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锐出战,关“踝”备至——吉大一院二部抗疫救治医疗队手术战“疫”全记录
2022年4月13日吉大一院二部抗疫救治医疗队手足外科教授陈雷会诊了一名已经受伤骨折两周的新冠患者。在骨折期间患者辗转两家医院都未能得到可以实施手术治疗的答复,由于患者骨折移位、踝--关节脱位未整复,再不及时救治将严重影响患者日常行走,增加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

陈雷立即上报医疗队领队高普均和队长郑杨,医院当即协调医务科、手术室、麻醉科、消毒供应中心、骨科及手足外科医生集结手术团队,尽快安排手术。
陈雷介绍,患者损伤时受到冲击暴力导致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胫骨远端Pilon骨折,踝关节脱位,受伤已经两周,损伤处已经机化、纤维化,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及跟腱出现挛缩倾向,给关节的复位及骨折端的复位,极大的增加了手术难度,为精准复位脱位关节及移位的骨折并给予精准的固定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为了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医务科紧急调配正压通气面罩以解决手术时防护面屏起雾问题。经过手术团队与患者积极沟通,并缜密讨论推演手术过程,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后,于4月15日成功实施手术。
在平常工作中,此类手术亦是难度较大的手术,在新冠疫情下,外科医生需要克服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的闷热、起雾面屏的不良视野、长时间手术的疲惫等重重困难,这对外科医生的体力、耐力、毅力及技术是个极大的挑战,为此特地抽调了医疗队高辉、王井、刘鉴锋、窦义臣四位科室骨干组成五人手术团队,安排手术分工配合工作。


麻醉科刘博瑜,李杰,张晓娜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时发现患者情绪紧张焦虑,为安抚患者、尊重患者意见、保障手术安全,最终选择实施全身麻醉。虽然考虑到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风险较大,但一切为了患者,麻醉师们一致认为冒险也值得。
手术室护士长肖莹在第一时间安排手术准备的同时,立即组建手术配合小组术前讨论会,分析预判该手术配合中会出现的难点和重点,如:术前医护人员的防护、各种设备的准备、接送患者注意事项以及术后的消杀工作落实等,并给予计划相关应对措施。
4月15日手术当天,医疗队提前一小时进入红区手术室进行术前准备。查看相关仪器设备、准备手术器械、准备配合麻醉、调节无影灯位置……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当三层衣服(一层洗手衣,一层隔离服,一层一次性手术衣),三层手套,两层口罩和两层鞋套都穿在身上时,团队在和时间赛跑,麻醉安全平稳,医护娴熟配合,在历经3个多小时的手术后,手术完美结束,看着解剖复位的关节及骨折端,手术室所有的人都放松了紧绷的神经,虽然防护服内的衣服早已湿透,大家丝毫没有感到疲惫,手术成功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心中。
手术顺利结束了,患者安全的返回病房,手术室的工作还在继续,此刻肖莹护士长带领梁燕、杜鹏、宋尧、孙强四位护士顾不得配合手术的疲累,全方位不留死角的在进行手术室终末消杀,严格执行新冠阳性患者各种处理流程;从器械处理到空气消毒、物表消毒,再到地面消毒。坚决消杀到位不留死角,用她们严谨工作的态度,为保障后续医疗环境安全努力工作着。


作为吉林省急危重症新冠患者定点救治医院,吉大一院二部抗疫救治医疗队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不惧艰难,勇挑重担,以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科学严格的防控措施,做好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

来源:二部综合办公室
提交: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