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一院重症医学科——抗疫战场“特种兵”
2022年3月初,奥密克戎肆虐白山松水。疫情当前,吉大一院重症医学科又一次肩负起抗疫使命,吉大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东、副主任王奭骥、护士长昝涛及副护士长徐艺纯带领大批医护人员逆行奔赴前线救治新冠患者。
从3月6日开始,吉大一院重症医学科陆续派出12批次(包括转战)共计35人次的医生、42人次的护士支援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吉大一院感染科、吉林市中心医院以及吉大一院二部参加抗疫工作。

在主任和护士长的带领下,重症医学人在抗疫前线多家医院组建了多个重症病房、普通病房、方舱病房,常常连续两、三天不眠不休地接收病人,既保证了患者的救治安全,同时也给予了患者无微不至的照护,缓解了病人的心理焦虑与负担。作为拥有众多抗疫“老将”的科室,多名医护人员在多家医院对没有抗疫经验的新队员进行院感防护培训及考核,确保新队员们能够安全有序地投身到抗疫工作中。

重症医学人不畏艰难,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和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做到细心了解每一名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每名危重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不放弃每一名患者,在抗疫前线开展机械通气、气管镜、血液滤过、血浆置换、ECMO等重症诊疗及高级生命支持技术,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科室留守的医护人员同样辛劳,闭环坚守在各自工作岗位上,ICU病房仍然昼夜不息,守护着最微弱的生命之光。吉大一院是此次疫情台风眼中的绿码医院,一个承接了全市50%以上急诊、门诊患者的生命绿洲,医院适时成立了内科综合病房。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洪祥带领11名医生、10名护士投身到过渡病房的工作。来自门诊、急诊、院内科室和综合疗区的多发伤、主动脉夹层、急性大面积心梗、重症感染、药物中毒、脏器功能衰竭的重症患者一个个接踵而至,在急诊与清洁区之间的重症过渡病房,吉大一院重症医学人用自己不畏艰辛的意志筑起了生命长城。

就是这样在前线与后方都发光发热的吉大一院重症医学科,2010年获得了第一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012年重症医学科入选长春市“十二五”临床重点科室,2012年再次获得了吉林省“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2020年获得了吉林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先进党支部”,2021年获得了共青团中央第20届“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柏文喜同志担任号长)。两年多的全国抗疫过程中,先后有10人火线入党;3人获国家级表彰:张东主任荣获2021年“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昝涛护士长荣获“中华护理学会2020年杰出护理工作者”,李红岩支援武汉获得2020年“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61人次获省级表彰,30人次获市级表彰;分赴不同岗位的抗疫团队分别荣获国家“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奖,以及“湖北省工人先锋号”等4项集体荣誉称号。
坚持战斗在最前线、最危难处!这是吉大一院重症医学科的优良传统和不变宗旨。能打硬仗、不畏艰难是这支“特种部队”的制胜法宝,期待山河无恙,白山松水依旧,春暖人间!
来源:重症医学科
提交: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