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公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EN
#
  • 首页
    • 大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领导班子
    • 硬件建设
    • 医院文化
    • 历史沿革
    • 医院风光
    • 联系我们
  • 党建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史学习
    • 廉政建设
    • 党务公开
    • 党建学习
    • 医德医风
    • 组织发展
    • 组织结构
  • 医疗管理
    • 医务动态
    • 核心制度
    • 医疗质量管理
    • 医疗安全
    • 依法执业
    • 应急管理
    • 病案管理
    • 器官捐献工作
  • 科研部
    • 科研概况
    • 重要通知
    • 科研管理
    • 教研人员
    • 学科建设
    •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展示
  • 教学部
    • 教学部介绍
    • 最新消息
    • 人员介绍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住培教育
    • 技能中心
    • 留学生教育
    • 博士后管理
  • 门诊管理
    • 门诊动态
    • 就诊指南
    • 特色专病门诊
  • 护理天地
    • 护理动态
    • 天使风采
    • 招聘信息
    • 在职培训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风采
  • 社会工作部
    • 关于我们
    • 专业服务
    • 医疗救助
    • 志愿服务
    • 公益活动
    • 社工实习
    • 行业交流
    • 取得荣誉
  • 统战工作
    • 工作动态
    • 信息公告
    • 民革
    • 民盟
    • 民建
    • 民进
    • 农工党
    • 农工党
    • 九三学社
    • 无党派人士
  • 出版中心
  • 外联工作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快讯

一院抗“疫”实录(6)|最美逆行天使——吉大一院护理尖兵战“疫”记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3-05 点击数: 打印 字体【大 中 小】

2020年,白衣战士最美逆行,动人心脾。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波及全国,在无烟的战场上随时上演着一场场无情的生死搏斗。而对于这场搏斗的主力军,护理人无疑是一支重要的救护力量,托起了无数生命的希望,谱写了大爱的赞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转发新华社发布的一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视频新闻曾表示,护士们的行为令人感动,“护士们正在用努力和爱心从事他们所参与的拯救生命的工作”。

871名护理人主动请缨,26名精英骨干。1月26日首批天使战士驰援武汉

1月30日-神经重症护理再出征

大疫面前勇挑重担,领导关怀,信心倍增!

作为参加过非典和抗震救灾的“老队员”——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李虹彦副院长代表院领导班子对即将出征的护理支援队伍进行科学安排,周密部署,为天使战士提供最坚实的物资保障和精神支持!

在这支庞大的队伍中,吉大一院护理团队犹如一颗来自北方的明珠,无论是在武汉抗疫一线,还是在医院的防控前方,都闪着耀眼而温暖的光芒。在时刻坚持“用十二分努力把事情做好”的护理团队“领头雁”、吉大一院李虹彦副院长的带领下,这支“召必来、来能战、战必胜”的队伍坚毅勇敢、训练有素、耐心周到,再现了当年迎战非典疫情时的气魄,彰显了参与汶川地震救援的担当,他们和医生一起并肩战斗,不惧艰险,勇往直前。

临危受命,责任在肩—神经内科副护士长担任吉林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

牢记使命,步伐坚定!

同舟共济,扶危渡厄!愿你平安,盼你凯旋!

“党和人民有需要,我们义无反顾!”“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做好防护,保护自己,才能保护他人!”在出征的时刻、在临别的机场、在微信里、在电话中,作为一名身经百战、身先士卒的护理老兵,李虹彦副院长切切叮嘱,殷殷关怀,第一时间请战出征,在夙兴夜寐统筹部署全院护理工作的同时,随时都和她的护理人在一起。

先看一组数字:

1月26日,26名护士随首批医疗队出征武汉;

1月30日,5名护士出征武汉金银潭医院;

2月2日,3名护士出征武汉;

2月4日,10名护士随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出征武汉;

2月7日,100名护士集结出征武汉;

……

10余天内5份出征名单、144名出征人员、3600余名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不同专科的护理人员,组成了这样一支强大的队伍。它既要遴选精兵强将支援武汉,又要保证院内救治工作及时、护理工作正常运转。一次次出征、一组组数字同步记载着李虹彦领导的这支精英护理团队,随疫情变化而正确迅速做出的反应与准确高效的应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李虹彦副院长所率领的吉大一院护理人在经历过抗击非典、甲型H1N1流感、汶川地震及H7N9禽流感等多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重考验下,已经锤炼成为“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有生力量。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吉大一院护理尖兵“出奇招”、“守阵地”、“暖人心”,彰显了“早、快、新、足、精、广、暖”七大特征。

“早”:敏锐洞察 迅速行动

8个分诊岗、24小时不间断工作、入院人员100%疫情筛查,把好入院防控质量关,一院护理人冲锋在前!

