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抗疫”先锋(10)|朱媛:在党旗下践行南丁格尔誓言
编者按
和衷共济,风月同天。截至2020年2月15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先后派出7批援武汉医疗队214名医护人员,以及超过2000万元的设备、药品等物资。在与疫魔抗争,与时间赛跑的“抗疫”一线,白求恩精神的传承者以实际行动敬佑生命、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大爱无疆。
朱媛:在党旗下践行南丁格尔誓言
朱媛,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11月出生,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护士长。2020年1月26日,她作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首批援武汉医疗队随吉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飞赴武汉抗击新冠疫情,担任吉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护理组组长,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从事抗击新冠疫情一线护理工作。
“这次的肺炎似乎不一般!”
作为感染症科的护士长,朱媛一直十分关注传染病方面的各种信息,从媒体首次公开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开始,有关疫情的消息就时刻牵动着她的心。1月21日,医院被确定为吉林省首批定点救治医院,她所在的科室正是筛查发热患者的发热门诊及收治发热患者的留观病房。有着15年重症和2年感染护理经验的朱媛敏锐地认识到“这次的肺炎似乎不一般!”。
当时正值春节前夕,科室立即取消全体护理人员休假,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腾空所有住院病房、按标准改造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制定各项应急措施和工作流程,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诊疗方案及感控相关文件的培训,提升了应对新冠肺炎的护理能力。22日,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正式投入使用,感染科的医护人员全面承担起应对新冠疫情的各项工作。作为感染科的护士长,朱媛带领团队既要负责发热门诊的接诊、采血及病房留观患者的护理等各项工作,又要协调防护物资保障及与后勤各部门的协调沟通,处理各种突发应急事件,一时间工作千头万绪,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几瓣用。从1月21日起,朱媛一直工作在科室一线,连大年三十的年夜饭也仅仅抽出两个小时和家人匆匆吃了一口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我们要与时间和死神赛跑!”
2020年1月25日的11:55科室接到驰援武汉任务,要求选派三名护士参加吉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接到这个消息,不知为什么,她的血管里竟有一种热血在涌动,心里也有了一种压抑不住的冲动,她的头脑瞬间迸出了一个念头:“作为科室的护士长和一名老党员,我要去武汉,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面对这种关键而危险的时刻,我必须挺身而出,这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使命!”于是她主动请缨驰援武汉,科室也在半个小时内迅速确定了其他2名人选并报到了院里。
随后她依然在发热门诊和病房坚持工作。晚上9点多收到院里通知,医疗队预计第二天出发,具体时间待定。她瞬间把自己调整到临战状态,匆匆把科室的工作和鞠桂萍护士长进行了交接,便连夜投入到出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中。
回家的路上,朱媛爱人开车过来接她,看着路上的万家灯火,她才突然意识到:“今天是竟大年初一啊,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安享祖国的太平盛世,我必须与时间和死神赛跑!一定要快一点!再快一点!我越早到达武汉,就能越早参加救治,才能挽救更多的患者!”大年初一的夜晚,朱媛在忙碌的出征准备中度过,凌晨2点才爬上床休息了一会儿。早晨8点到达医院参加培训,下午2点前往二院与全省首批援鄂医疗队全体队员会合,景俊海省长为他们授旗壮行,19时他们乘机飞赴此次疫情风暴的中心,也是她早已心心挂念的武汉。
“是信任更是责任!”
1月26日到达武汉天河机场已经是晚上22:40,得知准备进驻的医院是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接洽安排完各种事宜后,休息时已是第二天的凌晨两点多。
27日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参加了新冠诊疗方案及防护方面的培训,严谨规范的培训,给大家增添了信心和保障。下午6点,吉林省领队召开了由各家医院的领队参加的会议,完善医疗队组织体系,成立医疗组与护理组并选拔组长。经过大家的推荐,朱媛被任命为吉林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护理组组长。临危受命,她突然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这是场时刻与死神搏斗的没有硝烟的战斗啊,我最最亲爱的队友们就是我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啊,他们把指挥的任务与自己的安危都交付到我的手上,这瞬间给了我莫大的鼓舞,我深深知道这是信任更是责任!”
护理组共有来自6家医院的93名护理队员,“如何在保障大家的防护安全的前提下全力高效的开展工作,并在生活中照顾好每一个队员”是朱媛每天都在思考和努力的目标。她第一时间完善了护理组组织体系,率先深入到病区实地工作了解情况,认真踏查工作环境,制定完善工作流程。随时跟踪每一个班次出现的问题和大家遇到的困难,并及时开会讨论,及时解决问题。
在武汉工作的日子,朱媛始终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生怕由于自己疏漏会让最亲爱的战友们遇到风险,如果真是那样自己会后悔一辈子。于是,她力争把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周全!把每一种风险都降到最低!从临床应急的各种预案到人力资源的科学配备,从安全防护的演练考核到防护用品物资储备,从驻地酒店的消毒隔离到每名队员的后勤保障,她始终要求自己做到最好,每天除了和队友一样担负临床护理工作,自己还要及时协调解决各种问题,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用自己的努力换取战友们的平安和患者们的健康。
“在高高飘扬的党旗下践行南丁格尔的铮铮誓言!”
