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公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EN
#
  • 首页
    • 大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领导班子
    • 硬件建设
    • 医院文化
    • 历史沿革
    • 医院风光
    • 联系我们
  • 党建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史学习
    • 廉政建设
    • 党务公开
    • 党建学习
    • 医德医风
    • 组织发展
    • 组织结构
  • 医疗管理
    • 医务动态
    • 核心制度
    • 医疗质量管理
    • 医疗安全
    • 依法执业
    • 应急管理
    • 病案管理
    • 器官捐献工作
  • 科研部
    • 科研概况
    • 重要通知
    • 科研管理
    • 教研人员
    • 学科建设
    •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展示
  • 教学部
    • 教学部介绍
    • 最新消息
    • 人员介绍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住培教育
    • 技能中心
    • 留学生教育
    • 博士后管理
  • 门诊管理
    • 门诊动态
    • 就诊指南
    • 特色专病门诊
  • 护理天地
    • 护理动态
    • 天使风采
    • 招聘信息
    • 在职培训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风采
  • 社会工作部
    • 关于我们
    • 专业服务
    • 医疗救助
    • 志愿服务
    • 公益活动
    • 社工实习
    • 行业交流
    • 取得荣誉
  • 统战工作
    • 工作动态
    • 信息公告
    • 民革
    • 民盟
    • 民建
    • 民进
    • 农工党
    • 农工党
    • 九三学社
    • 无党派人士
  • 出版中心
  • 外联工作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快讯

一院“抗疫”实录(14)|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援鄂阶段性工作总结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3-29 点击数: 打印 字体【大 中 小】

疫情发生以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时时关注湖北疫情,本着“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在第一时间接到国家卫健委指示,立即集结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涵盖医,护,技,后勤保障的32名队员,5辆特种检查,检验,保障车辆,驰援武汉。在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及其他救援队并肩作战的29天时间里,坚守一线,迎难而上,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基本情况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共计32名队员,人员包括呼吸重症,急症诊疗的医生团队,重症急救的护理团队,检验放射的医技团队以及后勤保障团队,5台特种检查,检验,保障车辆。

二、已完成的医疗救治情况

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于2月4日抵达武汉,随即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对接,参与筹建江汉方舱医院,参与编撰国家卫健委主持的方舱医院工作流程,参加感控通道设置,污染区设置。江汉方舱医院是截止休舱前,武汉市开放床位最多、累计收治人数最多、累计出院人数最多的方舱医院,在2月4日-2月16日期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在江汉方舱医院接收轻症普通型患者320余例,占总收治患者近20%,医护人员按照国家卫健委要求实施科学化医疗救治,规范化院感防控,细致化人文关怀。后勤保障人员,率先驾驶车载移动影像,车载移动检验进入污染区,并在污染区连接车载电源,放射人员结合方舱医院特点率先展开,直面感染患者进行了里程碑式的移动DR检查,检验人员展开车载检验设备开展感染性生物标本检测,获得了中央指导组的高度评价,更好的配合临床医护进行临床诊断,评估和治疗。医疗团队在保证科学的医疗救治的同时,不断完善病例系统,随着国家卫健委修订的诊疗方案,积极制定救治方案,加强培训,.会集涵盖急诊,重症,呼吸,放射等多科室专家会诊,堪称“方舱医院MDT”。护理团队,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在强调配合医生诊治工作的同时,协助协和医院护理同仁,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收集核酸检测标本近500余份,按照病区分类,粘贴唯一性标识,同时加强人文关怀,与患者积极沟通,增强了患者战胜新冠病毒的信心,获得了协和医院同仁的高度赞许。后勤保障团队于室外设置相对清洁区,搭建保障帐篷,用于入舱的准备工作,并由后勤人员24小时承担院感准备工作,协助入舱医护穿防护装备,排查防护风险点,保障医疗设备用电,排查用电设备安全隐患,每日对污染区车载设备进行无害化消杀处理,对保障帐篷进行加固和消杀,并承担起感染性核酸检测标本的收纳盒的消杀和感染性标本转运至实验室的工作,为临床检测工作提供了保障,为院感工作的执行奠定了基础。

2月17日-3月2日,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接到国家卫健委指示,作为唯一一支国家级救援队协助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筹建汉阳体校方舱医院,期间32名队员设计院感防护通道,移动CT检查流程,移动检验流程,感染性标本采集和送检流程,污染物溢出处理流程,医护及工作人员生物安全预案,组织各类流程的培训工作。医生团队,护理团队又率先进入方舱开展救治工作。医生团队再次组织多科室会诊,修订诊疗方案,制定患者接收流程,医疗查房制度,急救方案,重症转出方案,患者出院方案。护理团队,协助牵头单位,将既有的工作方案修订为适合当前工作环境的方案,并将之前的工作经验总结融入,组织培训来自吉林,河北,宁夏,云南等多支援汉医疗队,并将感控流程形象化,培训安保,保洁人员。队长亓玉伟同志被武汉市委组织部认命为汉阳体校方舱医院副院长,身先士卒进入污染区进行行政查房,与确诊患者了解病情,生活情况,与医护沟通医疗救治情况,视察医技检查区,了解检查准备情况和开展情况,与安保,清洁人员了解防护情况,工作进展情况,与后勤保障人员了解营地建设工作,高度强度营地生物安全问题,暴露风险处理预案,用电安全问题,安保状况,营地消杀情况,人员出舱后返回驻地再消杀情况。后勤保障团队再次将车载移动CT,车载移动检验开入污染区,连接污染区车载电源,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两台移动CT共同发力,共近300余名患者提供CT影像检查,营地建立了方舱医院影像学中心,王景宇教授通过前后CT影像比较,并组织管床医生联合会诊,共同为患者诊治调整诊治方案。移动检验车共检测血液标本近400余份,为减少患者采血量和降低护士职业暴露风险,实施合管采血,一管3ml全血检测可涵盖血常规,血生化,CRP,PCT,病毒抗体检测。后勤保障团队再次搭建保障帐篷,并编排24小时保障专班,准备防护用品,协助医护穿防护装备,配置消毒液,实施营地感控管理,对有暴露风险的人员,实施紧急院感防控措施进行紧急喷淋和洗眼,每4小时对污染区检测设备进行无害化消杀,保障污染区检测设备24小时用电安全,保障营地生活物资供应,防护物资交接,检测试剂对接和保存及营地安全,并主动承担将舱内感染性核酸标本和血液标本转运至实验室的任务。

