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公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EN
#
  • 首页
    • 大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领导班子
    • 硬件建设
    • 医院文化
    • 历史沿革
    • 医院风光
    • 联系我们
  • 党建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史学习
    • 廉政建设
    • 党务公开
    • 党建学习
    • 医德医风
    • 组织发展
    • 组织结构
  • 医疗管理
    • 医务动态
    • 核心制度
    • 医疗质量管理
    • 医疗安全
    • 依法执业
    • 应急管理
    • 病案管理
    • 器官捐献工作
  • 科研部
    • 科研概况
    • 重要通知
    • 科研管理
    • 教研人员
    • 学科建设
    •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展示
  • 教学部
    • 教学部介绍
    • 最新消息
    • 人员介绍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住培教育
    • 技能中心
    • 留学生教育
    • 博士后管理
  • 门诊管理
    • 门诊动态
    • 就诊指南
    • 特色专病门诊
  • 护理天地
    • 护理动态
    • 天使风采
    • 招聘信息
    • 在职培训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风采
  • 社会工作部
    • 关于我们
    • 专业服务
    • 医疗救助
    • 志愿服务
    • 公益活动
    • 社工实习
    • 行业交流
    • 取得荣誉
  • 统战工作
    • 工作动态
    • 信息公告
    • 民革
    • 民盟
    • 民建
    • 民进
    • 农工党
    • 农工党
    • 九三学社
    • 无党派人士
  • 出版中心
  • 外联工作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快讯

吉大一院抗疫者说(86):重症护理人,无愧于新时代的使命

作者:xuchen 发布时间:2022-04-11 点击数: 打印 字体【大 中 小】

微信图片_20220406174748.png
陈晶:愿山河无恙,你我皆安


我是重症护理人,随着疫情形势的严峻,身边越来越多的同事投身到了一线工作中,医院也实行了闭环管理,吃住在医院。3月31日,在闭环管理的我们接到了领导的通知,支援吉大一院二部,心里又激动又紧张。自从疫情发生,身为护理工作者早就想参加抗疫,之前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去抗疫前线,这次发生在自己家乡我终于能做些事情,我是高兴的,但作为抗疫新人小白,对于实际情况还是有些茫然。医院对我们特别支持和关照,出发前给我们每个人拿一套防护服练习,领导说:“这次我们护理的都是重症,一定保证自身的安全,这时候就不要怕浪费了,每个人都要练一遍再出发!”就连培训的老师都说,送走这么多批人从来没有一次拿这么多防护服练的情况,此刻我们心情是复杂的,感动又紧张又振奋。可见我们任务的艰巨,更感到医院对我们的关爱。吕国悦书记和刘彬院长亲自为我们送行,吕书记说:“如今我们面临的形势依旧严峻,随着轻症的治愈,随着基础疾病的加重,给治疗带来了难度,所以我们面临的都是有基础疾病的重症和肿瘤患者,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挑战。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展现重症护理人的素养了。”带着领导们的重托和希望,我们出发了。

没有真正穿过防护服工作的我们,到达医院后便开始在老师们的指导下穿防护服,快速进入监护室。护目镜上的雾成了我最大的挑战,看不清监护的数字,看不清患者的脸,看不清护理记录单上的字让我变得紧张,正当这时我护理的爷爷是气管切开的患者,咳嗽有痰了,我勉强镇定地说:“爷爷,我给你吸下痰,有点难受,你忍耐一下。”我尽力从护目镜微弱的缝隙看下去好不容易将吸痰管下到了气道,见爷爷得到了缓解,这一刻我特别开心,仿佛又回到了初到医院工作的时候。虽然我已在ICU工作8年了,可此刻我们却要更加小心,除了自身的安全,更想把我们的“家人们”平安送回家。愿山河无恙,你我皆安!

微信图片_20220406174748.png
郭亮:为家乡而战

北国春城——长春,我生活了近十年的地方。依然记得长影消夏节的灯光,南湖湖畔、净月潭边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这有山、万达、桂林路琳琅满目的小吃和拥挤的人海。长春用她独有的方式陪伴我度过了青涩微甜的大学时光,用心呵护着我一点点的成长。现在她病了,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不论前路如何艰难困苦,我都要为了她,为了我身后充满期待的目光而战!

