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一院抗疫者说(100):勇士路方舱医院手记3篇——刘美玲、陈蕾、宁均

一封感谢信放在我的手里很轻很轻,但放在我的心里却是沉甸甸的。是荣誉、是嘉许、更是责任。让我心里十分温暖,更让在一线奋战的我充满信心和力量。
2022年4月3日是我在方舱医院工作的第十一天,我低头忙着手里的工作,入院患者井然有序地排起长队。突然耳边传来婴儿的哭声,接着是女士的哭声,声音越来越大,由远及近,我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出来查看情况。此时,一个女士怀里抱着几个月的婴儿映入我的眼帘,妈妈不停地说:“宝贝不哭了,是不是可疼了?”只见孩子额头上有一个又红又肿的大包,看着让人心疼。我儿子也刚刚满18个月,感同身受的我赶紧接过孩子,检查伤情,原来刚刚婴儿车没放稳,孩子摔倒在地上。经过医生检查,孩子没什么大碍,我悬着的心也放下了。前面排队的人都主动让出一条路,都说要让孩子先办入院,此时我内心充满了感动,这真是“疫情无情,人间有爱!”
我快速为她们办完入院手续,抱着大哭的宝宝,跟她说:“宝贝不哭,有阿姨在呢,宝贝乖啊……”她像听懂了我的话,居然不哭了,一双清澈的眼睛看着我,直抵心灵,看着她红肿的脸,还冲我发出咯咯的声音,初为人母的我瞬间破防,泪水瞬间滑落。生活用品、洗漱用品,我都一一送到她们手上,安顿好她们我才安心下班。宝妈哽咽说:“谢谢美玲!”我笑笑说:“都是我应该做的。”
初来乍到的恐惧、对相关疾病知识的缺乏,这一切让入院第二天的宝妈出现了奶水不足的情况,我们的领队李欣欣护士长得知情况后,格外关注此事,在第一时间调配物资,协调力量,连夜将水果、牛奶等物资送至患者床旁,并且派专人对宝妈进行心理疏导、讲解病情相关知识,排除宝妈的忧虑,使其安心住院,快速康复。再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宝妈也放下心理负担,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宝宝终于不用挨饿了。
再次来看小宝的时候,她冲我咯咯地笑,张着小手要我抱抱,这一刻,我为自己是一名医务人员感到自豪。这是一幅来之不易的温馨画面,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我们这个团队50名医务工作者共同努力、协同奋战的结果,这份荣誉是属于这个团队的。这封感谢信属于这里的每一位医护人员,更是属于我们吉大一院的。我会将这份感谢化为力量,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民服务!

我是吉大一院骨关节及运动医学护理平台的陈蕾,这突如其来的疫情虽然只是历史长河里的一粒尘埃,但落到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身上都是一座沉重的大山。3月24日经过短暂但振奋人心的出征仪式后,我随队赶赴吉林大学勇士路方舱医院2号舱,根本来不及休整,刚刚下车的队员们便直奔方舱开展准备工作。当医疗队员们穿上防护服、带上护目镜的那一刻,“战斗”就已经打响了。这是一支由47名“勇士”组成的队伍,当天夜里就开始有序收治病人,患者数量越来越多,我们工作强度只增不减。
截止到4月13日吉林大学勇士路方舱医院2号舱共收治患者601例,出院367例。患者入院后,出现的问题也随即而来,没有水,我们就一桶一桶搬;没有生活用品,我们就一件一件送;饭到了,我们就一盒一盒发......特殊的患者我们费劲心思想办法沟通,最小8个月,最大84岁,我们都尽最大的努力提供更周到的关爱,疏导他们的焦虑,鼓励他们积极面对,争取早日回家。对我而言,从未想过自己会如此勇敢、如此有力量。经常听到病房的患者们对我们的工作表示一致赞赏,经常听他们说:“虽然知道你们是谁,但从未看过你们的样子,一定是漂亮、善良的姑娘,眼睛那么美,声音那么响亮。”在这里的日子,让我感受到人间真情是病毒阻挡不了的。
4月9号,完成当天工作后返回驻地,接到噩耗,爷爷走了,一切来得太突然,但我没有过多沉浸在悲伤中,舍小家为大家,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不枉生为华夏儿女。虽然我是有着11年党龄的老党员,但在吉大一院支援吉林大学勇士路方舱医院临时党支部共有的8名党员中,我是最年轻的一个,我要发挥自己的力量,牢记自己的职责,护佑人民的生命安全。休息一天处理完一系列事宜后,心有暖意、以忠代孝、化悲痛为动力,我重新回到了岗位上。
经过科学的部署和有效的救治,我们终于在这场战疫中取得了阶段性的争利,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原本被填满的病房有了空床,这是一支神奇的“临时军队”,各司其职、迅速磨合,像机器上的齿轮一样急速运转着,我相信这就是集体的力量。抗击疫情的脚步从未停止,希望也越来越清晰,让我们静待疫散花开。

我是吉大一院普通妇二科宁均,按照医院的工作部署,我响应号召、主动请战,参与了支援吉林大学勇士路方舱医院的抗疫工作,要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我克服家庭困难,将两个年幼的孩子托付给了年迈的母亲独自一人照顾,二孩未满2岁,被迫戒奶,我的爱人也早已参与到吉大口腔医院的抗疫工作中。3月24日,我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坐上了前往方舱医院的大巴。到达方舱医院后,大家迅速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在领队王兴龙副主任和李欣欣护士长的带领下高效地完成了统筹分工、物资整理、病房改造和分区规划等工作,竭尽全力使方舱医院达到了收治新冠患者的标准。3月25日凌晨,我们高标准、高效率、零失误地完成了首批转运患者的安置。
大战大考见大局,急难险重显担当。4月4日,对于勇士路方舱医院是意义非凡的一天,医疗队成立了吉大一院援吉林大学勇士路方舱医院临时党支部,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主动担当作为,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坚守防疫一线。作为一名医生,一名与病毒对抗的战士,我理应在防控疫情的阵地与同事们一起更加努力作战,为我们的家乡出一份力,我的孩子们也一定会以他们的妈妈为骄傲!
在方舱医院的日常工作中,不敢吃饭、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是我们这些“大白”的工作常态,不辞辛苦、不畏艰险是我们的信念,全面细致完成每一位患者的诊治是我们的目标,使患者病情康复、走出方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愿。由于人员相对短缺、任务繁忙,我们不能及时接到家中的电话,不能随时随地与家人进行视频通话,每次趁空看到熟睡的二宝、辛苦操劳的丈夫、爸妈和似乎成长了很多的大宝,我的心中便更多一分安心与坚定。
所有抗疫人员走出家门来到一线,就是为了我们的家人能尽快结束隔离的生活,为了我们的家乡能早日恢复以往的生机。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在四月共同迎接长春最美的春天!
来源:吉大一院援吉林大学勇士路方舱医院
抗疫救治医疗队
提交:王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