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抗“疫”先锋(14)|刘欣敏:春已至,暖可期,花渐放,开满枝
编者按
和衷共济,风月同天。截至2020年2月15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先后派出7批援武汉医疗队214名医护人员,以及超过2000万元的设备、药品等物资。在与疫魔抗争,与时间赛跑的“抗疫”一线,白求恩精神的传承者以实际行动敬佑生命、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大爱无疆。
刘欣敏:春已至,暖可期,花渐放,开满枝
吉林省第二批援鄂神经内科护理医疗队,由来自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五名护士组成,她们是刘欣敏,戴爽,吕雪,温馨,李婷婷,被称为“五朵金花”,她们是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重症护理的精锐力量,肩负重任。从接到通知的主动请缨到确定人选接受培训,1月30日刘欣敏所在的吉林省第二批援鄂神经内科护理医疗队5名成员带着物资和所有同事对于这场抗疫攻坚战胜利的期盼,乘坐高铁历经12小时,前往湖北省最早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也是当时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最多的定点医院--金银潭医院。当日抵达,次日培训,2月1日正式入驻武汉金银潭医院,她们和一线的战友们并肩作战,抗击疫情。
刘欣敏,女,满族,预备党员,现任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护士长。在武汉金银潭医院一线战斗的日子里,她是一名技术精湛的护士;24小时为队员服务的领队姐姐;及时记录一线工作、生活点滴的正能量传播者。
她所在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身处在抗疫战斗最前沿,面临着一场极为严峻的考验。自2019年12月29日,医院接收了因不明肺炎入住的病人,患者数量激增。全院开始了全面的抗疫攻坚战。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刘欣敏作为吉林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领队,同时也是一名预备党员,主动请缨愿为先锋驰援武汉。她在金银潭医院南二病区尽职尽责得承担新冠肺炎病房护理工作,每个忙碌的夜晚,同事守在外围,负责执行医嘱、配置药物、用对讲机告知呼叫的床号和传递一些紧急用物。她坚守隔离病房,做好疗区所有在院患者的治疗护理和病情观察,她说她不怕辛苦,看到患者都慢慢好起来,她为自己能体现护理专业价值而感到欣慰。
一次夜班值班,有一个接班时已经告病危的患者,在心电监护、高流量吸氧的情况下,血氧还是从接班时72%逐渐降到45%,经过心肺复苏,配合医生一轮又一轮的抢救,仍然无力回天。那一刻,面屏之下泪水和汗水在她的脸上肆意流淌,但她必须尽快调整工作状态,因为对讲机里正在呼叫,有9名新入患者正在病区患者通道的门外等待办理入院,他们中有的高热、有的喘息,急需入院治疗。因为工作量太大,病区护士长临时调派一名护士进入隔离病房协助她完成夜班工作。
刘欣敏和同事给九名患者逐一登记身份证信息,因为当时已是晚上九点多,她们迅速为患者铺好床单、被罩,保证每个病人尽快卧床休息,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口罩,忙完这些她们已经汗流浃背,也开始需要更深的呼吸。为了保证新入病人的体温、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血糖等重要信息能及时反馈给医生,她迅速为新入的病人逐一测量血氧饱和度、体温等生命体征和指尖血糖,同时还要进行过敏史、慢病史的询问和登记,简明扼要的完成入院宣教。在重要信息及时反馈给医生后,立即遵医嘱给两名高热的患者进行双氯芬酸钠肛塞降温并给另一名患者进行高流量吸氧。
在给一名新入院血氧饱和度只有85%的患者进行高流量吸氧时,与这名患者同病房明天就可以出院的一个患者却异常焦虑,刘欣敏安慰她说:“早点休息吧,明天你就可以出院了。”患者望着那个正在吸氧的婆婆,又含泪看向刘欣敏,回答道:“这是我的妈妈,拜托你们一定要照顾好她!”刘欣敏把血氧指夹再次夹到婆婆的手指上,血氧饱和度的数字开始变化“86,87……95”,“她的氧饱数值在上升,别担心,医生和我们都会关注她的病情变化。”听到她的回答,这位女儿才稍稍松了口气。
忙完新入患者的处置,病区一些在院患者需要按时静脉输注的消炎药已配好放在传递窗内,刘欣敏取来放在治疗车上,准备好静脉输液和测血糖的用物,因为一些需要监测睡前指夹血糖的患者可以在这一轮护理操作中一并完成。在一线医务人员短缺的情况下,护士会把操作集中进行以提高工作效率。
身为吉林省第二批援鄂神经内科护理医疗队的领队,刘欣敏每天在忙碌的病房工作之余,负责统计上报医疗队每日护理病人的数据(包括在院人数,重症人数,危重症人数,出院人数等),还要详细记录医疗队每日工作内容,写好工作简报和统计数据每日上报国家卫健委。一次下夜班刚刚入睡,急促电话铃声响起,她得知队员温馨肾绞痛,连忙起身换好衣服和队员吕雪一起陪同温馨前往医院检查。拿着检查报告单联系金银潭医院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专家为温馨寻找**治疗方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为吉林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寄来很多生活物资,她忍着腰痛,用了整整一下午,将所有物资逐一消毒,再平均分装成五份发放给队员。湖北省吉林商会为团队捐赠了小型便携蒸蛋器和一些鸡蛋,她每隔几天就会为队员煮好并发放鸡蛋,以加强营养。在一线工作的每一天都发生在让人感动的故事,她用宝贵的休息时间把工作的点滴详细记录下来,写成手记,用正能量鼓舞和激励所有在一线战斗的医务工作者。
2020.2.9 金银潭医院 刘欣敏即将进入隔离病房
刘欣敏的爱人倪凤明是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胃肠内科的一名医生,非常支持自己妻子驰援武汉一线的决定。1月30日的早上,倪凤明送妻子到单位再和送行的同事一起到长春西站,他没有过多的叮嘱,只是一路紧紧握着妻子的手。一如平常,他没有过多话语,却总是用实际行动默默支持着她,送别之日他为妻子写下《送爱人驰援武汉》:“正月里,疫猖獗,驰援武汉斩钉截铁;出征日,伤离别,平安凯旋共度佳节”。因为是医院双职工家庭,出发前刘欣敏和丈夫把三岁的儿子倪佑送到孩子的姥姥姥爷家照顾,两位老人反复叮嘱刘欣敏要做好防护,好好工作,并对她说:“你就放心工作,孩子在这肯定吃得好睡得好,你啥也不用惦记,照顾好自己。”
驰援武汉期间,吉林省第二批援鄂神经内科护理医疗队收到了来自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各级领导的慰问和医疗、生活物资的援助,收到了湖北省吉林商会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生活物资。她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吉林省卫健委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各级领导的支持保障,有万千医务人员众志成城,中国一定能够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春已至,暖可期,花渐放,开满枝。相信中国定能迎来胜利之时的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