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一院传达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姜治莹疫情防控会议讲话精神并部署下一步抗疫工作
4月9日20:00,吉大一院召开全院中层视频会议。党委书记吕国悦传达了4月8日吉林大学疫情防控工作专题视频会议上姜治莹书记讲话精神,介绍了全院整体工作情况和重点工作情况,分析研判了当前和接下来一段时间内面临的重点问题和挑战,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部署。全院中层干部及各党支部书记500余人线上参会。院长刘彬主持会议。
吕国悦指出,当前吉大一院全院出击、全员抗疫,与奥密克戎病毒持续鏖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在经历了夜以继日的连续艰苦战斗的情况下,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不容松懈、不能懈怠、不可麻痹。难字当头!吉大一院人,不退缩、不推诿、不辞苦、不怕累,倾尽所有、倾尽全力、冲在最前沿、守在最险关!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的共识:筑牢疫情防控救治防线、保障百姓就医需求、保住吉林医疗防护底线,这是吉大一院70多年发展历史中的一次重要大考!这是吉大一院作为“国家队”的使命和责任!这就是“医之大者”的担当和气魄!
吕国悦介绍,此次疫情防控中,吉大一院的救治任务重、支援点位多、感染风险高、一些新变化和新问题层出不穷,医院需要顺时而动、顺势而为,及时动态调整方案应对复杂多变的工作挑战。为了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吉大一院及时传达和贯彻吉林省委省政府和吉林大学党委的历次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统筹调度、动态部署、主动出击,全院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力保分工明确、强化责任落实。当前,有1900人死守抗疫一线的4家定点医院、转战8个方舱医院、奋战吉林市核酸检验检测一线、开展咽拭子标本采集。所在学科几乎覆盖了全院95%以上,除内、外、妇、儿等必备学科外,还有多个辅助学科。截至目前,几家定点医院累计收治患者5500余人,治愈出院率均超过了50%。吉大一院国家紧急救援队和5辆特种车奔驰2000多公里,转战7地,救助1万余人次。核酸检验检测队伍,以日均1万多管的检测工作量抢占速度高地,累计检测30余万管。咽拭子标本采集团队完成20余万人次。
吕国悦介绍,在医院后方,有近3000多名医生、护士、医技人员以院为家、闭环工作,保障院内急诊、门诊、发热门诊、住院患者救治。3月1日至目前,累计接诊15.7万余人次,其中门诊12.6万余人次,急诊2.7万余人次,发热门诊3300余人次。检验科检验检测50余万人次。入院患者 9400余人次,出院患者近1.4万人次,目前在院患者近2000 人。手术5000余例,其中三四级手术3000余例。互联网医院 6400余 人次。急诊接诊量是省内之最,承担了全市50%的院前急诊量。吉大一院开辟了“3+X”大急诊综合疗区三级收治模式,30余个科室300余人组建了“战时”急救团队,打通全院壁垒、整合资源,为急诊危重症患者拓宽绿色通道,在特殊时期,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保障患者就诊。与此同时,吉大一院的1000多名行政人员、保安、保洁、工人支起行军床、住在办公室、走廊、车厢,全力提供着后援保障。医院不计代价,后勤部、采购部等科室克服一切困难为一线和后方的餐食、住宿、物资、耗材、设备等提供保障。
吕国悦强调,疫情防控升级以来,国家卫健委、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吉林大学党委等上级组织持续关注、支持吉大一院的抗疫工作,国家指导专家组对吉大一院抗疫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体现了各级组织和各级领导对吉大一院疫情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关怀。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吉大一院在一线成立的7个临时党支部、后方的93个基层党支部、2800余名党员干部奋战一线,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疫情以来,全体院领导班子成员身先士卒,3位投身定点医院一线,其他院领导住在办公室,下沉一线、现场办公、24小时在医护人员、患者身边,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判问题。
吕国悦指出,大疫即大考,考验的是一院人的专业、责任、勇气和毅力!吉大一院的教职工中,有的人为了确保各个环节顺畅,忙得连续十几个小时才能吃上一口饭;有的人一个月不敢和年幼的孩子视频;有的人每日在吉林的寒风中忍受着彻骨的寒冷;有的人手上磨出了大水泡,第二天还在继续坚持;有的人夫妻共同奋战在抗疫一线;有的人刚做完手术没多久就请缨上了一线;有的人不仅没能和过世的亲人见上最后一面,还在坚持承担着每日繁重的工作任务……