从省内一线到通化再到长传,现在,我在吉大一院二部,在重症监护室里面。深夜守护在患者身边,白天我是小朋友的大哥哥、是大爷大娘身边的孩子。我的护士长昝涛经常对我们说:“要把每一位患者都当做自己的亲人一般来照护。”我时刻不忘当初许下的南丁格尔誓言!记得2020、2021年结束支援时,望着身边同事跟爱人子女热情相拥,明明身在人海的我竟会感到孤单,父母年事已高,我内心告诉自己,我是一个男孩子,必须坚强。

虽然N95口罩压破了我的鼻梁和耳廓,虽然护目镜上的水雾将我的视线阻挡,虽然身着密封的防护服使众多操作不便,虽然我们不分昼夜跟时间赛跑,有太多太多虽然,但是我知道,黑夜终将散去,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等到这次疫情过去,我想找一个女朋友,跟喜欢的人在一起观山看海,听溪水长流……

微信图片_20220406174748.png
王丽丽:“打病毒”的妈妈

作为综合ICU的一名护士,一名共产党员,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我的时候,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3月31日吹响了紧急调配支援吉大一院二部的号角,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当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顽强的战士,是生命的守护者,肩负着领导的嘱托,人民的希望!

护理危重症感染者的过程无疑是艰辛的,也是困难重重的。闷厚的防护服、勒紧的手套、模糊双眼的雾气,这些不利的外在因素也增加了血滤、气管插管、上呼吸机和俯卧位通气等相关护理操作的难度,我们也必须更加小心。除此之外,很多患者不能自主进食,需要我们用更多的耐心去沟通,疏导他们克服烦躁恐惧的心理,给他们加油打气。 

自疫情初始已有近一个月没有见到女儿,15个月的她很懂事。回家取东西时候,我站在门外,她在屋里远远的对我挥手,拍拍胸口,意思是“想妈妈”,但却从未哭闹,也不要抱抱。还不怎么会说话的她,视频里每次问她,妈妈干什么去啦?她都会说:“打毒”。在她的世界里,她还不知道病毒是什么,妈妈为什么还不回家,但是我相信宝宝终会理解妈妈在抗疫前线勇敢奋战的意义!

暗夜终有破晓时,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街道上会再次人声鼎沸,我们也定会摘下口罩。

微信图片_20220406174748.png
王晓亮:快速成长的第一天

开始支援工作的第一天,天气晴朗,我们30人小组进了红区。我的班是从13:00---17:00的,心里有些紧张。怕自己穿脱防护服不到位,怕自己会感染,也怕会交叉感染,怀着忐忑的心情,我被分配到了六楼东病区,我们4名护士管理73名患者,由于这个病区是我们第一天接管,东西在哪找不到,这一天感觉都是在忙乱中度过。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防护眼镜和面屏穿梭在病房。这的病人都是病情比较轻的,有一些基础疾病,年龄也偏大的患者。她们可以下床活动,可以自理,她们的心态很好,积极配合治疗,病情都很稳定。但也有些小插曲。一个病人左肩膀脱臼了,不敢动,疼痛难忍。我们立即安抚病人回到病房,积极联系骨科医生给予处理。另一个病人心脏不舒服,我们立即安排心电图检查,联系医生处置。又一个病人发热了,我们一面联系医生,咨询是否用药,一面告知家属怎样物理降温。诸如此类的事情随时发生,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当我的防护服里汗流浃背,当我的眼镜内充满了“泪花”,我在不知不觉中已度过了四个小时。组长过来提醒交接班,这时我们才抬眼看了看时间,差5分钟就到17:00。到下班时,我们送走1名患者出院,接收了新入院的7名患者,到我们下班时共有79名患者在病区。我们充当了护理员,帮他们换床单、被罩,进行床头消毒、垃圾运送、晚餐配送;又承担了服务队的工作,到楼下接新的病人进来,再送走出院的病人。

这是护理工作的一个全新体验,是快速成长的一天!

