作。由于医疗队主要接收风险等级较高地区的核酸样本,阳性比例较高,这就对人员防护、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能快速锁定阳性样本,接样护士将每管样本都进行扫码登记,日夜坚守、并肩作战。针对存在的箱码与管码数量不一致、试管条码不清、管码扫描很难一次成功等问题,许岩每天对医疗队的工作进行质控管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PDCA分析,根据实际问题规范工作制度和流程,并牵头编制出了《援吉核酸检测医疗队护理工作手册》。

 

第四篇章:勇往直前,忘身心俱疲

穿上防护服,迈开坚定的步伐走向检测车的一刻,便是开始了每一天义无反顾的冲锋。狭小的工作空间、堆积如山的样本、忙碌不停的身影、时刻运转的仪器,是核酸检测工作的真实写照。每日1轮大约2万份的样本在下午陆续到达,对讲机里不断传出各个检测区间相互沟通的声音:“七车一区,请配20板提取和扩增试剂。”“物资处,请准备物资。”“标本接收处,8车需要标本。”“三区,有标本需要上机扩增。”即使转身都困难,但大家分工明确,有序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一份合格的检测报告,需要三个区域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一区试剂精准配制,二区样本准确加样、核酸提取和转板,三区核酸扩增、正确判读结果。每班8小时的连续极限工作,脱下防护服,是汗流浃背、是湿了又干的衣服和鞋、还有被磨破的额头和鼻梁……

 

第五篇章:优化分工,提升战斗力

吉大一院检验科副主任许建成、曲林琳与公共检测实验室各组长们对接,详细讨论检测的各工作环节并互相传授经验、组织协调,在人员配置、岗位责任、操作流程等方面进一步梳理优化,缩短检测时间。针对发现的交接班问题等不足,各组长们经过充分商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建立了移动检测车II区新冠核酸检测样本接收与交接记录表、III区检测记录单和阳性复查记录单。第一时间落实,交接内容涵盖加样量、扩增数、上报结果等多方面数据,并抢在第二天下一轮全员筛查前完成整改。组长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挺身而出、带头奉献,各组间亦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经摸索发现的3+2(3名检验人员+2名护理人员)工作模式,能最高限度提高检测效率。大家各司其职,传承和践行白求恩精神,坚守初心,不负使命,确保实验室管理、质控、以及生活等都能够有序而规范地开展。

 

第六篇章:全心全力,稳生活保障

“你们守护一座城,我们来守护你。”当隐匿的病毒悄然侵袭,不仅有投身一线的“大白”争分夺秒,冲锋陷阵,还有在他们身后默默奉献着的后勤保障人。他们用心、用情、用行动,与一线“战士”们同心协力,共同奏响一曲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恢弘交响。李宏伟、冀旭峰、宋媛媛、杨宗兴等队员除了每天要完成大量检测任务外,还利用休息时间多方协调筹措生活物资,及时补给、精打细算,将有限物资分类发放,尽最大努力确保生活物资“用在刀刃上”,全力以赴为疫情防控助力。

 

第七篇章:别样大白,放无限光芒

每当夜深人静,对家人的思念都会倍加浓烈。医疗队里有一群“别样大白”——美女宝妈团队,她们是这支医疗队中的“主力军”。任务紧急,来不及和父母、孩子、爱人告别,她们就已奔赴战场。每次完成检测任务回来时,疲惫的她们通过视频看到孩子那可爱的笑脸、父母那关怀的眼神、爱人那心疼的神色,又好像充足电的马达一样,再次升起满腔斗志,时刻准备投入下一轮的核酸检测工作去。“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啊,我好想你啊。”稚嫩的声音从视频里传来,看到的是周媛的儿子那深情而清澈的目光。周媛是队里“别样大白”的骨干成员之一,因为有着丰富的核酸检测经验,她带领四人组成“前驱战队”,在核酸检测前期准备中,积极承担预试验,录制操作视频,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帮助大家互通有无。在繁重的工作中,面对源源不断送来的检测标本,她们根据工作实际情况简化流程,让肌肉形成记忆,在每一轮的筛查工作中都能超额完成任务。医疗队里还有很多很多像周媛一样的“别样大白”,遮起美丽的容颜,藏住无尽的想念,放出无限的光芒。

 

第八篇章:克服困难,带病躯上阵

“哪位同事有止泻的药物么?急需。” 一天晚上9:00,吉大一院援吉微信群里突然响了起来,组长连丽丽在群里发问。经了解,五人的工作小组里有包括连丽丽在内的三个人都拉肚子,因为马上就要轮岗上班,她们很着急。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一旦穿上防护服,就有将近8小时不能脱下来,需要克服极大的生理极限,更别提是在腹泻的情况下坚持了。大家都为她们的身体担忧,表示让她们休息。但是当领导和队员再三询问是否需要休息时,三人为了不增加同事们的负担,表示能坚持,一定能完成任务。晚上10:00,三个人准时集合,跟随同班次队伍到达基地,且顺利完成了近8小时的检测任务。当她们完成工作脱下防护服的一刻,强忍腹痛的她们几近虚脱。头上渗出了层层汗珠,衣服早已湿透,这就是坚韧的吉大一院“战士”!持续近两月的奋战,队员的身体和精神都到了极限,陆续出现了腱鞘炎、心脏问题、感冒、过敏、神经衰弱、基础疾病发作等等,全体队员只有相互扶持,一次次挑战心理和生理上的极限。胸怀家乡抗疫大局,在困境中迎难而上,是他们用无言的行动诠释了吉大一院检验人的责任与担当。