不同的坐标

相同的信念

李虹彦对疫情有着敏锐的嗅觉。早在1月21日国家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时,她便立即带领护理团队,组织建立了护理工作预案。1月23日,长春市出现第一例疑似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医院迅速决策,将预检分诊集中前移。护理部迅速接管预检分诊工作,将全院8个预检分诊工作第一时间全部由护士接替,仅用2个小时将235名值岗护士集结完毕。为了确保患者“零漏筛”、医务人员“零感染”,护理部连夜紧急制定了一套详密的防护培训计划、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消杀方案。截至目前,预检分诊岗累计筛查了约47万人流量、筛查出发热病人3042人次。全院累计增派护士1020人次24小时不间断分诊检诊,无一例漏筛和医务人员感染,为吉大一院筑起了第一道严密防线。

流淌的汗水,滚烫的誓言——一日不进一粒米,节约物资,节约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患者

“快”:令出入山 火速集结

得知武汉疫情告急,作为省内最庞大护理团队的领头人,李虹彦第一时间向医院提出申请去武汉。但是,医院作为全省首批新冠肺炎救治的定点医院,从未来工作重点、人员部署,到业务培训、救护指导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整体协调和部署,院里最终决定让她坚守在医院全面统筹。作为护理工作的总协调,她最早向全院护理人员发出支援武汉的倡议,仅用1天就在全院组建了一支近1000人的应急梯队。从1月25日开始,护理团队累计派出五批次144人驰援武汉。不问白天与夜晚,无论在岗还是休息,只要有出征的消息,护理人都随时应答,主动请缨,勇敢冲锋。每一次人员集结,都在最短时间(2小时内)完成。在物资调配方面,陆续接到武汉一线需要支援设备物资的消息。2月14日,武汉紧急需要一批救护物资。护理部在不到1个小时时间内,紧急在全院科室调集了静推泵、输液泵、肠内营养泵、有创血压监护仪等设备物资100余件”。

“新”:锐意创新 克敌制胜

面对前所未有的疫情,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李虹彦带领吉大一院护理团队沉稳应对,锐意创新,克敌制胜。一是创新培训形式,率先采取远程直播培训。统一将全部疫情防控相关培训以视频形式推送至手机APP,在队员出征前,紧急录制穿脱防护服视频、咽试子采集视频、呼吸机操作等关键技术视频,作为队员们出征学习的第一手资料,配合实地演练考核,确保人人熟练掌握、人人考核合格;二是在国家和省市集中部署之前,医院第一时间加固了对住院疗区随员的管控,在各疗区入口设置经验丰富的护士把控随员数量、进行体温监测,制作随员管理告知书及宣教手册、录制正确佩戴口罩、咳嗽、洗手的宣教视频,最大限度保证患者诊疗需要和医疗秩序,也做到了新冠疫情的有效防控,避免了患者和家属的恐慌;三是更新疗区消杀管理流程,强化消杀频次和力度;四是调整病人服务中心工作,优化了感染症科标本、药品取送、重症患者转运工作流程。

“足”:有备无患 决胜千里

“不打无准备之仗”是李虹彦一直以来的工作风格。为了对抗这场严峻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她在两个方面做好充足应对:一是应急储备足。为应对武汉以及院内随时出现的疫情变化,护理部未雨绸缪,向全院护理人员发出驰援武汉的倡议。护理部不断收到一线护士的请愿书。目前,护理部已组建了一直由918人组成的应急梯队。综合考虑人员资质和能力,护理部将其整编为援鄂后备队、预检分诊梯队、发热门诊应急队、感染症科应急队、急诊应急队5套应急队伍,有效应对各种应急情况。二是制度规范足。为了确保手术患者、重症患者、血液透析、孕产妇、儿童等重点患者有效就诊而不引起疫情扩散,团队组织制定了手术室、病人服务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导管室等重点部门疫情期间的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共计40余项、2套护理要点、1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结构化交班表、1套涉及6大方面23个条目的疫情防控工作查检表,前瞻性开展了多项应急演练,力争通过最明确的指导、最便捷的方法,帮助科室做实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