身处一线与新冠肺炎病毒抗争的每一天都是危险而辛苦的,会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身体负荷。但朱媛始终有一个信念:要在高高飘扬的党旗下践行南丁格尔的铮铮誓言!
进入病房作为责任护士每班工作时间4小时,加上交接班的时间及穿脱防护用品的时间,就长达6个小时。每次上班前都不敢喝水,需要穿着纸尿裤来进行一天的工作。
每次进入病房必须严格做好防护,不能有一点疏忽,双层的口罩,双层的防护服,三层的手套还没等进去就有点窒息的感觉,朱媛慢慢调整好呼吸,心里暗示自己,你一定行的,加油!
进入病房后,开始分责任床,交班,了解病人的信息,重患者床头交班,逐项进行检查,防止出现遗漏信息,要确保每一个病人的安全。交班之后就开始早上的处置,核对药物,确认无误后摆治疗车,填充治疗用物品,每个患者都至少有三个常规的输液和2-4个丙球,由于带了三层的手套,刚开始就觉得手指勒得有些麻木,手都攥不上干起活来特别不方便。本来想去更换手套,但是又一想会进行一整套的脱防护服的流程,然后再进行穿,太浪费时间了,这个时间是非常非常宝贵的,对于患者来说,同样对护士也是,能早点把输液治疗接上,患者就越早接受治疗,下一个队友也能轻松一些,因为每天工作量真的挺大的。
对于患者的留置针穿刺,采血,难度也是非常大的,护目镜起雾,三层的手套,加上有的病人末梢循环不好,真是没有手感,但是朱媛带领大家都克服了种种困难尽量保证一阵见血,减少病人痛苦。
无创呼吸机的密切观察,经鼻高流量的吸氧,雾化吸入,血糖监测,生活护理,监护记录及录入,终末消毒处理等相关工作,都是朱媛和护理团队每天工作的内容。
查看了医嘱执行单确认无误后与下一个班进行了交班,整个一班的工作才算结束。
脱下双层的防护服及隔离衣后身上的衣裤早已经湿透了,脸上勒出的深深的口罩印,做好个人清洁消毒后回驻地要进行再次沐浴清洁消毒。
从到达武汉后,朱媛就带领团队始终在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争分夺秒开展救治,医疗队也实现了在中法新城院区多支医疗队中第一个开设疗区开展救治、第一个实现患者治愈出院等多项第一。开设疗区的第一天医疗队就接诊了30名住院患者,截止2月18日,累计接诊患者63人,治愈出院17人,累计工作2832小时,看到患者们住院时期盼的眼神和出院时的笑容,朱媛的心里也得了莫大的安慰,他们就是医疗队来武汉的原因,也让背井离乡前来支援的每一位医护人员的所有的努力和汗水都值得。1月30日,孙春兰副总理还到医院慰问了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这也使朱媛感到莫大的鼓舞,感受到她们的战斗并不孤单,他们的背后有伟大祖国的坚强后盾!
“女儿与家人是我的铠甲也是软肋!”
当朱媛要驰援武汉的事情跟父母和爱人提起时,开明的父母没有阻止她的脚步。“家里的事你放心。”当她听到爸爸这样说的时候眼泪已经在眼中打转。为了让她能在前方工作之余也看看孩子,跟孩子说说话,不会玩手机微信的朱媛妈妈也开始手机不离手的摆弄学习,因为妈妈知道,她一定要学会微信,那样,朱媛在前方也能随时知道孩子的情况。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朱媛莫大的动力,父母年龄大,身体也不是很好,还要帮她带不到两岁的孩子,多少个日日夜夜,朱媛不能安睡,心里特别惦记。但每次给爱人和父母打电话,都告诉朱媛家里一切都好,不用挂念,自己要做好防护,平安回来。朱媛知道他们默默的辛苦付出,不让她有后顾之忧,让她在前方的工作安心。
每天朱媛也会接到素不相识的队友对她的关心和鼓励、支持与理解,她相信,只要大家在一起,团结一心,科学防控,就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结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相信幸运从不缺席,美好的事情一定会如期而至。
习近平总书记说,“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朱媛相信只要有爱就有希望!
大家一定不辱使命!武汉加油!中国加油!