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同行——“课前五分钟”抗疫精神宣讲系列活动(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重要讲话精神,3月28日-4月1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以下简称:吉大一院)广大教师采用生动灵活的方式持续开展“课前五分钟”抗疫精神宣讲活动,将抗疫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帮助学生坚定抗疫必胜信心,并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

2019级临床医学“5+3”一体化及儿科学专业《内窥镜学》任课教师吴双,连线国内首例为17月龄新冠阳性患儿行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的医生王立君。王立君通过分享他的手术经历,告诫学生们要弘扬与传承医者仁心,作为医学生不仅要有一流精湛的专业技术,更需要的是不畏艰险、知难而上的勇气与担当!吴双引用吉大一院学子“20岁到30岁的路上 别样的青春 最美的你”中的故事,勉励学生坚定信念,师生“疫”路同行必将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

2019级临床医学“5+3”一体化及儿科学专业《眼科学》任课教师孙雅彬,连线在抗疫一线眼部受伤的护士长章园,分享了吉大一院老师们在抗疫中的坚守和顽强不屈,号召同学们在隔离期间要放平心态,认真学习。学生们的健康和有着无限可能的未来,便是老师们义无反顾、冲锋在前的动力。


2018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急救医学》任课教师逄利、张奥在工作现场为同学们上课,用亲身经历和现场照片讲述在长春市传染病一院、吉大一院二部的抗疫一线故事。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家乡,守护着象牙塔。思政课不仅在于课堂上的讲授或学习,更在于重要时刻、重大关头的忠诚、担当和日常生活中的身体力行,他们为学生呈现了一部最好的思政课活教材。

2019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实验诊断》任课教师宋媛媛,分享了在支援核酸检测时的工作经历,讲授了实验诊断学在抗疫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核酸检测是精准防控的有效手段,鼓励同学们将学习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他们将成为在未来与疾病斗争的有力武器,希望学生们早日成为优秀的医学人才,一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2019级临床医学“5+3”一体化及儿科学专业《实验诊断学》任课教师续薇,亲身实感地与同学们分享了2000年至今吉大一院检验人的抗疫经历。检验人是抗疫中精准防控、主动筛查无症状感染者、落实“四早”要求的第一道防线,他们的工作可以尽早发现传染源并从源头上控制住疫情传播,防止因无法及时诊断、及时隔离给整个疫情防控带来巨大的损失。她从专业角度叮嘱同学们在封闭学习期间,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防护,这不仅是保护自己同时也是守护他人。同学们纷纷表示向核酸检测报告背后的所有老师致敬!

2019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核医学》任课教师林承赫,通过分享抗疫过程中的感人故事,为在封闭期能够自觉遵守防疫规定、主动适应在线课堂学习模式的医学生加油,号召同学们再接再厉,时刻准备着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医学是高尚的,救死扶伤,减轻人类疾病痛苦;医学是具有成就感的,诊断明确,患者治愈出院;医学是不断探索的,讲求基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老师们心怀大爱、肩有使命,哪怕前路荆棘密布,也义无反顾、白衣逆行,用身体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部众志成城的抗“疫”思政鲜活的教材。他们与象牙塔中的学生“疫”路同行,感召学生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共同续写吉大一院师生的战“疫”华章。
来源:教学部
提交:朴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