吕国悦分别介绍了4家定点医院的总体支援情况、医护力量调配情况、开展救治情况、患者治愈率等。他指出,吉大一院在定点医院的支援工作中,总结和开展的一些特色的工作模式广受关注。如开辟儿科专区、老年病专区、重症专区、孕产妇专区、肿瘤专区等分级分层分区管理;在儿科疗区采取“家庭聚集式”救治的模式;开展心理治疗;发挥多学科优势救治危重症患者等。3月24日,央视报道了吉大一院的儿科专区建设情况,作为全国疫情防控下精准治疗的典型做法,多个栏目滚动播出;4月1日,央视新闻1+1直播连线吉大一院的曹杰教授,专业、精湛的水平,赢得了广泛的赞誉,鼓舞了团队士气;4月4日,央视晚间新闻报道吉大一院在疫情防控形势下首创的“3+X”大急诊综合疗区三级收治模式,为全国提供了模范样板。此外,他还介绍了吉大一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支援方舱医院建设、吉大一院医疗队支援长春勇士路方舱医院救治工作以及支援核酸检验检测、咽拭子采集和省派专家情况。
吕国悦指出,3月1日以来,吉大一院以对患者负责、对医护人员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严格落实国家卫健委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坚持“应收尽收”原则,抓住“四个重点”——重点人群、重点区域、重点措施、重点患者的防控要求,开辟“绿色通道”保障急危重症及时就医,打通了院内科室壁垒、区域界限,在全国首创了“3+X”大急诊综合疗区三级收治模式。所谓“3+X”,就是在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急诊儿科等收治中,各设立综合疗区,作为急诊患者收治缓冲疗区。该模式采用分层诊疗、分级救治原则,对患者进行个体化一人一方案治疗。将既往二线转诊治疗模式调整为三线转诊治疗模式,设置“急诊内、外、儿科”→“各综合疗区”→“专科治疗”三层级。以区域为划分,抽调院内老中青三代精锐力量组成急诊区域专家组和综合疗区会诊专家组,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诊,并将会诊意见反馈临床,全面提高急危重症患者会诊质量、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目前,建立了19个过渡区域,共扩展了300余间单间过渡病房,能容纳近900余人的急诊需求,比以前的急诊救治能力提升了50多倍。
吕国悦还介绍了患者转运、规律性治疗、精细化管理、互联网医院、在线教学、学生管理等工作情况。3月11日到22日12天内,为配合做好省内资源调配,全院41个临床及职能科室完成了3家定点救治医院、4次大转运,近300次救护车院际间往返,近700名患者全部平稳转运;3月14日起,吉大一院陆续开放了透析中心、放疗科、小儿血液科、肿瘤科、小儿肿瘤科、血液科的规律性治疗项目,规范整合规律性治疗综合疗区,为肿瘤放化疗、血液透析等规律性治疗的患者提供医疗保障;特殊时期,院内坚持患者救治和疫情防控两条主线齐头并进。动态发布了30余项精细化管理细则,严格落实院内区域闭环管理;持续地通过公众平台和社会媒体推广互联网医院,进一步满足疫情期间百姓就医需求;“战地教学”等特色工作探索出了特殊时期的医学教育的创新模式。
吕国悦指出,必须以科学的研判、理性的思维、正确的认识,去对待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他结合2020年带队支援武汉抗疫的实际经历,总结了本次疫情防控在患者整体情况、对病毒的认知程度以及技术能力等三个方面存在的不同。结合前一阶段疫情防控工作实践,指出吉大一院面临的挑战仍非常艰巨,需要理性客观地认识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定点医院的重症救治任务繁重;第二,医院急诊的救治任务繁重;第三,医院肿瘤、血液等规范化治疗的任务严峻;第四,院内感控是一道必须坚守的红线;第五,本次疫情防控中医患的心理疏导需求量增加;第六,后勤保障需要过紧日子;第七,舆情压力巨大。并逐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理性研判,引导广大职工做好持续作战、团队作战的准备。
