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公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EN
#
  • 首页
    • 大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领导班子
    • 硬件建设
    • 医院文化
    • 历史沿革
    • 医院风光
    • 联系我们
  • 党建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史学习
    • 廉政建设
    • 党务公开
    • 党建学习
    • 医德医风
    • 组织发展
    • 组织结构
  • 医疗管理
    • 医务动态
    • 核心制度
    • 医疗质量管理
    • 医疗安全
    • 依法执业
    • 应急管理
    • 病案管理
    • 器官捐献工作
  • 科研部
    • 科研概况
    • 重要通知
    • 科研管理
    • 教研人员
    • 学科建设
    •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展示
  • 教学部
    • 教学部介绍
    • 最新消息
    • 人员介绍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住培教育
    • 技能中心
    • 留学生教育
    • 博士后管理
  • 门诊管理
    • 门诊动态
    • 就诊指南
    • 特色专病门诊
  • 护理天地
    • 护理动态
    • 天使风采
    • 招聘信息
    • 在职培训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风采
  • 社会工作部
    • 关于我们
    • 专业服务
    • 医疗救助
    • 志愿服务
    • 公益活动
    • 社工实习
    • 行业交流
    • 取得荣誉
  • 统战工作
    • 工作动态
    • 信息公告
    • 民革
    • 民盟
    • 民建
    • 民进
    • 农工党
    • 农工党
    • 九三学社
    • 无党派人士
  • 出版中心
  • 外联工作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快讯

吉大一院抗疫者说(48):同休共戚 守望相助——吉大一院检验科抗疫纪实

作者:xuchen 发布时间:2022-04-01 点击数: 打印 字体【大 中 小】

  2022年3月7日,吉大一院检验科30人踏上了支援吉林市的征程,对于他们来说这并不陌生,自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发,他们逆行走过了一座又一座城市:20年的武汉、新疆、满洲里;21年的通化、长传、哈尔滨、公主岭;22年的吉林、珲春、九台,是他们用技术和坚守帮助兄弟城市挨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冬。

  一、咬牙坚守、持续作战的吉林核酸检测队

  相比于20年刚刚开始抵抗疫情的时候,如今的检验流程、医疗技术、后勤保障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吉大一院支援吉林市检验检测医疗队的同志们抵达工作现场后,第一时间规划工作场地、进行设备调试、演练工作流程,她们用最快的速度开展检测工作,用准确的结果保障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检测队负责接收风险等级较高地区的核酸样本,阳性比例较高,这对人员防护、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22年3月7日至3月30日,吉大一院支援吉林市检验检测医疗队共工作了23天,累计完成了233510份样本检测,平均每天工作量超1万份,创造了核酸检测效率新纪录。

  在数据和记录的背后,是检测队每个队员的坚守。所有标本需要24小时内发出报告,而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就需要12小时,检测结束需实时完成网络信息上报,若是遇到阳性标本需要复查,时间就更加紧张。检测队所负责的地区阳性率高,所有人的作息必须随着标本安排,每到夜晚她们便将手机铃声调到最大放在枕边,不敢睡沉,生怕漏掉一条工作消息,在带去的药品中,最“抢手”的是心脏类药物。面对心悸、拉肚、虚脱,队员们只是简单地回复一句“能够克服困难”,并在简单的调整后立即返回检测车,但大家知道,简单的话语背后是不简单的担当,“心力交瘁”却“咬牙坚持”成为了队员们真实生活的投影。检测队出发时带去的物资在22日已经有些紧缺,吉大一院知悉后在省内物资紧缺的情况下有效调配进行补充,正是这份温暖支持着队员们,无论再苦再累没有一人掉队。她们携手并进,信心满满,走过风霜雨雪,走过黑夜白昼,将守卫家乡作为信仰,用实际行动践行白求恩精神,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二、互帮互助、挑起大梁的PCR小分队

  除了外出支援兄弟城市,吉大一院检验科里更有一群可爱的人,11个人组成的PCR小分队日以继夜的坚守在新冠核酸检测的岗位上。3月3日起相应长春市防疫要求,吉大一院所有人员不留死角每日进行核酸筛查,在保障患者核酸报告及时发出的情况下,检测日标本量超6000管,日发报告26000余份。3月12日按照要求,小分队11个人全部闭环,她们几乎都是90后,在此艰难时刻,用他们年轻的肩膀撑起了吉大一院核酸检测的重担,每天在岗超过八小时,无一人请假。提前接岗、延后下班、互帮互助,聚是一团火,有他们在才保障了PCR实验室24小时不停歇,标本随来随做,重点科室三小时出报告,站好院内疫情安全第一岗。并随时根据工作需求和临床患者需要调整上下班时间,保障放疗科和透析中心的患者及时收到核酸报告进行后续治疗。

