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一院抗疫者说(103):4篇——武悦、郑瑞、王东娇、范业辉

武悦:
临危受命敢当先,虎穴龙潭冲上前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3月,本应是诗句里即将迎来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但是今年的3月,冬日的寒流依旧依依不舍,它窥视着大地的一举一动,似乎一旦抓住机会,就会忙不跌的袭回大地。
10日中午迟红丽护士长打来电话,“长春疫情肆虐,可能还需要一批人支援定点医院,你是党员,家里可有负担?”我回头看了一眼有爸爸和姥姥陪伴的孩子,说,“没负担!”虽无直面抗击新冠病毒的经验,但是,作为一名党员,我没有理由退缩,更没有理由懈怠,这是光荣的使命,更是我的职责所在。作为一名急诊危重症护士,拥有8年急诊ICU的工作经验,这些都让我拥有坚定的信念击败它!
晚20点,接到21:30集合出征的通知,我拎起行李赶往医院,见到了同时出征的百余名“战友”,大家尽管带着口罩,我却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了临危不惧,严阵以待。连夜培训,接收患者,吉林省肝胆病医院抗击新冠肺炎救治工作正式拉开了序幕......
每天的工作虽然简单却也繁忙,但是诸多患者“志愿军”会主动过来询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助,他们一句句强有力的话语似乎也成为我们强有力的后盾,“有没有啥活需要我们帮忙?有事就喊我们一声!”每当我们对他们说谢谢的时候,他们却总是说:“就当锻炼了!”疗区内的小患者也成为了护士阿姨们的小红人,来为我们画上最美丽的冰墩墩和雪容融。

转眼抗疫已月余,却也错过了孩子3周岁的生日,同我视频时她总是说:”妈妈,我爱你,你什么时候回来呀?”我总是告诉她,“病毒还没有打败,妈妈回不去呀。”她就抱着我的枕头使劲的闻,她说,这里面有“妈妈味儿。”
我们在外征战,医院就是我们的坚实后盾,队员们心里压力大,为我们安排心理疏导课程,队员们身体不适,药品立即送达,感控日日消杀,为我们提供了安全的休整环境,医院团委也在后方为一线抗疫医护子女提供线上辅导,就连肝胆医院的队员们,都对我们说,羡慕你们吉大一院的员工,真像样!有的同事甚至说:“我想世世代代为吉大一院工作!”

工作中曾见识到病毒的可恶,也曾有过无奈与恐惧,但是这里发生的点点滴滴却也是我毕生难忘的回忆,我的记忆里是每天与队友共同上下班路上的欢声笑语,是我们互相疏导的心照不宣,尽管天气愈热,尽管护目镜上的雾气模糊了双眼,汗水浸湿了颊背,但我一定会克服重重困难,发挥重症护理人的特长,照顾好每一位病人,让他们安安全全的回家。
虽然口罩遮住了我们的脸,但是请你们记住我们坚毅的眼神,记住我们“最美的样子”!

来源:吉大一院援吉林省肝胆病医院
抗疫救治医疗队 急诊ICU护理平台 武悦
提交:万佳欣

郑瑞:
支援急诊,“疫”战到底
康复护理齐奋战,支援急诊生死线;
众志成城不动摇,守护家园攻坚战。

新冠肺炎突如其来,让整个春城被按下暂停键。但是,吉大一院作为区域性中心医院,每日急诊科收治病人的压力却在不断激增。来自康复科护理团队的我及5位同事闻令而动,积极报名,迅速加入了急诊科支援队伍中。我的岗位职责是运送患者并辅助同事进行抢救,其余5位康复科护理同事分别负责患者分诊、留观患者巡视、环境消杀等工作。仅仅10日,我共运送患者检查、入院100余次,是平时运送患者的3倍有余。
争分夺秒生死线,不爱红装爱武装

疫情下的急诊患者治病难,通过层层阻力来到吉大一院救治,有些已经是病入膏肓。有一日,我刚运送患者检查归来,就看到一位患者因意识不清被送往抢救室。家属泣不成声,大声哭喊着“求你们救救我妈妈……”进入抢救室后,患者突发心脏骤停,由4名护士迅速分工、团队作战,有上呼吸机的、有监护建立静脉通路的、有给药的,我负责捏皮球辅助呼吸。经过一次次心肺复苏加除颤,一针针肾上腺素,一只只多巴胺,心电监护显示复苏成功,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我看到了家属满含泪水的双眼充满了欢喜和希望,那一句句真挚的感谢,让我也泪湿眼眶!