“精”:集中活力 彰显优势

为应对武汉一线和院内随时可能出现的疫情变化,李虹彦集结了全院各大重症疗区精锐力量,组建了院内和院外两支技术全面的重症护理专业队伍,其中,掌握ECMO技术44人、呼吸机护理技术641人、血滤技术249人、IABP技术62人。目前,医院作为吉林省首批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救治机构,已累计接收了4例重症、危重症病例。团队第一时间组建由20人组成的重症治疗团队进入到重症病房,目前已配合医疗团队完成了吉林省首例ECMO患者的护理。李虹彦带领团队将武汉一线和院内护理新冠患者的实践经验进行整理,出台了重症患者的护理及管理要点,每天组织病例讨论,联合院内多专科小组研究重症病例的护理方案,制定了重症患者的结构化交班表格,确保有效的救治和护理,为患者救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紧张忙碌的置管工作

精确计算,认真核对液体输入

危重的护理工作

认真评估病情变化

仔细观察ECMO管路

“广”:辐射全省 勇担责任

吉大一院作为吉林省护理质控中心主委单位,在此次疫情中积极发挥全省的示范辐射作用。咽拭子采集是病情诊断的关键一环,但也具有极大的暴露风险。护理团队连夜组织录制了咽拭子标本采集视频,全省9市州近5000人在线学习,为帮助一线医务人员做好自身防护做出了良好的示范和指引;同时,新冠肺炎作为全新的病例,之前没有可供分享的护理经验,经多方查阅文献,及时把团队的护理经验进行整理,制定了新冠肺炎患者护理及管理要点,给予全省护理同道第一手宝贵的学习资料。2月28日,在省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相关工作视频培训会上,李虹彦副院长就患者护理及管理的关键点和薄弱点进行重点解读和强化指导,基层医院的护士纷纷表示“此次解读指导就是一场及时雨,让我们的工作更有抓手、更有底气”。吉林省结核病医院作为省内重症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医院的部分护理人员在重症护理技术上需要强化培训,医院凭借技术优势,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技术指导的工作重任,并派出感染症科护士长亲自到省结核病医院指导工作,用半个月的时间,为我省集中救治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储备。她们用大爱精神为全省应对新冠疫情贡献了吉大一院的智慧和力量。

“暖”:心手相牵 后顾无忧

“大疫面前,医护人员挺身而出,保护人民健康,这是温暖;医院全力以赴为一线人员做好充足保障,关心慰问医护人员和家属,这是温暖;奋战在武汉一线的医护人员传递给后方的信心和能量,这也是温暖!”与武汉一线和后方护理团队共同奋战的30多个日夜里,李虹彦对温暖有着更深的体悟。她带领团队随时做好支援人员心理疏导和关心慰问,随时了解个人和家庭的困难,积极协调解决,减少支援人员后顾之忧;为减少一线护理人员工作负荷及心理负荷,护理部根据每日预检分诊工作量及时调整岗位设置及工作时间,同时进行线上、线下心理疏导;及时深入一线为值岗人员配备鸭绒服、暖水壶等生活用品,为一线值岗人员做好后勤保障;每当深夜来临,护理部“大本营”和“前方”援鄂人员利用宝贵的休息时间沟通连线,就每日管理细节梳理完善。李虹彦副院长作为一名“老兵”,把自己“汶川”抗震一线的亲身经验耐心地分享给队员,帮助她们进行减压放松。

寒冬终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护理团队始终同心协力,以饱满的精神风貌和扎实精湛的护理技术为武器,守卫在疫情防控狙击战的战场中央,等待迎接胜利的曙光!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






































相关稿件

  • 吉大一院内科学教研室举办第2季临床能力提升系列活动第八讲“PET-CT的临床应用”
  • 吉大一院团委受邀参加第一届全国党的群团工作学术研讨会
  • 吉大一院与吉大一院梅河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 吉大一院病房十疗区主任李杰当选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 吉大一院核医学科团队受邀参加中国医师协会第十二次核医学医师年会
上一篇:中国吉林网:【武汉第一线】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下一篇:一院抗“疫”先锋(13)|王广: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备案号:吉ICP备11003057号

联系我们

  • 发热咨询:0431-81879901-10

  • 总机:0431-88782222

  • 门诊: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1号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李嘉诚基金会
  • 自媒体

    欢迎大家通过我们的社交账号,自媒体账号了解我们更多的服务。

    • 智慧医院

    • 预约挂号

    Copyright © 2012-2021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