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感染性心内膜炎产妇的生死救治
胸闷、气短、寒战、发热……剖腹产后6天的39岁二胎妈妈阚女士被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形成、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卵圆孔未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Ⅳ级、肺动脉栓塞”,患者产后虚弱、病情危重,随时有猝死可能,2月24日于当地妇幼保健院转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脏外科救治。
患者感染重,间断出现高热,严重呼吸困难,这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是异常敏感的信号。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脏外科接诊后立即仔细询问患者流行病学史,组织全科会诊,安排患者及家属单间隔离并检查两次以上肺部CT,提请感染症科专家会诊后排除新冠肺炎的可能性,同时请产科指导围产期相关治疗。心脏方面,积极抗感染调整心功能,科室安排专门医护人员24小时跟进患者病情进展。
由于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心脏内赘生物已波及至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如不尽早手术,将严重危及生命。但疫情期间,血液供应紧张,无法保证术中用血。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脏外科马春野主任立即向医院反映情况。经医务部、输血科和长春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中心、长春市朝阳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中心积极努力,从长春市血站紧急调配充足血液制品,为顺利实施手术提供了有效保障。
27日,心脏外科马春野教授团队向医院请示急诊手术并联系产科做好后续应援。所有工作准备就绪后,马春野主任亲自主刀,在麻醉科、第二手术室密切配合下为患者行赘生物清除术、动脉导管闭合术、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探查术、卵圆孔闭合术、肺动脉栓塞清除术,手术顺利完成,患者安返心脏重症监护室。
术后,心脏外科医护人员不分昼夜守护在患者身旁,时刻监测患者病情动态变化,采取强心利尿抗感染等对症治疗。长春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中心、长春市朝阳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中心时刻关注患者病情恢复,提供相应围产期治疗意见。患者术后2天即转出监护室,术后12天顺利康复出院。
这位产妇的成功救治是长春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中心、长春市朝阳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中心,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医务部、心脏外科、麻醉科、第二手术室、输血科通力合作的结果,不仅挽救了一条生命,更挽救了一个家庭,还给新生婴儿一位健康的妈妈。
生命重于泰山,生命大于一切,前方新冠疫情肆虐,我们要做的就是守好一方阵地,保证其他危重患者的安全救治!
患者顺利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