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公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EN
#
  • 首页
    • 大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领导班子
    • 硬件建设
    • 医院文化
    • 历史沿革
    • 医院风光
    • 联系我们
  • 党建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史学习
    • 廉政建设
    • 党务公开
    • 党建学习
    • 医德医风
    • 组织发展
    • 组织结构
  • 医疗管理
    • 医务动态
    • 核心制度
    • 医疗质量管理
    • 医疗安全
    • 依法执业
    • 应急管理
    • 病案管理
    • 器官捐献工作
  • 科研部
    • 科研概况
    • 重要通知
    • 科研管理
    • 教研人员
    • 学科建设
    •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展示
  • 教学部
    • 教学部介绍
    • 最新消息
    • 人员介绍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住培教育
    • 技能中心
    • 留学生教育
    • 博士后管理
  • 门诊管理
    • 门诊动态
    • 就诊指南
    • 特色专病门诊
  • 护理天地
    • 护理动态
    • 天使风采
    • 招聘信息
    • 在职培训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风采
  • 社会工作部
    • 关于我们
    • 专业服务
    • 医疗救助
    • 志愿服务
    • 公益活动
    • 社工实习
    • 行业交流
    • 取得荣誉
  • 统战工作
    • 工作动态
    • 信息公告
    • 民革
    • 民盟
    • 民建
    • 民进
    • 农工党
    • 农工党
    • 九三学社
    • 无党派人士
  • 出版中心
  • 外联工作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快讯

吉大一院“疫”路师语系列报道(1)∣白衣执甲杏林春暖 传道授业知行合一——甲状腺外科张强副主任战地抗疫及线上教学纪实

作者:xuchen 发布时间:2022-04-05 点击数: 打印 字体【大 中 小】

壬寅年初,疫情再起;神州大地同怆,北国春城垂泪。疫情下的春城前所未有的寂然,大街小巷空无一人。自年初以来,吉林省内疫情逐渐严峻,一线抗疫医护人员需求量与日俱增,为履行“国家队”使命,践行“白求恩”之精神,吉大一院先后派出一千七百多名医护人员奔赴省内各个抗疫一线,参与医疗救治等工作。为践行急诊患者“应收尽收”的原则,打通急救生命线的同时保障我院大后方医患人身安全,我院打造了“3+X”大急诊综合疗区模式,拓宽危重症救治的“绿色通道”。这虽为患者扫通了救治障碍,但所有参与其中的医护人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作为新冠无法第一时间确诊的各种危重急诊患者的首次接诊,需要更强的知识储备和个人防护方能安全圆满的完成任务。


      临危受命,请党和人民放心!


      3月26日晚,我接到院党委书记吕国悦教授的电话指令,紧急驰援急诊内科综合疗区。吕书记指示到:“急诊综合疗区对于我院的后方战线至关重要,这虽然不是你的专业,但作为党员,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一定要挺身而出、攻坚克难,扛上属于我们自己应有的那份责任!”,刘彬院长也第一时间给与鼓励:“作为年轻的科主任,我相信你有能力、有毅力接受这个挑战,圆满完成组织上交给的任务,希望你们不负众望、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那一刻,我心潮澎湃、斗志昂扬,并毫不犹豫的向书记及院长保证:“绝不辜负院里多年的精心培养,绝不有辱白医人‘大医精诚,尚美至善’之使命。阵地在,我们在,请领导放心!”第二天,即刻披挂上阵、火速上岗,然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依然超乎我的意料。在这危难时刻,我们便是患者最后的希望和防线,每念于此,无论多苦多难的处境我都有动力和信心力挽狂澜。驰援的同事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专业领域技能,团结一心、协作默契,在急诊内科综合疗区的收治工作也已经安全稳定、有条不紊的顺利运行。


            张强副主任带领组内医生为患者进行床旁查体及查房后病例分析


         张强副主任在急诊综合内科疗区对患者进行外科操作及抢救插管

 

       言传身教,老师本人就是最好的教具!