接到命令那一刻,我们毫不犹豫的冲到最前面。尽管在疫情期间支援急诊前线,每个人都可能面临被感染的风险,但是,我们康复科护理团队没有一人退缩,没有一句怨言,默默地履行着南丁格尔誓言。虽然穿戴面屏、手套和隔离衣为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但是,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有条不紊、不分昼夜的埋头苦干。汗水湿透衣物、7小时内不吃不喝,苦又有何妨!我们是守护医院防控疫情的桥头堡!疫情之下的急诊前线,抢救生命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看着在生死线上徘徊的患者转危为安,内心深处是一种心安,这次抗疫支援使我成长,使我更加坚定信仰。我们整个康复科护理团队都将继续不留余力、全力以赴,挥洒青春的热情为急诊护航。
图:康复科护理平台 郑瑞
撰文/编辑:郑瑞、护理部任辉
提交:任辉

王东娇:
逆向前行 众志成城抗疫情

我是吉大一院肿瘤妇科的王东娇,2022年3月24日,我有幸成为支援勇士路方舱医院-2号舱的一名逆行者。作为一名白医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必将拼尽全力、倾尽所能,冲在抗疫的最前沿,夺取抗疫最后的胜利。

4月13日24时,长春实现了社会面清零目标,看到这则令人振奋的消息,我们不禁泪目,勇士路方舱-2号舱承载了我们47名抗疫人的辛劳、汗水、情感与收获。记得3月24日下午,我们初到方舱医院时,病房施工改造还没有完全结束,在领队王兴龙副主任、医疗队队长于金海和护士长李欣欣的带领下,我们全员参与、统筹分工,从搬运、整理、打扫,到改进病房、规划分区,大家克服重重困难,在最短的时间使方舱收治达到标准。从3月25日凌晨,第一批80多名患者入舱,到目前我们已收治600余名新冠患者。从年龄最小的8个月,到年龄最大的84岁,在院患者单日最多时近400人。

方舱医院的工作与平时在院内的临床工作有所不同,每天我们从穿上“大白”开始,就不能吃、喝、上厕所…为尽量避免特殊情况发生,我们很多人在值班前2-3小时就开始尽量不吃、不喝。除了日常查房, 处理患者的各种不适,我们每天还面临大量患者周转,有时一天出院100多人,入院100多人。虽然每个人都感觉忙的脚打后脑勺,但看到一批批患者核酸转阴,一车车患者出院回家,我们觉得一切的付出和辛苦都是值得的。

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4月4日,我们方舱成立了方舱临时党支部,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我们每个共产党员更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更坚定了护佑人民生命安全的信念!虽然今年的4月,我和女儿的生日我都在抗疫一线,不能与家属团聚,但能身穿大白成为守卫生命的逆行者,使我和家人都倍感自豪。冬去春来,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吉林大地必将迎来一个活力四射的春天!
来源:吉大一院援勇士路方舱医院医疗队
提交:王兴龙

范业辉:
这一次换我出征,你守家
2020年的武汉,2021年的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在疫情肆虐之时,吉大一院人无不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白求恩精神,作为“双护理人”家庭的我们,在与爱人同时请缨奔赴一线时,我选择让身为共产党员的爱人成为抗疫战士,而自己作为守家人完成后方的责任与担当。
2022年3月,疫情卷土重来,这一次,我再次向医院请战,并于3月24日,跟随医疗队奔赴长春勇士路方舱医院2号舱开展抗疫工作。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工作中,凭借公主岭核酸采集任务的经验,主动承担对志愿者的防护培训工作;作为组长,在实施护理工作的同时,协助领队梳理各项工作流程,助力工作有序进行。

舱内可收治400名患者,年龄跨越8个月至80岁,因此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大的考验,秉承着吉大一院护理人五精四度的护理理念,我们四人小分队获得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看着一批批的患者治愈出院,防护服下的汗水与艰辛都是值得的。

春已至,疫将散!期待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刻,更盼春城恢复往日的热闹与喧嚣。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勇毅笃定,战无不胜!保卫家乡,吉大一院人在行动!
来源:吉大一院援勇士路方舱医院医疗队
提交:王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