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一院抗疫者说(101):罗霆——从下沉梅河到转战“疫”线丨吉大援吉林市中心医院重症救治医疗队
今天是吉大联合医疗队抵达吉林的第26天,但对于有些人而言,今天已是离家的第42天,他们就是第二批吉大一院派驻梅河医院的专家——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张志国和内分泌代谢科医生孙琳。早在梅河医院派驻期间,他们就已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主动请缨参加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为吉林省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

3月22日,他们刚刚从梅河返回长春,3月23日晚,接到医院组建医疗队出征吉林市的紧急任务,来不及与家人团聚就再次奔赴战场。此次支援吉林市,担任医疗队领队的正是吉大一院副院长、吉大一院梅河医院副院长邬巍,而我也非常荣幸的作为联络员随队出征。
邬巍副院长作为领队率领吉林大学联合医疗队113人,在抵达吉林的次日,经过一天的积极筹备,当晚就开始紧锣密鼓地接收患者。面对患者量激增,病情复杂,省派来自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的30名护理人员加入医疗队。作为领队,邬巍副院长牢记校党委姜治莹书记及院党委吕国悦书记的嘱托,时刻心系患者,每天参加医疗组的早交班及国家专家组的线上交班,及时掌握跟进患者的救治情况。除此之外,他始终关心着队员的身心健康,每天晚上也要前往医院,探望值班的医护人员,叮嘱队员们无论是在医院还是驻地都要加强感控意识,做好自身防护,只有确保全员安全,才能更好地救治患者。由于异地作战且吉林市尚处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医疗物资、治疗设备、生活物资都十分短缺,邬巍副院长通过各种途径为医疗队争取更多的资源,全力保障队员们的生活所需,让所有人放心地在前线战斗,此外,在吉大一院党委吕国悦书记和邬巍副院长的努力下,在梅河口市委市政府的统筹调配下,4月2日,来自梅河新区3大卡车的捐赠蔬菜礼盒送抵吉大一院,为日夜坚守在长春市、吉林市抗疫一线及医院后方救治岗位上的广大医护人员送上了一份温暖与感动,使得一线工作的队员无后顾之忧。

张志国副主任作为医疗四组组长,深知责任重大,虽不是重症医学专业出身,但作为带组教授的他凭借丰富的临床和管理经验,很快便将组内不同科室的医生融合在一起,按专业、能力进行分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他带领的医疗小组目前已经累积救治合并基础重症或危重症新冠感染患者11名,其中8名患者出院或转科继续治疗。认真严谨的他经过26天的边战斗边学习,已经赢得了医疗队全体队员的信任和肯定。在重症医学科张东主任转至省级专家组后,由张志国副主任接替医疗组组长主持日常救治工作。

孙琳作为医疗四组的一员,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专长,由于此次救治的患者多为高龄患者,许多新冠患者合并糖尿病,孙琳在管理组内患者的同时,积极为其他组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进行会诊,给出专业性的会诊意见,合力优化患者的治疗方案。此外,孙琳作为吉大一院的教学精英,每日牺牲休息时间,主动承担组内重患病例线上汇报PPT的制作工作。医疗队及时有效的救治工作、思路清晰的病例汇报得到了国家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而作为联络员的我,努力做好大家的后勤保障工作。除了日常协调筹措分发医疗及生活物资、调拨班车、采买队员所需的一切用品外,由于疗区患者量激增、病情复杂、护理压力大、人力不足,而中心医院环境有限,患者外出检查成了棘手的问题,为此,我主动请缨加入“检查小组”,协助高岚护士长、李洋主任每日推患者去做头、肺、腹CT等各项检查,能为医疗队分忧,也让我这次的支援工作更加充实。

在此次长春受疫情波及之时,梅河口市委市政府及梅河人民从物资到人员倾其所有支援长春,这份恩情铭记于心。期待疫情的阴霾早日散去,家乡无恙。不负梅河深情厚谊,履约创效,吉大一院派驻梅河医院的专家将再临梅河,全力打造有诊疗特色、有人才梯队、有差异化发展模式的吉林省东南部区域治疗中心,让我们一同期待,期待洗去征尘的吉大一院、吉大一院梅河医院明天会更好。
来源:吉大援吉林市中心医院
重症救治医疗队 罗霆
提交:罗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