       作为双一流学校教学医院的医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临床技能,还要具备出色的教学能力。张松灵副院长多次对我说:“教学能力及技巧诚然是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医学教育的灵魂,非教师的个人感染力莫属。为人师表,老师本人就是最好的教具。”在完成每天前线的急诊重症救治任务后,我也时刻不忘身为一名医学教师的使命,利用休班时间承担了2个年级5个专业3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为学生讲述专业知识的同时,更与大家分享抗疫前线的经历与感悟,以第一视角让孩子们真实感受一名临床医生的职责和使命。古语有云:“德不近佛者,才不近仙者,不得为医。”而我想说:“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神明,不过是一个个披荆斩棘、笃学敏行的普通人在履行神明的职责。”作为新一代的医学生,作为未来医学的接班人,一定要培养全面的综合实力,既要拥有外科的操作能力,也要具备内科的逻辑思维以及医患共情的能力,从认知中来,到实践中去,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我所承担的外科总论、临床专业外语等线上课程有幸受到了吉林大学教育教学督导组的迟宝荣教授、李一教授、续薇教授的一致认可及好评,我辈也定将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续写新时代吉大教育之华章!


张强副主任进行线上教学并与吉林大学督导专家迟宝荣教授进行深入交流与学习


吉林大学医学督导组长迟宝荣教授对张强副主任线上教学的高度评价


医学督导组李一教授(左)、续薇教授(右)对张强副主任线上教学的一致好评


       以梦为马,活成白医人应有的样子!


       此阶段抗疫阵地的云端教学也得到了包括吉林大学医学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等部门在内的高度认可,我非常荣幸受吉林大学医学部金祥雷部长之邀在“医学线上教学云端专题培训”做题为“把学习动机还给学生”的专题报告。此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贯彻张希校长“提升线上教学质量,保障线上教学平稳有序”的工作要求,帮助广大教师提高在线教学水平,分别来自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以及长春中医药学院等多家高等医学院校共300余名教师与会,活动气氛热烈,大家就如何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积极交换意见,此次活动得到了所有与会人员的高度赞扬和一致好评。在我还是一名白求恩学子之时,就梦想着有一天,能化作患者眼中的英雄,能活成学生心中榜样。感谢这个际遇,让我有机会向梦想更进一步!


      张强副主任受邀参加“医学线上教学云端专题培训”活动并做专题报告


      师生同心,这个春天定将“疫”尘不染!

     

      作为2020级临床医学三班的班主任及新民三舍四楼的楼层网格长,还有一群孩子让我时刻放心不下。杨弋副院长也多次和我们强调:“在这疫情之下,他们线上学习是否有困难,是否吃好穿暖,面对封控否恐慌无助,身为班主任老师一定要第一时间去了解和安抚。”在家中,他们是父母的孩子;而在学校,他们就是我们的孩子,虽然一线工作较为繁忙,但每当工作结束后通过视频看见孩子们源自内心的笑脸,所有的压力与担心便都烟消云散。我向孩子们讲述着我每天在一线的感悟和经历,并实时介绍我们当前的抗疫形势,消除孩子们的紧张情绪:“多家方舱医院均已落成,政府已将疫情迅速控制,大家只要安心在寝室隔离、积极配合学院的防疫要求、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就是对一线工作的最好的驰援!”当了解到少数民族同学的清真饮食等问题均已得到学校的妥善解决的那一刻,我由衷感叹:“作为一名吉大教师,真好。”我们师生坚信:凛冬终将散尽,长春定复常春!


张强副主任定期为同学们召开班会及楼层网格会议


疫情起,变异株。华夏悲鸣,北国再寒冬。

群阻瘟神众力倾,先固守,勿言孤。

春城清零不容阻。

战病魔,举悬壶。神州驰援,众志挽相扶。

笑待天清还吉春,龙起舞,享太平。



               来源:甲状腺外科 张强

                       提交:朴美花











相关稿件

  • 吉大一院内科学教研室举办第2季临床能力提升系列活动第八讲“PET-CT的临床应用”
  • 吉大一院团委受邀参加第一届全国党的群团工作学术研讨会
  • 吉大一院与吉大一院梅河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 吉大一院病房十疗区主任李杰当选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 吉大一院核医学科团队受邀参加中国医师协会第十二次核医学医师年会
上一篇:抗疫有我 团委在线 (3)——吉大一院团委组织志愿者为抗疫一
下一篇:吉大一院抗疫者说(73):“大本营”中的坚守——孟令佳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备案号:吉ICP备11003057号

联系我们

  • 发热咨询:0431-81879901-10

  • 总机:0431-88782222

  • 门诊: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1号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李嘉诚基金会
  • 自媒体

    欢迎大家通过我们的社交账号,自媒体账号了解我们更多的服务。

    • 智慧医院

    • 预约挂号

    Copyright © 2012-2021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