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热线: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公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EN
#
  • 首页
    • 大众版
    • 员工/学生版
  • 医院概况
    • 医院简介
    • 领导班子
    • 硬件建设
    • 医院文化
    • 历史沿革
    • 医院风光
    • 联系我们
  • 党建园地
    • 工作动态
    • 党史学习
    • 廉政建设
    • 党务公开
    • 党建学习
    • 医德医风
    • 组织发展
    • 组织结构
  • 医疗管理
    • 医务动态
    • 核心制度
    • 医疗质量管理
    • 医疗安全
    • 依法执业
    • 应急管理
    • 病案管理
    • 器官捐献工作
  • 科研部
    • 科研概况
    • 重要通知
    • 科研管理
    • 教研人员
    • 学科建设
    • 科研动态
    • 科研成果展示
  • 教学部
    • 教学部介绍
    • 最新消息
    • 人员介绍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住培教育
    • 技能中心
    • 留学生教育
    • 博士后管理
  • 门诊管理
    • 门诊动态
    • 就诊指南
    • 特色专病门诊
  • 护理天地
    • 护理动态
    • 天使风采
    • 招聘信息
    • 在职培训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风采
  • 社会工作部
    • 关于我们
    • 专业服务
    • 医疗救助
    • 志愿服务
    • 公益活动
    • 社工实习
    • 行业交流
    • 取得荣誉
  • 统战工作
    • 工作动态
    • 信息公告
    • 民革
    • 民盟
    • 民建
    • 民进
    • 农工党
    • 农工党
    • 九三学社
    • 无党派人士
  • 出版中心
  • 外联工作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院快讯

一院“抗疫”先锋(11)|​王宇石:在重患面前不畏惧、不退缩的医者担当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29 点击数: 打印 字体【大 中 小】

编者按

和衷共济,风月同天。截至2020年2月15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先后派出7批援武汉医疗队214名医护人员,以及超过2000万元的设备、药品等物资。在与疫魔抗争,与时间赛跑的“抗疫”一线,白求恩精神的传承者以实际行动敬佑生命、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大爱无疆。

王宇石:在重患面前不畏惧、不退缩的医者担当

有一种奉献,叫奋不顾身;

有一种感动,叫扶危济厄医者担当!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只有身处武汉才能更加感受到疫情的严峻,也愈发让医护人员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此行的意义的重大。为了克服各种困难,“白衣战士”也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第五批援武汉医疗队队员、心内科副主任王宇石也是“白衣战士”中的一员,面对自己擅长急危重症的救治,尤其大面积心梗,心源性休克,重症心衰的诊断和治疗,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她更是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战役中。

遇到的第一“难”竟然是……

一晃,来到武汉已经半个多月了,回想出征的那天,“武汉!加油!吉大一院!加油!”的宣誓声还能在耳畔响起。2月7日那天,吕国悦副院长带领着第五批130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同济医院中法院区。这次跟以往不太一样,为了驰援武汉的需要,医疗队员中,不仅各个技术过硬,更有重症医学科室的主任和护士长在其中。从来的那一刻,身为心内科副主任的王宇石就深知此行的重要,因为自己也是擅长急危重症的救治中的一员,这次一定会和大家奋力搏一次,共同救治危重的患者,让每一名患者都能早日康复。

心内科专家郑杨教授是王宇石的榜样,她不仅亲自一线值班,还组织几个心內科医生一起迅速拟定了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方案。王宇石心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带着坚定的信念,深夜,王宇石跟队员们一同顺利达到武汉。办理入住手续、清点各项物资、收拾行李,忙完这些已是凌晨十分。回到房间,第一个感觉就是冷,因为为了避免感染危险,中央空调不能开,带着一丝凉意还是因为疲惫很快就睡熟了。第二天一早,刚刚休息几个小时后,又马上精气神儿十足的出发去支援的医院,也是疫情最严峻的“战场”——武汉同济医院中法院区熟悉环境和培训。因为居住的宾馆与医院之间有40分钟的车程,一路上看着街路凄凉的景象时,大家也在路途中无意中提到冷字。

说者无心,听者却是有心。几天后,取暖小电器、柔软的坐便垫、洗澡时等坐着的小凳……,顿时让大家感觉到家般的温暖。原来,大家生活中的不方便都被吕国悦副院长偷偷听到并记在心里,一样样的置办齐全后就带着暖心和惊喜派发给每个人。带着这份关心与关爱,大家战斗的热情也更加的高昂。

和生命赛跑只为“抢回”更多患者

2月9日21时许,在吕国悦副院长的带领下,医疗队正式深入疫区一线——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院区B座10楼东区重症疗区。从正式收治第1位新冠肺炎患者到次日凌晨50名患者全部收满。这也意味着抗疫工作正式步入正轨,王宇石身为一名有着ICU工作经历,还是CCU的带头人来说,更是深知肩上的责任与使命。因为这里收治的都是重症患者或危重症患者,其中80岁以上患者就有6人、70岁以上的有15人、60岁以上的有15人,其余的年龄虽然相比他们年龄偏年轻,但也依旧是重症。