 

第九篇章:科学高效,与病毒赛跑

夜幕降临,静态管理的城市变得更加寂静,移动车各区却依然灯火通明,好像夜空中最亮的星。由于标本量大且送达时间较晚,大量的检测工作只能集中夜间,为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医疗队合理排班,实行三班制,保证人停机不停。寒风中,大白们却始终挥汗如雨,各车、各区积极沟通,试剂从一区一板接一板传递过来,二区大白熟练地单手拧盖、移盖、加样、转八连排,仪器不停提取,三区扩增仪器一直高速运转。大白们快速却有序地穿梭于各车三区,不断加快进度,车上堆积如山的标本一层层减少,基地如一台巨型“永动机”, 24小时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


 


第十篇章:无畏寒冷,佑护你我他

午夜时分是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刻,医疗队感控组的队员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为了抵御寒冷,她们只能将羽绒服穿在防护服里,她们笑称自己是“胖大白”。感控组需要完成的工作琐碎复杂,采样、收集垃圾、消杀场地、监督穿脱、队内检测等等。每隔两小时,大家就会听到来自感控队友的呼唤:“请各车老师将垃圾送到车下,开始收垃圾啦!”,正是她们及时的垃圾处理和场地消杀,才能保证检测基地的环境质量;正是她们的“监督”,才能保证队员们的工作安全。当班队员完成工作后,为让队员们尽快充分休息,感控老师会在寒风中为队员们先行采集核酸,细心、贴心、暖心的她们让整支队伍充满家的感觉!

 

第十一篇章:分工明确、默契合作

凌晨是陆续报告核酸扩增结果的时刻,一张张实验记录单像天上落下的雪花一样不断被从扩增区传送到样本加样区,加样区的队友需要根据记录单上的结果对样本进行分类处理。“D72043、A7405、A71587初筛阳性,需要追阳。”“D714、15、16板全部阴性。”加样区的四名队友分工合作,一人读取记录单上的特殊样本号,一人在样本架上飞快的找出目标样本,一人对样本进行编号、分类放置并拍照上传,一人对挑出的追阳样本更换试剂加样复查。类似的场景在每一辆移动核酸检测车上上演,他们的合作有条不紊,如行云流水无需言语,一个点头、一个竖起的大拇指,就使信息准确传递,默契的配合为每一个即将到来的黎明增添光亮。


第十二篇章:精准无误,守一方安宁

“不合格标本已记录。”“复查标本已挂起。”“检测车已整点上报数据。”曲林琳带领数据统计护士徐雨婷及几名志愿者坚守在门卫的小岗亭里,进行数据上报工作。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攻坚期,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尤为重要。曲林琳克服人员不足的困难,始终保持积极工作状态,不断优化上报数据流程,对上报数据仔细研究、逐条核对、严谨把关,确保结果精准无误。43天,她带队坚持不分昼夜、每隔两小时一上报,不管标本何时送来,都将“第一时间”作为工作原则,累计上报数据高达353757次。他们的行动是这场战役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牵动着每一个吉林人民的心。曲林琳脸上写满了战“疫”过程中的疲惫与心酸,困了就在门卫岗亭的椅子上短暂休息,饿了就在岗亭里对付一口,他们凝聚起了无坚不摧的力量,守护着一方安宁。

 


第十三篇章:战地教学,秉吉大传承

许建成作为领队,每日坚持完成查验场地、协调物资、调试设备、工作布置、现场调度等工作。处理和解决完各种突发的状况后,他又化身“战地园丁”,开始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同学进行《实验诊断学》的线上授课。他利用自己每天仅有的三四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完成医疗教学双肩挑,时刻实践着医者和师者担当。不同于以往的线下教学,这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不仅要做课件、写教案,还要将课程进行直播。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许建成还在课前对学生们进行抗疫精神的宣讲,传道授业解惑之余对同学们进行精神洗礼。医疗队里共有19名像许建成一样的主讲教师,在支援的43天时间里,大家克服种种困难,一共完成了对3个专业200名学生共24次的线上授课,在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反响。言传身教胜过千言万语,“战地教学”不仅是专业学习,更是一堂堂生动的思政课,促进医学生们成长为未来的医学栋梁。

  


40余日的坚守,吉大一院支援吉林市检验检测医疗队用大爱与担当筑牢抗疫钢铁长城,他们传承和践行着白求恩精神,共克时艰、共待疫去,共享花开。


来源:吉大一院支援吉林市检验检测医疗队

提交:许建成
















相关稿件

  • 吉大一院内科学教研室举办第2季临床能力提升系列活动第八讲“PET-CT的临床应用”
  • 吉大一院团委受邀参加第一届全国党的群团工作学术研讨会
  • 吉大一院与吉大一院梅河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 吉大一院病房十疗区主任李杰当选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 吉大一院核医学科团队受邀参加中国医师协会第十二次核医学医师年会
上一篇:聚力同行,共谋发展——吉大一院线上举办2022年第一期转化医
下一篇:吉大一院“战地教学”系列活动——老年新冠患者如何自我管理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备案号:吉ICP备11003057号

联系我们

  • 发热咨询:0431-81879901-10

  • 总机:0431-88782222

  • 门诊: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1号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李嘉诚基金会
  • 自媒体

    欢迎大家通过我们的社交账号,自媒体账号了解我们更多的服务。

    • 智慧医院

    • 预约挂号

    Copyright © 2012-2021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