  每一份核酸检测报告的准确发出,都离不开检验人的默默付出。从标本运输开始,运送员小小的身躯扛着大大的转运箱,在院内各个角落辗转周而复始。为保障试剂及时供应,处理人员不间断配制以保证试剂的有效性,她们的细心是保障核酸检测准确性的第一步。无数标本在检测人员的手上旋过,计算、搬运、拆封、撕膜、配置、加样、提取,经过一道又一道程序,变成了一份又一份报告,全天不停歇是为了核酸检测不间断,像是默默守护的使者助力打赢这场分秒必争的核酸检测战。截止到3月30日,检测标本量总计超10万管,发出报告超40万份。

  三、检验科内特殊的“快递员”

  在吉大一院检验科里,有3名特殊的“快递员”,每日穿梭于检验检测区域,不知疲惫地将一批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样本平稳送达。它们就是检验科里的得力“小帮手”——3台智能机器人小车。为减少接触,保障人员安全,设定小车的行动轨迹为标本接收点到PCR室,派专人在标本接收点核对接收每个科室标本,而当小车到达目的地时,则会语音提示实验室人员及时接收取走样本,使标本得以及时并无误的送至实验室,进一步提升检验智能化。

  四、最“急”的岗位——发热门诊核酸快检

  发热门诊作为吉大一院疫情防控的哨点,承担着风险,肩负着重任。检验科4位技师毅然承担起发热门诊血常规、全院新冠抗体检测的重担,当起了“哨兵”。根据要求,4人全部闭环,24小时值班保障了检测不间断。自3月10日起承担吉大一院核酸快检工作,无论是急危重症患者或是特殊群体,都会在发热门诊进行筛查,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急需核酸结果进行下一步治疗,这也是对操作者检测能力的考验。为了能让他们尽快得到救治,发热门诊的同志往往都是连饭都顾不上吃,马不停蹄地上机做快检核酸。对他们来说一天中相对轻松时间只有凌晨的三四点钟,但紧密的防护服,厚重的N95口罩,密不透风的橡胶手套,使得哪怕困得睁不开眼睛的他们也无法入睡。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作为一个检验人,他们迎难而上,用坚持,用毅力,用坚定不移的信念,去完成着医院交给他们的使命。但是当被问道你觉得你的工作最辛苦的地方是什么时,她回答:“我没觉得我的工作辛苦”。也许,这是对责任感最好的诠释。

  五、保障日常医疗,坚守检验科

  在投身抗击疫情的工作外,吉大一院检验科的正常检测工作也平稳运行着。随着疫情升级,长春市内多个小区进行封闭管理,吉大一院检验科内的老师为了保证本组报告的按时发出,自告奋勇住在单位实现闭环。疫情期间虽标本量有所减少,但由于检验科检测项目多样,且均需完成日质控,工作并不轻松。在各专业组组长投身吉林支援时,组员均能够承担组内大量工作并灵活调整值班人员,保证检测的顺利进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总能想出解决办法,每个检验人都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利索能力的事,拼尽全力,发光发热。

  六、抗疫防疫不放松,教学科研不断线

  正赶上22年度的春季教学,吉大一院检验科的优秀教师们却无法站上校园的讲台,身在吉林市的她们利用网络平台向学生们讲授课本知识,更将抗疫一线的日常进行“直播”,始终做到抗疫防疫不放松,教学科研不断线,让同学们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检验,体会检验,感受检验在医疗中的作用。检验教师们为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课程思政,为学生们树立了积极的疫情防控意识,言传身教传递着医护人员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优良作风。

  吉大一院检验科作为医疗辅助科室,一直以服务临床为基准,遵循大医精诚、尚美至善的院训,秉持客观准确、服务优质、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冠疫情的爆发使核酸检测这一金标准家喻户晓,使检验从幕后走向台前。医学检验专业并不是新兴学科,相反它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一代又一代检验人燃烧自己推动着学科的发展,也有着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投身检验行业,共同期待着检验的未来。同休共戚,守望相助,吉大一院检验人始终坚守在一线。

 

来源:检验科

提交:孙瑞营


















相关稿件

  • 通辽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杨玉杰、院长布茂胜一行到吉大一院座谈交流
  • 吉大一院儿科门诊护理团队科普视频获2025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居家康复专业委员会科普作品大赛二等奖
  • 吉大一院护理团队受邀参加中华护理学会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吉大一院举行2025年中华护理学会营养支持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毕业典礼
  • 吉大一院泌尿外二科成功实施骶神经刺激器植入术助力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重拾正常生活
上一篇:吉大一院抗疫者说(49):前方坚守,后方设防,过渡病房凸显力
下一篇:吉大一院抗疫者说(47):老兵新阵营,紧守第一道防线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备案号:吉ICP备11003057号

联系我们

  • 发热咨询:0431-81879901-10

  • 总机:0431-88782222

  • 门诊: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1号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李嘉诚基金会
  • 自媒体

    欢迎大家通过我们的社交账号,自媒体账号了解我们更多的服务。

    • 智慧医院

    • 预约挂号

    Copyright © 2012-2021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