由于新冠肺炎的影响,再加上老年患者的基础性疾病,稍不留神,患者很容易合并多个脏器衰竭。为了应对眼前的局面,这里也由重症、心血管、神经内科、老年病科、呼吸重症、感染及胸外和心脏外科的医生组成,对于这样的高级别配备力量,就希望大家能在队伍中发挥各自专业特长,提高重症患者的存活率。身为团队中7个医疗组中的一名组长,王宇石也时刻对小组负责的7名患者尽心尽责。

可面对这里后改建的原因,大家在诊疗的时候也“犯了难”,因为抢救设备不够用,几台简易的无创呼吸机已经无法满足重症治疗。很快,在吕国悦副院长的协调下,ECMO、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等重症救治所需医疗物资从长春运到武汉,那一刻,王宇石的心里更有底气了,因为这里以最快速度在疗区建立起了“ICU”,医护人员能为重症患者评估病情,顺利开展呼吸机及ECMO治疗……,在与时间赛跑额路上,也能抢回更多的重症患者。

为了争取更多的工作时间,王宇石和队友们也克服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因为,大家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声音不仅听不清,病人缺氧情况下,情绪也会发生变化甚至是十分焦虑,为了让患者能得最好的治疗与看护,原本4个小时轮岗的时间也被大家悄悄延长到了8个小时,面对时间增加一倍的考验,面对着防护服穿上身上8个小时的煎熬,面对着8个小时滴水未进的考验……,王宇石没有抱怨,仍旧坚持着度过。因为在她心中深知,只有忍住眼前的痛苦与煎熬,照顾好每一个患者,才能收获最后的幸福与甜蜜。

救治危重症患者面临被传染风险不退缩

然而,面对新冠肺炎的患者,说不害怕那是假话,由于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救治危重病人,就是将医护人员自己置身高风险的传播环境中。这里已经确诊的危重病人,传播性都比较强,再加上新冠肺炎会导致危重患者出现血氧差、呼吸困难,需要呼吸支持,而提供呼吸支持时的各项操作——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支持、纤支镜检查和吸痰等等,都是医护人员被感染的高风险操作。此外,如果病人出现严重的炎症风暴、器官功能障碍,需要进行血液净化、俯卧位通气,甚至上ECMO等治疗时,势必会需要密切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这些对于近距离接触患者的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来说,都面临着极高的感染风险。但为给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送去生命的希望,王宇石唯有前进一条路,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王宇石也更加坚定信心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

果然,在大家的努力和合作下,随着治疗的越来越系统,患者的情况也越来越好,为了让患者能随时跟医生有沟通,疗区里,微信群也慢慢多了起来。那天,13床的叔叔就高兴的在微信群里由衷的说出自己对医疗队医护人员的感谢,阿姨说,等她出院了,疫情结束了,她一定要带着王宇石去看樱花、去吃武汉的热干面,一定会把这段经历深深记在心里,一定把吉大一院医疗队记在心里。因为,阿姨不仅感激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更感谢医护人员把他们当成亲人般的对待,知道患者做无创呼吸机无法进食,就把自己的营养液送给患者,给患者补充体力;遇到患者降压药吃没了,想着开药还要花时间,就把自己的药及时送到患者手中……。如今,想到第一批出院的8名患者,王宇石的喜悦之情仍在心头。

面对这段永远铭刻中国史册的日子里,王宇石不仅每天都被很多事情感动着,她的眼角也常常难以抑制地流淌出泪水,如同内心思想感情的潮水在肆意奔流。因为,每当结束病区值班工作回到宾馆的时候,王宇石就会想到她最牵挂的妈妈,老人由于年老体弱,更是依赖她。可面对疫情,身为党员的王宇石没有退路、没有选择,她只有勇往直前的冲上去。为了不让母亲担心,王宇石没有告诉母亲自己的决定,但在出发的那天,看着母亲不舍的目光,担心的语气,她还是偷偷的流泪了。但她知道,母亲虽然有着千万不舍,心底一定会为她加油与高兴,因为她能用自己的医疗技术打败病魔。看着患者永远都是心存感激的目光,更是无时无刻不给予王宇石和队友们信任的力量与配合,不远的时日,她王宇石和队友们也一定能用仁医大爱把病魔击败,高兴的摘下口罩胜利凯旋。







相关稿件

  • “生命的警报—急性胰腺炎”——2025胰腺健康中国行科普大赛精品展播作品
  • 吉大一院教学部召开2021级本科生毕业实习欢迎会
  • “医声有约”预告丨就在周二、周三!吉大一院名医倾情守护您的健康
  • 吉大一院眼科举办白求恩眼科学术交流会
  • 吉大一院护理团队受邀参加第十二届中国护理管理大会并作主旨报告
上一篇:一院抗“疫”实录(4)|吉大一院打响抗“疫”教学攻坚战
下一篇:驰援武汉医护手记(123)|​ 邓秋霞:暂时休整前的最后8小
返回列表
加入收藏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备案号:吉ICP备11003057号

联系我们

  • 发热咨询:0431-81879901-10

  • 总机:0431-88782222

  • 门诊:0431-81879801、81879802、81879803

  •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1号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李嘉诚基金会
  • 自媒体

    欢迎大家通过我们的社交账号,自媒体账号了解我们更多的服务。

    • 智慧医院

    • 预约挂号

    Copyright © 2012-2021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