吕国悦强调,吉大一院已经迎来了这场战疫的最紧要、最吃劲、最关键的时期。他希望广大职工从宏观层面上,当不坠青云之志;中观层面上,当咬定青山不放松;微观层面上,当莫听穿林打叶声。希望大家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养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防控指示中提出的“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总策略、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始终保持慎终如始、久久为功的态度,拿出巩固成果、扩大战果的硬招。希望大家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阐释的“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北京冬奥精神,在实际的工作中,胸怀家乡抗疫的大局,展现新时代医者的自信,在艰难困境中勇于迎难而上,在救治患者和医院管理中追求卓越,全院人携手同心,立足当下,创造着属于每个人的未来。希望大家充分发挥能动性、主动性,提高主人翁意识,不是等、靠、要,而是想事、干事、成事,增强坚持不懈的定力,砥砺攻坚克难的勇毅,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誓不还!希望大家传承和践行白求恩精神,坚守初心,不负使命,持续奋战在家门口,继续护佑同胞亲人,坚决守护吉林大地!
吕国悦指出,接下来,要统一思想认识,保持高压态势,认清当前形势的严峻性和下一阶段工作的艰巨性。要磨炼攻克难关的毅力、保持现有成果的定力、增强持续作战的耐力,在疫情歼灭战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坚持与国家、省市疫情防控部署保持同频同步,咬紧牙关、坚守岗位、全力以赴。要吸取经验教训、补短板强弱项,坚决做到闻令而动、令行即止、行动迅速、步调一致;接下来,要明确重点难点,压实防控责任,从严抓好闭环管理关键环节的防控工作。广大职工要克服困难严格执行闭环管理,阻断病毒传播渠道,守护医患安全的重要防线和核心关口,提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明确当前工作的重点、梳理难点、直击要害,在各自负责的岗位上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以最高的工作效能,达到最优的防控效果。要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接下来,要坚持稳中求进,珍惜现有抗疫成果,杜绝急于求成和麻木厌战的错误倾向。广大职工既要扎实推动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战略性成果,又要推动医院事业发展取得标志性突破。一定要分清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看清楚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的需求,急于求成、麻木厌战的情绪是十分危险的,必须防范、杜绝。
刘彬强调,近一段时间以来,吉大一院全院携手并进、同舟共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在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既要完成省内的多项支援任务,又要承担繁重的院内急诊救治工作,所有科室、全体职工都承担着难以想象的压力,负重前行。这其中,也不断地出现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但是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吉大一院一步一个脚印,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涌现出了很多感人的事迹:有不向岁月低头,连续奋战一线的前辈榜样;有夫妻一起请缨出征上一线的故事;有“舍小我成大我”“忠孝难两全”的艰难抉择与哀痛……在医院的大后方,在急诊量激增的情况下,很多科室的科主任、护士长,始终没有退缩,不计得失,不辞辛苦。在医院组建过渡疗区的过程中,多人临危受命,勇担重任,没有选择安逸,而是选择了医者担当。在繁忙而复杂的工作中,大家能够群策群力、通力合作,保证各个环节的顺畅,能够在关键的时刻,总是把个人利益放在最后,把集体的利益放在最前!这种担当、奉献的精神,就是吉大一院最宝贵的财富。
刘彬指出,在特殊时期,医院的各项工作都面临着很多挑战。也会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消极的情绪以及让人难以理解的现象,但是在更多的人身上展现出的是这个时代的医者担当。此次会议,是吉大一院抗疫工作进入最艰苦、最关键的时候,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团结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凝心聚力、齐心协力地坚持奋战、再接再厉、共同努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院党委部署上来,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歼灭战贡献力量!
吕国悦、刘彬代表院党委向每一位默默奉献、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吉大一院人,向全力支持吉大一院工作的广大家属送上一份感谢和敬意。
摄:党政综合办公室
文:宣传统战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