3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授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队员徐大海,温云凯2位同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3月3日按照国家卫健委指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转战武汉市蔡甸大集方舱,建立符合工作条件的诊疗流程,设置防护通道,建立CT检查方案,检验检查流程,生物安全防护流程,急救方案,专家会诊机制,患者出院方案,规范病历书写保存方案,经过精细准备,共收治309名患者,诊治153名患者。

三、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管理制度和体会

参与制定

1.方舱医院交接班制度

2.方舱医院查房制度

3.方舱医院观察员制度

4.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援鄂物资请领,分配制度。

5.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请假,销假制度

6.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驻地管理制度

7.队员主动健康监测制度

8.队员工作结束返回驻地消杀流程

9.移动DR检查车工作流程

10移动CT检查工作流程

11.移动检验车工作流程

12.移动车载检查,检验设备消杀制度

13.感染性标本采集和转运流程

14.污染物溢出处理流程

15.暴露风险识别和处理流程

16.医疗物资接收,保存,发放制度

17生活物资接收,保存,发放制度

18.外来人员接待登记制度

随着工作不断的深入,逐渐修订制度和流程,根据工作环境的变化,逐渐优化流程。

四、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管理情

自2月4日援汉以来,除随车携带的来自我院6大类,28小类,600余种,近4000余生活,医疗物资,还分别接收了来自我院,湖北省后勤保障组,武汉市抗疫前线指挥部,江汉区政府,江汉区城改局,吉林省支援武汉前线指挥部,吉林大学校友会,长春市朝阳区政协,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等各方的生活,医疗物资,保证了救援队生活上的物资保障,医疗救助上的的物资保障。

救援队本着“专人专管,按需领取,按时发放“的原则进行物资管控。物资管理组由两名同志负责,分别管理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根据队内人员使用和消耗频率,设置物资低限,及时上报队长。截止目前的需求情况,随着武汉气温逐渐升高,尚需春季外套,仍需外科口罩以满足现有工作。

五、医务人员补助发放情况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按照国家卫健委政策要求及时发放援鄂医务人员临时性补助,江汉区卫健委也及时发放了临时性补助。

六、党建工作建设情况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共32名队员有中共党员8名,他们面对困难不退缩、不畏惧,敢打敢拼,精益求精,克服环境差异、迅速投入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英勇奋斗,扎实工作,展现了新时代医护工作者敢担当、能作为的风采和气魄,展现了吉大一院党员的坚定信念、巨大勇气和高尚情操。党员们冲在抗“疫”一线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感染着周围群众,温元凯、孙洋、杨栋、王立君、邓海龙、徐宝罡、华洪柱、曲云龙、吴迪、李文勇10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在这种氛围下,通过个人申请,组织讨论,组织审核,不负自己的信仰和人民的重托,在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大考中经受住了考验,在抗疫一线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可谓“火线入党“,当庄重的誓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响彻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驻地的广场上,铿锵有力的誓言久久回荡,鲜艳的党旗见证了这一特殊的时刻。

七、目前队员的精神状态

带着吉林省委、省政府,省卫健委及吉林省人民的希冀,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院领导、同志们的嘱托,队员们战胜这次疫情的决心丝毫不变,信心饱满。在与武汉医务人员并肩作战,紧锣密鼓,井井有条的工作同时,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感受到了武汉医务工作者的应急管控能力,科学救治能力,严谨防控能力,感受到了援鄂医疗队的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协作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们,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提供了学习的典范,指引未来工作重心,奠定了“坚决打赢武汉阻击战,中国必胜“的信心。

八、工作及生活的建议

在这场疫情的阻击战面前,队员始终坚持到诊治最复杂的战役中战斗,到环境最艰苦的阵地坚守。因此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到一线继续开展工作。

生活上,吉林省前线指挥部的有力领导和支持下,武汉市政府工作人员有序保障下,队员心态稳定,身体康健,衣食住行安排有序妥当,斗志昂扬。

最后,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的重要阶段,疫情防控任务仍艰巨繁重。越是在这个关键阶段,我们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越是要慎终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厉,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2020年3月20日




相关稿件

  • 通辽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杨玉杰、院长布茂胜一行到吉大一院座谈交流
  • 吉大一院儿科门诊护理团队科普视频获2025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居家康复专业委员会科普作品大赛二等奖
  • 吉大一院护理团队受邀参加中华护理学会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吉大一院举行2025年中华护理学会营养支持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毕业典礼
  • 吉大一院泌尿外二科成功实施骶神经刺激器植入术助力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重拾正常生活
上一篇:一院“抗疫”实录(13)|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重症救治医疗队50
下一篇:一院“抗疫”实录(15)|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第三批鄂医疗队工作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备案号:吉ICP备11003057号

联系我们

  • 发热咨询:0431-81879901-10

  • 总机:0431-88782222

  • 门诊: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1号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李嘉诚基金会
  • 自媒体

    欢迎大家通过我们的社交账号,自媒体账号了解我们更多的服务。

    • 智慧医院

    • 预约挂号

    Copyright © 2012-2021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