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学“疫”中人|一院教学秘书系列·神经病学系教学秘书包立阳、临床肿瘤学系教学秘书梁婷婷 芦晋 贾琳
序
自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教育部发出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示,根据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下发的有关工作要求,一院统筹部署,全面动员,积极筹措,迅速组织开展在线教学工作。
课堂由师生面对面授课的教室转移到了网络教学平台。线上学习成为有效应对此次疫情突发状况下的教学新模式。一院各学系(教研室)经过近二十天的准备,2月24日正式开启了春季学期在线教学,课程达到了“应开尽开”的目标,在线教学平台运行平稳,得到学生的认可与好评!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各学系、教研室、科室教学秘书“5+2”、“白加黑”的默默付出,感谢有你,敬爱的“疫”中人!
神经病学系教学秘书包立阳
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春季教学工作由课堂教学变为线上教学,接到这个通知后心里还是颇有些欢喜,毕竟已经经历过几年慕课的实际操作,对视频的录制和上课软件的操作比较熟悉,运用起来更容易上手一些,也发挥了我的特长。在教研室主任的带领下,网络教学准备工作在神经内科迅速开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教学,从秘书角度有一些体会。首先从新颖的授课形式来说,感觉熟悉又陌生。新的形式不但要清楚这节课所讲的内容,而且还要熟悉软件的操作,多少增加了老师授课的难度。作为秘书的我,全程承担起视频录制、后期剪辑、教学软件熟练操作等工作,保障了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了更多同学的关注,在线观看视频、在线查阅教学资料、在线师生互动讨论等等,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在线答疑,随时有问题随时问,避免了下课提问,之前的问题已经模糊了。视频哪里不清楚可以反复看,避免了学生错过知识点问题。还有每节课非常精彩的讨论环节,学生总会提出一些奇思妙想,经过师生激烈的讨论,学生学到了知识也加深了印象。这也要感谢软件开发公司,为师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平台。
在一些比较典型的病症中,其表情、步态等都非常有特点,同学们只能通过图片的形式了解到,如果在课堂或直播中老师就能生动的呈现给大家。因为不能直观的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很难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上是我在这阶段的一些心得体会,停课不停学,我们要做到责无旁贷!
临床肿瘤学系教学秘书梁婷婷、芦晋、贾琳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抗击疫情。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精神,响应教育部的重要指示,我院积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远程教学资源,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保证疫情期间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在此过程中,吉林大学肿瘤学系、吉大一院肿瘤学教研室对学校和教学部的指示做出快速相应,配合教学部顺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在线授课教学工作,并积极完成第二阶段课程录制工作,作为教学秘书在此过程中有几点体会:
1. 加强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在线教学需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录制、上传和审核,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教研室各位老师,教研室崔久嵬主任和马克威副主任作为总指挥,增加了教学组织协调人员数量,除原有教学秘书梁婷婷外,增加了芦晋和贾琳两位教学秘书协助完成了:整理了临床肿瘤学在线教学建设内容通知,各位老师在线授课培训、资源整理上传和网络管理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教学工作质量。
2. 分工明确,落实到位:在线教学期间为各位老师、同学之间保持紧密联系,保障网上授课资源有序管理,不影响日常临床工作,几位教学秘书进行了详细分工,内容包括课前教学提醒,学生qq群监督、信息反馈,学习通APP签到、学习资源管理,教学期间学生反馈调研等,以上内容充分落实到人,遇到问题及时反馈。
3. 对外联络协调:临床肿瘤学是集三个医院的教学力量积极开展教学,我院肿瘤教研室是本次教学的牵头单位,除本院教师外,还需与二院和三院的教学秘书就课表安排、录课、上传和审核进行充分沟通、协调,保证教学有序进行。
4. 与授课教师积极配合,与同学们紧密联系:在录课过程中积极与授课老师配合,协助老师们完成课程视频、课后习题和作业的上传,在授课过程中将学生提出的问题积极反馈给授课老师,体现了教学秘书在过程中的纽带作用。在第一阶段课程进行过半的时候,就教学互动情况及教学互动方式上与学生代表进行了积极沟通,了解了同学们对在线教学互动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并将这些建议积极整理,反馈给后续授课的各位老师,积极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5. 克服困难,保证质量:临床肿瘤学教学的特色部分是多学科病例讨论课教学,除优秀教学团队、教师课前集体备课和认真准备外,课堂学生互动是保证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前期几位教学秘书对授课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模拟,最终确定由几位授课教师坐在一起,通过EV录屏方式进行授课。为了在录制过程中体现互动环节,几位教学秘书全程陪同录制,并由教学秘书进行角色扮演,配合老师完成录制,以期达到**授课效果。
抗疫期间,在教研室领导的带领下,各位老师和教学秘书在各自的岗位上辛苦付出。我们对于在线网络教学还存在很多理解不够和工作未尽之处,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改进,配合领导和各位老师建设更好的网络教学平台,共克时艰,我们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