微信图片_20220406174748.png
周欢欢:勇毅笃定,战无不胜

我是吉大一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士,我从未想过自己能够奋战在抗疫一线,而此刻我感恩自己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这次参加抗疫弥补了内心的愧疚与遗憾,当年武汉疫情,老爸希望我能勇于参加抗疫,由于我女儿不足两岁我没有参加抗疫,作为农民的老爸文化程度不高,但他有一颗善良的心,只期望培养的孩子能为国家做出点贡献,就没有白读书。虽然在重症监护室工作九年,但是护理新冠病毒重症患者还是第一次。援鄂同事们在出征时教我个人防护、驻地消毒流程,鼓励我,来自同事朋友们的关心和期盼让我没有退缩和懈怠。

工作第一天,细心的护理组长华洪柱请马艳春老师带我进出红区,马老师很专业熟练,虽然我们之前互不相识,但她热情有爱帮我检查穿好防护装备。出红区时,马老师又耐心教导我脱防护服需要注意的细节。在监护室我们交接班时,所有人都认认真真护理这里的每一位患者,大家携手抗疫,保卫家乡。虽然防护服很热,一些护理操作不便,监护室的工作很累,但是下班小伙伴们互相鼓励与关爱,让我内心充满信心。

来吉大一院二部工作的第三天,我护理的三位患者中一位高钾血症患者需要行血液净化治疗,时间紧任务重,然而房间很热,我早已满身大汗,很快就口渴了,但看着患者被病痛折磨得很让人心疼,我加快自己工作速度,尽自己最大努力给患者早点行血液净化上机治疗,看到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内心有一种喜悦,开心自己是一名重症护士,在患者需要我的时候,我能贡献一点点力量守护生命。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勇毅笃定,战无不胜。

微信图片_20220406174748.png
邹悦: 无愧于时代

“长征永远在路上,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曾经,我们的前辈在和我们差不多的年纪在起义,在作战,在用生命谋太平。而我们这一代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新冠病毒把前辈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太平盛世按下了暂停键,于是我们这一代人开始了与病毒作战的使命。

封城,停运,建方舱……面对病毒的挑战,医护人员在密不通风的防护服下开始了长征之路。我是吉大一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士,当我接到支援吉大一院二部的通知,我毅然成为了大白中的一员。面对病毒,心中曾有过焦虑,有过不安,但更多的是想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还春城一方净土。走进新冠监护室,面对有着较重基础疾病的患者,穿着防护服进行护理工作简直就是挑战。层层手套影响了穿刺的准确率,护目镜的雾气一次又一次模糊了双眼,随着天气逐渐升温汗水渐渐湿透了衣背……但每一个人从来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从来没有向困难低头,因为我们心中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让每位患者平安出院!”

在大家团结一致、充满干劲的氛围中,救治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每天都有一批批患者健康出院,这给了我们更多成功的希望。我想说:“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当时代的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我们能做的就是: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屡责于行,在疫情中站在前,冲在前,干在前,我们这一代当无愧于时代!”


来源:吉大一院二部抗疫救治医疗队

提交:丰小星










相关稿件

  • 吉大一院内科学教研室举办第2季临床能力提升系列活动第八讲“PET-CT的临床应用”
  • 吉大一院团委受邀参加第一届全国党的群团工作学术研讨会
  • 吉大一院与吉大一院梅河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 吉大一院病房十疗区主任李杰当选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 吉大一院核医学科团队受邀参加中国医师协会第十二次核医学医师年会
上一篇:吉大一院抗疫者说(87):勇士路方舱医院2号舱——感控护士的
下一篇:吉大一院抗疫者说(85):以梦为马,活成白医人应有的样子!—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备案号:吉ICP备11003057号

联系我们

  • 发热咨询:0431-81879901-10

  • 总机:0431-88782222

  • 门诊: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1号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李嘉诚基金会
  • 自媒体

    欢迎大家通过我们的社交账号,自媒体账号了解我们更多的服务。

    • 智慧医院

    • 预约挂号

    Copyright © 2012-2021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