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后方不惧重症、全力救治——吉大一院心血管内科疫情期间诊疗纪实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坚守岗位,用一颗颗滚烫的心去勇敢、去奉献、去希望,暂停的城市里,依旧每天上演着“人世间”的故事。
本次疫情 ,吉大一院心血管内科派出50余名医护人员支援抗疫一线,心内人遍布在省内多家定点医院承担着医疗、护理工作,特别是由吉大一院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主任郑杨带队的重症团队,承担了大量的新冠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忙碌中彰显医者之担当。
留守后方的心内人,以医院为家,闭环工作,全力保障心血管内科急诊接诊、急诊手术、病房管理及门诊接诊的正常运转,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重症心肌炎、心衰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了医疗保障。医护团队克服人员紧缺的困难,在严格规范的二级防护下,彻夜不眠。尽管急性心梗需急诊绿色通道行冠脉介入手术的患者及急危重症患者越来越多,医护团队依然全力奋战,病房内择期手术也有序开展。每一名医护人员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死神赛跑,抢救患者的生命。

4月10日吉大一院心血管内科应用“救命神器”ECMO(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无创呼吸机、临时起搏器成功拯救了一例爆发性心肌炎的患者。这个25岁的小伙子是一名医护工作者,在疫情期间坚守岗位,一天前出现胸闷症状,就诊于吉大一院急诊科,心电图检查发现似急性心梗改变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急诊给予临时起搏器植入并行冠脉造影检查,冠脉无异常,诊断为急性爆发性心肌炎。后收入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不到五小时,患者突然出现急性左心衰症状: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在病情恶化的紧要关头,吉大一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佟倩、副主任王宇石、护士长于水果断作出决定:先给予患者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ECMO植入小组王全伟医生迅速到位,在心脏彩超的辅助下,及医护团队的配合下,紧急给予患者穿刺插管,床旁置入ECMO辅助治,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转危为安。


闭环管理期间,除了急性心梗以外,吉大一院心血管内科还接诊了很多心衰、心律失常的患者,一些因心率缓慢出现晕厥的患者需要进行起搏器植入治疗,副主任李航和李树岩克服种种困难,在三级防护下为患者安装起搏器,其中还为高龄躁动的患者在麻醉下进行了起搏器植入术。

李航教授三级防护下行起搏器植入术

李树岩教授为患者进行起搏器植入术

三级防护下的急诊手术并不容易,术者不仅需要穿着全套的防护装备,还需要穿着近30斤的铅衣进行手术操作。随着急诊收治患者的日渐增多,急诊手术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甚至每天会进行十几台急诊介入手术,24小时的一班下来,往往男医生们都身心疲惫,更别提在体力、耐力上相对较弱的女医生。但在心血管内科急诊手术室我们看到了一个娇小的身影——吉大一院心血管内科副教授郝守艳。郝守艳用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坚守在心内科急诊导管室,不怕苦不怕累,为挽救患者生命而努力着。

郝守艳副教授急诊手术中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在疫情这场特殊的战斗中,吉大一院心血管内科全体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不辱一身白衣,每个人都是最坚强的“战士”!待疫情褪去,待山河无恙,我们一定不负春光!
来源:心血管内科
提交:孙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