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一院抗疫者说(39):负重也必前行——白衣军嫂韩冬雪
长春今年的春天格外得“冷”。面对疫情的肆虐,身为医护人员,我和其他同事一样,坚定地递交了请战书。
3月13日9:30,刚下夜班的我便接到了孩子的视频连线:“妈妈,你什么时候来接我?我想回家,我想妈妈爸爸。”听到孩子稚嫩的倾诉,心里酸酸的,孩子爸爸是军人,平时都在部队,我也因工作原因没有太多时间陪伴他们。本想立即启程去妈妈家把两个淘气包接回来,就在这时电话响起,我成为了吉大一院支援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抗疫救治医疗队的一员。
我没有告知家中的任何人,只是迅速开始收拾行李。因为我知道,这个时候的关心会成为我的羁绊。两个孩子都还小、丈夫不在家、母亲身体弱、父亲是癌症术后患者、姥姥卧床,一想到妈妈身上的重担就令我内心刺痛。
当天晚上,妈妈没有等到我去接孩子,发来视频问候,看到我没有在家便猜到了我的去向,还没等我解释,妈妈便对我说:“姑娘,国家需要你,就好好地工作,不用担心家里,妈妈一定帮你照顾好孩子,注意防护!”我强忍着泪水说:“谢谢妈,您辛苦了。等我回去了,一定让您好好歇歇。”挂断电话后,我瞬间泪流满面。
穿上“笨重”的防护服,开始了我的工作。与患者的相处让我们随时感受着人间温情。一位患者阿姨总是在护士不在门口时才将水壶拿出来,护士打完水后阿姨会透过窗户对我们说:“谢谢姑娘,辛苦了,快走吧。”然后待我们距离她几个病房远后才开门取水壶。她用她的方式“拒绝”着我们,关心着我们。
在忙忙碌碌中,一个熟悉的身影吸引了我的目光,原来那是我的高中老师。与父亲年龄相仿的他,在我毕业后我就没有再见过,但老师的恩情却一直被我记在心底。我的老师有高血压病史,每天必须吃两次降压药才能维持血压平稳。为了减少与我们的接触,他总是拒绝我们为他测血压。老师,当年您不辞辛苦地站在讲台上为我们传道授业,无以为报,今天您的学生只能用全心全意的照护来回报您了。
明明已临近四月,长春却下起了一场大雪,虽大雪压青松,但青松挺且直。捱过“严冬”,我们必迎春暖花开!
附韩冬雪父亲诗作一篇:
奥密克戎呈风狂,
速度惊人染力强。
医护战士不畏惧,
主动报名上战场。
舍弃小家顾大家,
人民生命高无上!
来源:吉大一院支援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抗疫救治医疗队 韩冬雪
编辑:宣传统战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